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年度总结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703504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年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年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年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年度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总结 公共行政评论201 1年年度总结 马骏何艳玲 2011年,公共行政评论进入创刊后的第四个春秋。岁月的洗礼,实践的砥 砺,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本刊创刊时确立的办刊宗旨,即“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 方法,提升公共行政研究质量;回应公共行政实践,建构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理论; 跟踪国际公共行政理论前沿,展开建设性的学术对话;弘扬公共精神,服务我国公 共行政实践”,其不仅没有被淡忘,相反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这一宗旨,已经成为 本刊恪守之准则,也是本刊能获得众多同仁支持之基础,更是本刊特色之依归。 2011年,本刊总共刊发论文39篇、书评5篇和理论述评3篇。在论文方面, 我们继续密切关注着公共行政学研

2、究最新动向和前沿问题,发文内容覆盖了学科 内的各个重要领域,如公共预算、政府绩效、社会政策、城市治理、政府间关系、 民间组织、社区治理,等等。在专栏方面,2011年的专栏组稿我们更为聚焦“当 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重大转型问题”。比如,我们讨论了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政府 监管、青年就业、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以及中国发展模式等专题,这些问题无疑 都是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关注与回答的焦点。特别是,本刊第六期专栏对具有代 表性的中国地方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广东、重庆和成都的发展经验。在这 个“共识逐渐模糊”的时代,这一讨论对于我们探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形成新 的共识,无疑意义重大。 在今年的专栏组稿中,我

3、们持续关注了研究方法问题。但与以往的讨论不同, 今年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讨论层次上更深一步,即关注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共同的 马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中山 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年度总结 问题:如何才能接近知识本身。这个问题,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来说几乎不构成疑 问,但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无异于是一团乱麻。在本刊以往刊文中,我们也曾 组建过研究方法专栏,但这些专栏的文章几乎都由公共行政学者贡献。而今年的 专栏,我们则组织了来自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讨论。 201 1年,本刊一如既往地吸收国外理论成果,

4、积极与国外同行交流,本刊刊文 如诺南帕迪森的社会城市:对城市及其规模社会基础的一些思考、尼尔冈宁 汉姆的建立信任: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以及米歇尔布维耶的黄金法则: 通向公共预算平衡及削减公共债务的法律之路?等,既体现了这些学者对该研究问 题的深入思考,也呈现出对我们所熟知现象的新鲜解读。值得一提的是,本刊也有 幸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关注,并形成了其与本刊部 分同仁之间的精彩对话录超越国家与市场:第三条道路对话奥斯特罗姆。 “瀚海潮头思泉声”。在进入第四个年头之后,本刊无论在受众覆盖面、办刊 质量抑或是办刊声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我们有太多的朋友要感谢,从读者、 作者到

5、匿名评审人、编委,再到所有给予支持的有关部门与机构。还要感谢两位 专职编辑朱雅婧和王小莉的辛勤工作。 对于所有这些支持与帮助,我们的最好回报还是:刊好文,办好刊,继续完 善,追求卓越!特别地,值此办刊四年之际,我们在内心里特别感激一位长期支 持本刊但从未在本刊留名的长辈。这些年来,从创刊到办刊,这位长辈一直都在 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每当我们感到疲惫时,遇见困难时,只要一想起这位长 辈的期待,我们立即就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人类社会究竟应该如何治理,如何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事实上,在我们 的办刊宗旨后面,所隐含的是这一共同的关怀与情怀。基于这一关怀,2012年我 们将更加关注有关中国建设美好社会的重大问题,以更好地回应实践真问题,保 持研究穿透力,并承担国家责任。为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望读者、作者与 我们一起关注以下问题: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群体事件及 维稳、公共服务动机、劳工政策、政府债务、NGO及社会组织、社会流动与国家 治理、户籍政策、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等等。 我们深知,在浮躁喧嚣的风气下,仍然可以保持学术刊物的操守和尊严,这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学术共同体共同支持的事情。我们从来都不 是在孤军作战,因为有您我们的作者、读者与欣赏者,我们如履薄冰但还是 信心倍增。我们,仍然会持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