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5679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籍管理总论1,地籍概念:依据法律规范, 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 ,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或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2,地籍的分类(1 ) 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 产权地籍 多用途地籍(2 ) 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 日常地籍(3 ) 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 农村地籍(4 ) 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 数字地籍3,地籍管理的任务(选择题理解)P84,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论述题理解+ 掌握)第二章 土地分类1, 掌握我国几

2、种土地利用分类系统,重点掌握地类转换计算。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采用两级分类:个一级类、个二级类。 城镇土地分类1989 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 ,对城、镇、村土地分类做了细化和充实,也采用两级分类:10 个一级类、24 个二级类。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2001 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在以上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分类:3 个一级类,15 个二级类、71 个三级类。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2002 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在过渡时期使用,采用三级分类:3 个一级

3、类 ,10 个二级类、52 个三级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具体的分类表在书本 3756 页。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土地调查的概念:是以土地为对象开展的有关土地客观存在状况的信息的调查。2,三大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条件调查3,土地调查的目的: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4,土地调查的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条件

4、调查(2) 土地调查条例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3)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农村土地调查 城镇土地调查 基本农田调查 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选择题理解)首要目的:摸清我国的土地资源家底 (详细书本 66 页)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目的就是意义,意义就是目的,军哥说的,自己看着办吧)为依法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 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5、 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满足与土地有关的生产与科技管理的需要。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以县为单位,查清各地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汇总;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档案管理提供基础;为土地监察、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市场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和依据。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简答题)书本 71 页 。简答题,要先答概念,作答时不能过于简单。9,地类图斑:是指实地为同一地类的连片土地,在外业调绘片上形成的一个斑状图块。10,最小上图图斑规模(按图上面积计):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00mm2,耕地、园

6、地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 15.0mm2 。11,破碎耕地:是指一些地区存在的耕地本身十分小块(大量地、成片地散布着一些单块面积小于最小上图图斑标准的耕地) ,且与裸岩、石砾等混在一起,交替分布着。12,图斑编号(理解):详细书本 83 页13,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和线状地物的调绘(理解):详细书本 77-79 页,特别注意线状地物的量测要求。14,田坎系数:指耕地图斑中田坎面积占耕地图斑的面积比例。 田坎系数的计算详细见书本 91-92 页。15,土地面积的量算:详细见书本 84-90 页和第三章 ppt。第四章 地籍调查1,地籍调查的概念:是指遵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权

7、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调查工作。2,地籍调查目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基础资料;查清与核实宗地的地籍要素(权属、位置、范围、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等) ;为土地登记提供技术、法律基础;为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规划、土地税收、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3,地籍调查的意义:地籍调查对土地权属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地籍调查是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村地籍调查是农村土地合理利用,调整用地关系实现国土整治、搞好土地税收的重要

8、基础。4,地籍调查的类型:根据地籍调查时期和任务不同,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根据地籍调查区域范围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5,地籍调查的内容:地籍测量:测量宗地权属界线;测量界址点(线) ;测量位置、形状;测量地类界。权属调查:查清宗地位置;查清界址点(线) ;查清宗地的使用情况;查清宗地权属。6,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需理解各步骤的详细工作,书本 102-104 页):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资料整理;检查验收。7,宗地划分的基本原理(书本 104-105 页)宗地的划分的基本原理:由一个权属单位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称为独立宗;

9、 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且相互之间的实际占用的界线在实地无法(或难以)划清,则以他们共有的外围界线为界,定为一宗地,性质属于共用宗地,称为共有宗(共用宗)或组合宗;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应该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宗地;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相连片的用地范围,如果用地范围过大,或者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土地利用状况相差太大,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或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限不同等情况,可划分为若干宗地。8,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一般是以宗地为基本调查对象,调查核实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使用情况等,并进行记录。内容:宗地的位置;

10、界线;权属状况;土地使用状况。 (具体内容见书本 108 页)9,初始地籍测量的对象地籍要素:权属界线,权属界址点坐标,土地面积,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地形要素:主要水域,道路,其他信息。10,会计算课堂上老师布置的那道地籍测量(符合导线坐标计算)作业第五章 地籍变更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1,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任务:更新数据,保持资料的现势性; 纠错、改错和补遗工作;实现调查资料的同步与统一;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资料。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内容:地类的变化:用途或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图斑的变化:图班的变化常常伴随着地类、权属、境界的变化;权属的变迁:土地的交易、征地、土地的开发与整理变化必然导致土地权

11、属发生变化;行政境界调整;飞地,争议地的调整:飞地的解决(消除),必须通过变更调查给予反映; 单位更名的变化。3,变更地籍调查的意义: 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 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逐步消除原地籍资料中可能存在的差错;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4,地籍变更的种类详细见书本 147 页。5,遥感动态监测的概念:是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6,遥感动态监测的对象: 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违法用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第六章 土地分等定级1,土地分等定级概念: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

12、济属性进行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2,土地分等定级的对象:土地质量状况。3,理解并掌握土地分等定级体系:4,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肥力理论;土地质量观。5,城镇土地的特性:城镇土地的位置具有特殊重要性;城镇土地利用具有多样性;城镇土地利用高度集约。6,城镇土地定级的方法: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算法; 地价分区定级法。7,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掌握因素成对比较法。 (PPT55-59 页有详细讲解过程)8,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详细看书本第六章第三节以及第六章 ppt。第七章 土地登记1,土地登记的概念: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按法律规定,将

13、土地权利人的合法土地权利,依法记录于专门设置的簿册上(或载体上)的行为和过程,也是国家对土地实施有序管理所需建立的一种制度。2,土地登记目的: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提供法律依据;为土地权利的流转构筑通畅平和的平台。3,土地登记的任务:全面完成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建立土地证书公开查询制度和年检制度; 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实现土地登记自动化和信息化。4,土地登记的意义:确认土地产权归属,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14、是实现全面、依法、统一、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立约束机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管理;是土地登记部门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土地管理业务主要的基础性工作。5,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6,土地登记制度:契约(据)登记; 权利登记; 托伦斯登记。 (理解各土地登记制度和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特点,详见书本 214-215 页)7,土地登记的分类8,土地登记的内容土地权属性质;土地权属来源;土地权利主体;土地权利客

15、体。其中,土地登记薄应当载明的内容有: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土地的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取得时间和使用期限、权利以及内容变化情况;土地坐落、界址、面积、宗地号、用途和取得价格;地上附着物情况。9,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 土地登记申请;审查核实; 注册登记;颁发或则更换土地证书。10,权属审核应达到的标准:权属合法:权属来源清楚,具有法律效力;权属性质准确;土地利用合理;界址清楚;面积准确。11,不予登记的情况:土地权属有争议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未依法足额缴纳土地使用费和其他税费的;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超过规定期限的;其他不予登记的。12,依据土地登记办法 ,国家实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3,土地登记簿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土地归户卡以土地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土地权利证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对共有宗地的,应当为两个以上权利人分别填写土地权利证书。14,土地证书的种类(了解):19871997 使用第一套土地证书; 1997 年 12 月 31日启用第二套土地证书;国土资源部启用新版土地证书2000 年;目前四种: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15,土地登记的办理期限(理解)16,土地总登记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全面的登记。*为了区别土地总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