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72578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目录 、引言3、方案论证及工作原理52.1、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52.2、 方案论证 52.3、 小车输料装置的结构简图及工作原理 6三、机架的设计计算 83.1、输料小车沿着导轨爬升阶段 8 3.2、输料车到达顶点的强度计算 123.3、即将倒铁水时,悬臂梁的受力 133.4、滑轮轴组所在角钢悬梁的强度校核 153.5、校核支架的稳定性问题 16四、滑轮轴的设计计算 18五、谢辞 21六、参考文献 22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2摘要:本课题研究 5 吨电磁炉的输料装置,要求每次输料 2.5 吨,两次加料。由于输料次数过多会影响电磁炉氩气保护效果,引起铸铁氧化,减少加料次数就要求每次

2、加料重量增加,牵引电机功率增大,本设计在分析了国内外电磁炉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厂家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了适合 5T 电磁炉输料装置的关键部件,确立了主要的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主要包括支架,导料槽,导轨,输料车,料箱等的设计,以及卷扬机的选型。其中导轨有左导轨和右导轨,小车具有自动翻转功能,轨道轨迹的变化应能满足小车翻转的需求。根据要求,设计出了满足厂家要求的完整的总装配图,部件图和零件图,以及设计过程的计算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关键词:电磁炉,导料槽,料箱ABSTRACT: This topic research 5 ton electromagnetic oven loses the

3、 material installment, the request each time loses the material2.5The ton, two time feeds in raw material. Because loses the material number of times excessively to be many can affect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argon protection effect, causes the cast iron oxidation, reduces feeds in raw material the

4、number of times each time to feed in raw material on the request the weight increase, tows electrical machinery power boosting, this design in analyzed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lectromagnetic oven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foundation to analyze the factory reques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s

5、pecifically, the optimization designed has suited5T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loses the material installment the key component, has established the main working part parameter choice, mainly includes the support, leads the material trough, the guide rail, loses the skip, the feed box and so on the des

6、ign, as well as hoist shaping. Guide rail has the left guide rail and the right guide rail, the car has the automatic turn over function, the track path change ought to be able to meet the need which the car turns over. According to requested, to design has satisfied the factory request the integrit

7、y assembly drawing, the part chart and the detail drawing, as well as design process computation and correlation technical data.Key word: Electromagnetic oven, Leads the material trough, Feed box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3一、引言 钢铁产品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结构材料和产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功能材料,钢铁材料的出现,使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实现。钢铁素有“工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4业粮食”之称,

8、是工业化时期的标志性材料,在各国工业化时期,钢铁工业是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钢铁工业发展很快,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1870 年,美国钢铁产量只有 7 万吨。1880 年,在欧洲钢铁技术基础上建成自己的钢铁生产技术体系。1889 年,美国的一流技术使钢铁产量超过欧洲,达到 100 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从美国、日本、英国、前苏联等国工业化的历程分析,工业化过程需要大量的钢铁产品作为支撑。从 1901 年到 2000 年,各国的钢材消费总量分别为:美国 71 亿吨、日本 38 亿吨、前苏联 56 亿吨,而我国同期仅为 19

9、亿吨。国家提出在 2020 年基本实现我国的工业化,这就意味着工业化实施进度提前了 10 年左右时间,因此,必然要求国民经济提速,导致钢材需求强度加大。特别是我国正在向“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迈进,一些大量消费钢材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汽车、造船、电力设备、重型机械、精密机械等行业都会加大出口量,这将进一步增加国内的钢材需求量。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自 1996 年钢产量超过 1 亿吨开始,已连续 7 年钢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所需的绝大多数钢铁产品均可立足国内生产,钢铁工业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但我国钢铁工业在技术水平、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及清洁生产水平等诸多方面与国外发达国

10、家钢铁工业尚有较大差距。所以说,我国是钢铁大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从2001 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已经步入了高增长期,到 2003 年已连续 3 年实现钢产量持续高增长。2001 年2003 年,我国钢产量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5.8、20.67和 21。我国钢产量从 1996 年突破 1 亿吨以后,到 2003 年已连续 8 年居世界各产钢国的第一位,这是钢铁大国的重要标志。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距离钢铁强国仍有差距。首先,我国钢铁企业规模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二是主体设备中小型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技术和工艺的采用。和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钢产量世界

11、第一,但大部分都是由中小设备的产量叠加形成的,而不是由少数大型化设备通过大批量生产形成的。这种钢铁企业集中度和布局基础本来就很不合理,国家曾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通过结构调整逐步加以解决。但近几年由于小钢厂发展过快,造成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明显下降。据初步统计,年产 300 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产钢总量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51.89连续下降到2001 年的 46.63、2003 年的 44.43。而 50 万吨以下小钢铁厂的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 14.42上升到 2001 年的 16.06和 2003 年的 16.12。其次,我国钢材品种结构仍不够合理。一是板管比偏低。2003

12、年,我国生产钢材的板管比为41.5(含重复材),而市场需求的板管比达到 48.6(含重复材),相差 7 个百分点。如果与世界钢材品种状况相比差距就更大。2000 年全世界消费的钢材平均板管比已达 57.5,其中发达国家大部分在 60以上。最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热板连轧机发展较快,但总量发展更快,因此板管比无明显变化。另外,建设的热板轧机多以薄板坯连铸连轧为重点,其产品无法占领高端市场,造成高附加值产品进口越来越多。二是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型线材生产能力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因生产能力不足或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口解决。三是我国钢铁工业中仍然存在落后的

13、工艺设备和产品。据有关专家分析,在钢材生产能力中,属于应当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就有3000 多万吨。 据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统计,到 1995 年为止,中国共有高炉3228 座,但估计其中大部分是小型企业所拥有的容量在 100 立方米以下的小型高炉。这些小型高炉大部分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大跃进”时期到 60 年代这一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5段时间内建造的,其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从大中型重点企业情况来看,到 2000 年为止,这些企业共拥有高炉 243 座。在大型高炉方面,上海宝山钢铁的第 3 号高炉的容积为 4350 立方米,是国内最大的高炉,其次是该公司的第 1和第 2 号高炉,

14、容积为 4063 立方米,接下来是武汉钢铁的第 3 号高炉,容积主3200 立方米,之后是容积为 2000 立方米的高炉 11 座以及容积为 1000 立方米的高炉 28 座,剩下的均为 1000 立方米以下的高炉。 在炼钢设备方面,到 2000 年为止,重点企业共拥有转炉 212 台、电炉 204 台、平炉 9 台。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将 LD 转炉引入国内的时间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之后迅速地在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普及,成为冶炼钢铁的主要设备。在上述 212 台转炉当中,每次装料在100 吨以上的大型转炉共有 27 台。与小型高炉一样,中国大多数的钢铁企业用的都是电炉,到 1995

15、年为止共有 3380 台电炉。与西方的钢铁强国相比,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少,大型设备少而且比较落后,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炼钢设备,淘汰落后的设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钢铁工业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大户,同时也是污染物的排放大户。在这些指标上,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外,我国是能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两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节能任务十分艰巨。国家经贸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自 1990 年以来,我国共节约和少用能源 9 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 1800 万吨、二氧化碳 3.9 亿吨。不过,我国能源利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炼钢设备多,能耗大,设备陈旧,目前节约增效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约低 10 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则要高出40%。 科技部石定寰秘书长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国家。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