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700297 上传时间:2017-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地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审查与施工验收登记表(2015 版)工程名称: 建筑类型:居住公建商住建筑面积:地上 ,地下 层数: 高度:m 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国标一星级 国标二星级 国标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情况 绿色建筑施工验收情况一、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参评总分:100 本项目实际参评总分: 本项目实际得分: 本项目计算得分: )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国标条文 设计内容(指标) 参评分 得分 备注 验收方法 结论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控制项 满足 4.1.2 场地应无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

2、土壤等危害 控制项 满足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控制项 满足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居住建筑:日照户型满足比例 % ;公共建筑:不影响周边建筑日照质量 。 控制项 满足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公共建筑:容积率 。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地质条件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 不参评。2.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例 。 3.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比例 ;地下一层面积与总用地比例 。 现场核查地下空间设置4.2.5 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

3、096 的有关规定 环境噪音实测或预测值:昼间 dB;夜间 dB。 查阅环境噪声现场测试报告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1.冬季:人行区风速 m/s,放大系数 ;建筑迎风背风面风压差 Pa;2.过渡季、夏季: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 %的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距离 m,或轨道交通站的距离 m;2.场地出入口 800m 范围内设有 条线路的公交通站;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 4.2.9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1.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

4、碍设计 ;2.场地外有无障碍通道 ;场地内无障碍通道与场地外相连 。 现场核查无障碍设施设置4.2.1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有遮阳防雨措施 。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采取以下 项措施:采用机械式、地下、停车楼等 ;错时停车向社会开放 ;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现场核查停车场设置规划4.2.11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1.居住建筑: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距离 m;出入口到达小学的距离 m;出入口到达商业设施的距离 m;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 ;场地 1000m 范围内设有 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 2.公共建筑: 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 种

5、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 ;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 ;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居住建筑:住区绿地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 公共建筑:绿地率 ;绿地向公众开放 。 现场核查绿化场地设置4.2.12 结合现状进行设计与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采取生态补偿措施。 现场核查生态保护和补偿情况规划及景观4.2.1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有调蓄雨水地表的面积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为 ;2.合理衔接和引导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径流污染控制措

6、施 ;3.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 。现场核查:1.下凹绿地等设施设置;2.屋面和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3.透水铺装地面设置4.2.4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 1.非玻璃幕墙建筑 ,玻璃幕墙反射比 ;2.室外夜景照明符合光污染限制规定 。 1.查阅玻璃反射比的检测报告;2.现场核查夜景照明设置等建筑及景观 4.2.7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1.遮荫面积达到 % ;2.超过 %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 0.4。 1.现场核查乔木情况;2.查阅路面、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比测试报告给排水4.2.1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

7、制率 。 现场核查雨水设施(滞蓄、调蓄及收集回用等)景观 4.2.1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复层绿化 。 2.居住建筑:乔木 株/100m 2 ;公共建筑:垂直绿化 %屋顶绿化 %。 现场核查绿化种植情况二、节能与能源利用(设计参评总分:100 本项目实际参评总分: 本项目实际得分: 本项目计算得分: )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采用电加热进行供热热源采用电加热作为加湿热源 控制项 满足 5.2.2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1.幕墙透明部分开启面积比例

8、 ;2.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 现场核查外窗可开启设置建筑5.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幅度 ;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 。 现场核查(遮阳措施或空调设施等)规划建筑5.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1.居住建筑:朝向 ,窗墙比 ,楼间距 ; 2.公共建筑:窗墙比 ; 3.进行优化设计 。现场核查窗墙比、楼距等节能备案编号:(完成节能备案网上咨询,窗口盖章确认时填写)5.1.2 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采用电加热进行供热热源 采用电加热作为加湿

9、热源 。 控制项 满足 现场核查5.2.4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设计标准以及现行能效限定值要求1 未设计空调采暖系统 不参评。2 机组类型 ;能效指标 ; 提高或降低幅度 。 查阅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查5.2.5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设计标准等有关规定,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设计规范规定值低 20%1.非集中空调或供暖 不参评。2.耗电输热比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较现行国家规定值低 。查阅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查5.2.6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1 未设计

10、空调采暖系统 不参评。2 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 。 查阅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查5.2.7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1 未设计空调采暖系统 不参评。2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空调系统能耗。 现场核查相关设备和措施5.2.8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1.区分房间朝向,分区控制 ;合理选配机组台数与容量,部分负荷性能符合标准 ;水、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2.采用分体机、多联机,可认定为满足 。现场核查相关设备和措施5.2.13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1.无独立新风系统,或温差不超过 15不参评。 2

11、.排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 % ;双向换气装置的热回收效率 % 。 查阅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查暖通5.2.14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 1.居住建筑或峰谷电价差低于 2.5 倍的公共建筑 不参评。2.蓄能设备提供的设计日冷量达到 %;谷价时段设备运行能量的 %被存储使用。 查阅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查暖通及给排水5.2.15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1.建筑无可用余热或无稳定热需求 不参评。2.余热或废热提供的能量占建筑所需蒸汽设计日总量的 %,供暖设计日总量的 %,生活热水设计日总量的 %。 现场核查余热回收设施5.1.3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

12、行独立分项计量。1.居住建筑: 不参评。2.公共建筑:对建筑内各耗能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 控制项 满足 现场核查分项计量装置设置5.1.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现行值规定 控制项 满足 现场核查照明设施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 采用 不采用 现场核查照明控制设施电气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中的目标值规定 主要功能房间满足要求 ;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 。 现场核查照明设施电气及建筑5.2.11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

13、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1.无电梯 不参评;2.合理选用电梯,且采用群控、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 查阅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资料并现场核查5.2.12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1.变压器类型 ;2.损耗:空载 ,负载 ,能效等级 ;3.水泵能效值 ,风机能效值 。 查阅变压器、水泵、风机等设备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现场核查电气及给排水 5.2.16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 %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 %。 现场核查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设计参评总分:90 本项目实际参评总分: 本项目实际得分: 本项目计算得分: )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1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控制项 满足 6.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控制项 满足 6.1.3 应采用节水器具 控制项 满足 查阅产品说明书或产品节水性能检测报告等,并现场核查6.2.2 采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