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64000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临床主证。多继发于感冒、麻疹之后。或其他疾病过程之中。由于小儿正不胜邪,亦可并发或继发本病。笔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年,在临床工作中选用西医治疗,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另有一部分患儿在治疗足疗程后,仍存在咳嗽,为治其根本,减轻患儿针痛之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中医方法治疗常见的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疗效确切。现举例述之,谨予同行参考。 1 病历资料 1.1 患儿王某,男,14 个月。因咳嗽,发热 5 天入院,伴喘促、鼻煽。症见:咳嗽重、有痰,不会咯出,发热

2、恶风,其发热重,壮热不退,喘促尤以哭闹后为著。刻诊:精神不振,咽赤肿,双肺可闻及固定的中水泡音,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2.6X109/L,中性粒细胞: 61.2%,淋巴细胞:35.0%;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粗糙,两下肺可见点片状阴影。 1.2 中医诊断:肺炎喘嗽 风热闭肺 治则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窍 方药: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和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麻黄5g,杏仁 5g,石膏,双花 10g,连翘 10g,荆芥 10g,桔梗210g,竹叶 8g,黄芩 10g,川贝 5g,牛蒡子 10g,莱菔子 10g,板蓝根 10g,甘草 10g 十剂。每日一剂水煎取汁

3、10 毫升分三次温服。咳嗽痰多者可加娄皮,天竺黄,热重者加山栀,鱼腥草,热重便秘者加桑白皮,热甚伤阴者,加鲜沙参,鲜生地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1.3 其他疗法: 1.3.1 敷帖疗法:适用于肺炎后期迁延不愈或痰多,两肺湿罗音经久不消失者。 1.3.1.1 白芥子末、面粉各 30 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帖背部,每天一次,每次约 15 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三日。1.3.1.2 大黄、芒硝、大蒜各 1530 克,敷胸,纱布包,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 35 天。 2 针灸疗法: 2.1 针刺:定喘、丰隆、肺腧、膻中等穴,对控制喘憋症状有一定疗效。 定喘穴:大椎穴旁开 0.5 寸,

4、直刺 0.50.8 寸,主治气喘,咳嗽;丰隆穴:外踝高点上 8 寸,直刺 1.01.5 寸条口穴外 1 寸(足三里下五寸) ,主治痰多咳嗽,头痛,眩晕,呕吐等。 肺腧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斜刺 0.50.8 寸。主治3咳嗽,气喘,吐血,骨蒸,盗汗,鼻塞等。 膻中穴: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平刺 0.30.5 寸,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等。 2.2 隔姜灸人中、百会、神阙、气海,有回阳固脱的作用。 人中:在鼻中沟上三分之处。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 7 寸; 神阙:脐的中间; 气海:脐下 1.5 寸。 3 拔罐疗法 方法:取肩胛骨下部,一般双侧,若湿罗音明显局限于单

5、侧,可单独在患侧拔罐。要避免起泡。每次 510 分钟,每日一次,五天一疗程。治疗肺炎后期湿罗音不消失者。 疗效:经治十天,患儿无发热,咳嗽,临床痊愈。 体会: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症,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尤为常见。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发生,年龄愈小,其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本病的病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小儿感受风邪,或从皮毛、或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宣,清肃之令不行,即可出现肺炎喘嗽。风邪有夹痰、夹热不同,可以产生风寒闭肺或风热闭肺,其中尤以风热闭肺最为常见。肺为娇脏,其为最高,是五脏之华盖。肺又主气,为水上

6、之源。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司皮毛开阖,主一身之气化,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性能以下降为顺,上升则逆。如邪气痹阻于肺,肺络失宣,则水液输化4无权,留滞肺络,凝而成痰,阻于气道,常可出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若温邪化热,热邪炽盛,则灼津炼液成痰。痰热壅于气道,痰随气逆,往往壮热烦渴,喘促多痰,甚则痰声漉漉。如热邪炽盛,热从火化,内陷厥阴,则可致狂乱、昏迷、抽搐之变证。在治疗上西医对该病采用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经治疗后仍存在咳嗽,疗效不理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常常造成疾病迁延难愈,而中医治疗则可根据不同的症候进行辨证施治。 风温轻证,乃肺受温邪尚轻,故症状较轻。重症则属邪毒炽盛,肺受炎迫,故壮热不

7、退。肺受炎迫,邪热蒸郁,化源欲绝,津液不得上承清窍,所以啼哭无泪。热灼肺津,炼液成痰,故气急鼻煽,咳有痰声。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亦属热证,病在气分。因此针对本病例,笔者选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辛凉解表,使邪从汗解;甘草、桔梗、牛蒡子宣肺化痰;竹叶清热生津。诸药合用,疏郁宣闭,透邪泄热,达到解肌肃肺的目的。麻黄、生石膏清热宣肺,杏仁化痰止咳,甘草又能和中解毒,合用可宣肺泄热,化痰定喘。加用川贝、莱菔子增加止咳化痰之功,因患儿热甚加用黄芩,兰根。外合针灸、敷贴疗法增强疗效,减轻病痛。因此将上述方法合用临床,可使患儿缩短疗程,减少,解除西药针痛之苦。 总之,祖国医学治疗肺炎喘嗽,辨证论治,内服外用,方法众多,运用灵活,临床疗效甚佳,可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