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下影响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能力因素及对策探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573870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域下影响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能力因素及对策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视域下影响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能力因素及对策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视域下影响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能力因素及对策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视域下影响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能力因素及对策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学参考 新论视窗 一 新视域下影响中学生运动员的 心理负荷能力因素及对策探析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中学(213115) 陈杰 心理负荷是人体心理结构对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反 应负担量,是由许多的因素构成的复合体,是学生心理 素质发展的重要指标。多年来,我们很注重生理负荷指 标的增长,而忽略了心理负荷能力的发展评价。实际上 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共同作用的,能不断促进知识技能的提高。忽略了心理 负荷的培养与评价,其后果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某一指标 或比赛成绩,不惜采用大强度、大运动量来对学生施加 压力,抑制了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容易造成了生理和 心理的疲惫和心理素质

2、的发展,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 现,更严重的是扼杀了学生的潜力。笔者认为在重视健 康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与特长的新课程下,认真对待运 动员的心理问题,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培养健全 的、充满潜力的运动员的保证。 一、中学生运动员心理负荷能力的分析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是在客观现实的影响 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学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是教育人、培 养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师生双边活动来实现 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未来的发展方 向还没有确定,心理发展也不够成熟,因而对教学信息 持有的主观态度大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内容手段 在 不同的个体身上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心理学的原理 指出:学生

3、体育行为和发展中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两方 面,一是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力的相互作用;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的相互影响 新课程实施以来,提倡以人为本,倡导健康第一,力求学 生身、心健康协调的发展。大量体力和智力活动都是在 心理活动的支配下来完成的,其运动水平也是依赖于心 理过程的技能特性和发展水平。如两个队伍之间的比 赛,在技战术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往往对 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班。 (三)提高了学生的人体机能和各项身体素质 下表为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两班,以女生体质 测试为例,各项数据对比如下: 肺活 50米 800 握力 立定 仰卧起 跳远 坐

4、坐位体 前屈 时 班级 括 量体 台阶 米跑 指数 (臬) 分) 阐 标 重指 试验 跑 (次, (厘米) (秒) (秒) 数 实验 521 497 9o 2417 514 l 73 293 l12 实 验 对照 534 50-3 9I 2389 50 3 I72 279 lO8 前 p n05 ) no5 ) 05 O o5 n05 0f】5 O 05 实验 6 09 574 86 2213 61 4 1 87 38 7 174 实 验 时照 543 513 92 224 7 50 9 I_73 28l 111 后 p 005 005 0O5 005 005 0 o5 (o05 O05 经过

5、一年实验,我们从测得的各项数据中可以看 出,实验班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速度、耐 力、力量、柔韧素质都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和对照班相 比检验有显著性意义。 为什么实验班学生人体机能和各项身体素质均好 于对照班呢?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实验班学生养成了课 余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每周除了两节体育课外能自觉 积极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一 小时左右,星期日、节假日还参加社区的体育活动。对照 班学生除了每周两节体育课和每天的广播操外,其他时 间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二、实验班学生掌握了科学锻 82 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O 0总第69期 炼身体的方法,懂得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心血

6、管系统机 能和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知道如何调整和控 制运动负荷。三、实验班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评价他 人的方法,能根据评价结果找出锻炼中存在问题,针对 问题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方法、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身 体机能和各项身体素质。所以,实验班学生的人体机能 和各项身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本实验研究采取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能有效激 发高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高中学生课余自主体育锻 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生养成课余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了 课余自主体育锻炼的能力,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人 体机能和各项身体素质。 (三)学校领导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意见,切

7、 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课余自主体育锻 炼,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创造良好氛围,合理安排作息时 间,在场地、器材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学生在进行课余自主体育锻炼时,要选择恰 当的时间,锻炼应循序渐进,强度应因人、因时而易。注 意选择恰当的锻炼环境,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责任编辑谭有进) 运动员的发挥、甚至比赛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 心理负荷能力低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低,对随意肌控制 能力降低,容易造成动作的变形和失误,以至于直接影 响运动效率和成绩,相反的情况则使运动员可能有超水 平的发挥。两者的实际表现相差悬殊,可见心理负荷能 力的重要性。 二、影响运动员心理负荷能力的因素 中学生运

8、动员与大学生运动员和专业的运动员都 不同,因为他们有很重的学习任务,在处理学习和训练 比赛的问题上,如何协调一直是影响生理、生理负荷量 的重要的方面。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 负荷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具体见下表 个人素养 训练内同 学习品质 训练环境 理品质 学习动机 人生观 训练难度 进取l心 训练条件 运动知觉 价值观 知识的更新度 自律性 人际关系 集中注意力 运动密度 群体性 课堂纪律 的能力 道德观 运动强度 接受能力 教学激励 情绪的控制 意志力 以上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项变化,运动员的心理负 荷也会随之变化,如运动员的生理负荷很大,接近学生 的生理极限甚至超过时,学生将

9、会产生退缩、畏惧、抵触 的不良心理情绪。再例如在学习品质上,某一个体在不 同阶段不同的状态时候进取心、自律性、接受能力等是 有变化的,当他们变弱的时候,直接降低了生理的负荷 量,从而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 三、心理负荷能力的培养策略 1区别对待不同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的价值取向 A学业可能自我型。这部分学生运动员文化成绩较 好,把自己的未来定格在某一文化技术领域,与体育的 关系不大,甚至根本没有关系。根据他们的好胜心、自律 性和对自己的要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好胜心强、 自律性高的学生,他们对自身要求高,做任何事情都能 够全力投入认真对待,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也能表现出 较快的适应过程,这是一种

10、比较理想的训练效果。相反, 对运动缺乏激情兴趣不高的学生,只对学习认真,怕影 响成绩而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心理负荷能力的即时反 应和长足发展都不及前者。对他们需要适当地、及时地 疏导,让学生懂得多一门专长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对于 强壮身体有直接的作用。这不难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L。 B运动可能自我型。和学业可能自我型一样,他们 也是自律性高的群体,但不同的是这些学生多数文化成 绩远不及学业可能自我型,将来很可能要走上体育之 路,自信心高的会很积极地谋求在这一领域里的发展, 他们对自己的训练目标更清楚更高,因而训练也是最刻 苦最有效果的。然而对自己在体育领域的期待较高,故 有较大的压力,缓解压

11、力成为这部分学生能否较好地发 展身、心理负荷能力的关键。另一部分是自信心不足的 新论视窗ZHONGxUE () UE cANXA( 学生,因成绩不佳,可能在态度上常常有反复,动摇不坚 定。所以,稳定他们的心态,不断地鼓励肯定,他们才会 不断地前进,才能保证生理心理负荷的不断发展。 C模糊型。这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可能的方向并不 确定。他们通常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但自律性很低,如果 能正确引导,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端正学习态度 动机、兴趣、注意力集中能力、情绪、意志力等非智 力因素对中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心理学原理告 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端正

12、 学习态度,培养练习兴趣,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力, 培养做事专一的习惯,是养成良好品质的重要内容。高 度的进取心、大胆的敢为性、良好的认知能力、高度的自 律性、协调的群体性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帮助学生运 动员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保证。当初教练看到小时候的 姚明就说:他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但看看现在的 姚明,为什么?那就是,即使是没有过人的运动天赋,但 个人的努力和保持一颗拼搏的心会让你成功。因而,重 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利用,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很重 要的。 3提高教师的水平是保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根据中学生运动员不同的特点,合理、科学地确定 训练任务、内容、方法和运动量。训练中的强度和运

13、动量 对心理负荷的影响尤为明显,过大的强度容易造成过大 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运动性疲劳,出现训练心理障碍, 这对心理负荷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反作用。因此,提高我 们教师自身的水平就成了是否能合理训练的前提,是是 否能不断发展中学生心理负荷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4优化教学训练环境,创造良好的运动训练氛围 学校的硬件、师生关系、教师的激励方法调控及训 练课的纪律是训练质量的保证,也是发展中学生运动员 心理负荷必要条件。教师的及时鼓励,能化解学生心中 的疑惑,坚定对自己的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生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从这几个方 面努力也是促进学生心理负荷提高的有效的途径。 四、结论与建议 1培养中学生运动员心理负荷能力是对运动负荷的 良好促进,两者相辅相成,是评价贯彻健康教育、提高人 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实践证明,发展中学生运动员心理负荷能力应该 从训练态度、训练内容、学习品质、训练环境、心理品质 等多方面加以探索研究,进而培养健全完整的运动员。 3教师平时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心理负荷能力的变化 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训练手段和运动量,合 理的安排才会有高效的质量。 (责任编辑谭有进) 83 E-maihzxwkjy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