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辩证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69003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自然辩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a-自然辩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a-自然辩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a-自然辩证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a-自然辩证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自然辩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自然辩证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体系、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象: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整体的科学技术学科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已有成果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技观,又是认识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是哲学和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学科体系:总论(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自然科学技术辩证

2、法)、分论和历史(前史本史)三部分构成。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必然性:1)自然辨证法创立的科学技术基础 a。打开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六个缺口 b。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规律观 2)自然辨证法创立的哲学理论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 3)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与贡献第二章 自然观1、为什么说辩证自然观的创立实现自然观的历史的革命性变革?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它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坚持了唯物论

3、,告别了用神话来解释世界。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论、形而上学。深刻地揭示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人类思维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辨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系统是由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1)整体性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

4、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2)开放性 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3)动态性 自然系统的动态性是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层次 性 是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层次关系的性质。3,结构与功能自然系统的结构是指自然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方式和秩序。自然系统的功能是自然系统与环境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特殊方式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作用1)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这种决定关系不是单值的,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

5、功能,一种功能并不唯一决定于一种结构2)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在环境诸要素影响下发生的功能变化,反过来会影响结构,要求或促使结构相应发生变化,以适应客观环境的新要求。自然系统的结构会影响功能,功能也会影响结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了自然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4,演化的方向普里高津的耗散理论揭示,在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过程中,同时存在着进化和退化两种不同的方向。进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中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退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中从有序到无序、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1)进化退化相互包含 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的包含着退化的过程,以退化为主的过程也包含着进化过程。纯粹的进化和退化过程是

6、极其罕见的2)进化退化同存共生 系统的进化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3)进化退化相互交替 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可转入退化过程,退化过程也可转入进化过程5、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的或自主的进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开放性 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系统要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保持对环境的开放性,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所谓开放性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克服,

7、抵消系统内部熵增。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2)远离平衡态 孤立系统的平衡或者稳定状态,熵达到最大值,系统无序性最大。系统要从无序到有序,还要远离平衡态,只有非平衡才能导致有序3)非线性相互作用 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为非线性作用机制,对各种扰动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一个轻微的扰动都会被系统响应和放大,从而迫使系统向新的结构演化4)涨落“生序原理 ” 扰动会使 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 局部空间产生对宏观结构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偏离就称为涨落。涨落决定全局的结果,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即涨落生序,有系统内部的选择机制和外部条件决定系统发展方向。6、生态系统三大规律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

8、在特定空间的组合1)闭路循环规律:a。生态系统 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 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从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还原成为简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b。物质闭路循环反应的是物质的转化再生与多层次分级利用的过程。c。主体性偏差与 纠正2)反馈调控规律 a。调控就是调节和控 制,就是生 物系统的内在调节与环境系统的外部控制作用。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就是生物系统改变自身形态结构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的改变,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是环境对生物生存发展的制约作用反馈就是输出结果返送到输入端,而对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进行校正调节,简言之就是控制效果的回报b。反馈调控的层次性 同种生物种群

9、密度调节;异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自我净化。反馈调控的目的性(追求稳态)反馈调控的复杂性(各层次发生作用)3)系统和谐规律 循环再生和反馈调控机制昭示了系统内在的和谐性,表现在恰当的要素比例,稳定的层次结构,和美的外在形式,绵延的生机活力,精致的系统耦合总结:闭路循环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和谐规律显示了生态系统的本然性态。三大规律在“过程机制性态”的辉映中系统地 反映了生态 系统中各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规律理当成为人们制定行为规范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依据。指引我们走出人类中心的偏狭,树立一种生态伦理价值观

10、,消除生态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冲突,实现两者的统一,最终实现任何自然的和谐发展。7、人和自然的和谐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离不开对三大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指引我们走出人类中心的偏狭,树立一种生态伦理价值观,消除生态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冲突,实现两者的统一,最终实现任何自然的和谐发展。1)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设计可以逻辑的展开为三个层面,即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 “合真” 的增益作用;“向善”的消费功能;“ 达美”的直观效应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形式协调;作用互利;意蕴融洽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要素比例协调性;物能循环的低耗性;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2)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1、社会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实现条件a 确立辩证的自然 整体观 b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 c 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d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第三章 方法论1、科学问题的意义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能得到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答案。意义如下:1)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这是由科学研究自身探索性特点决定的。2)一般来说,确立了问题就找出了疑难之处,也就确立了研究的对象和目标,因此科学问题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3)科学问题研究表明了

12、科研中的关键点,它所预示的解决方向,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科学问题的往往包含着某种假说的成分,或以某种假说为前提,也会对科研产生指导作用。2、科研选题的重要性科研选题是科研研究的起始步骤、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在于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到科研的途径和方法,科研选题是否恰当关系到科研工作进展的快慢以及科研成果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1)科研选题在科研工作中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是决定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和首要环节。2)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工作。3)有创见的研究课题对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有巨大推动作用3.科研选题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或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13、。2)创造性原则:所选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应是前人和他人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并预期能出成果的科技问题。3)科学性原则: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4)可行性原则:选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定科研课题。4、观察与理论的关系观察中渗透着理论 科学观察又叫观察方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1)科学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2)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语言记载了来自客体的信息,但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起来的;3)理论在观察中起着“ 定向 ”作

14、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 地接受外部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 帮助观察者 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观察渗透理论与观察坚持客观性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观察渗透理论与强调观察实验是科学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不矛盾的。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积极能动的反映。观察主体渗透着理论,科学观察要以理论为指导,观察目的的确定,手段的改进,对象和环境的选择都依赖与理论。同时观察者还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理论修养 其次贯彻观察操作过程渗透理论 最后对观察结果的陈述渗透理论5、科学实验的特点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

15、方法。1)可以简单和纯化研究对象2)可以强化研究对象及其条件3)可以使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4)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再现时过境迁的现象5)可以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6、机遇1)机遇是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由于某个偶然的事件或机会,意外地发现了新的自然现象,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具有意外性和偶发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外的发现了与原来研究目标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与现象,加以研究,取得与研究目标不同的重大发现;另一类是意外地发现了与预期不同的事物与现象,经过研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新手段,完成或部分完成了原来的研究目标。2)作用:a 机遇 给研究提供 了先导

16、,启发了人们追寻机遇背后隐藏的自然界的新信息,导致作出科学发现。b 机遇能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导致在技术上作出重大发明。c机遇能为研 究提供新的生长点,启 发人们深入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促进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3)识别和捕捉机遇的条件:a首先要从认识论的高度提高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理解b 其次提高及时发现、识别和捕捉机遇的认识能力。7.归纳与演绎的关系1)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叫归纳推理。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或特殊事物及其结论的方法,逻辑学上叫演绎推理。2)关系:归纳和演绎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指导。归纳出来的结论可以称为演绎的前提,而演绎的结论往往又是归纳的指导思想。8.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地概括的反映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反映对客体具体形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向想象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