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语音课下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26564402 上传时间:2017-12-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技巧语音课下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朗读技巧语音课下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朗读技巧语音课下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朗读技巧语音课下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朗读技巧语音课下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朗读技巧语音课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技巧语音课下(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语言流动的表征音变,一、什么是语流音变这种语流,致使相邻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使语音发生由有到无或由此及彼的变化,这种变化,语音学上就称为“语流音变”或是“联合音变”,还可叫做“变调”。普通话里的语流音变主要表现在轻声、上声、去声、一、不的变化上,同时也包括儿化韵、“啊”变和词的轻重格式。,二、轻声训练,(一)什么是轻声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原本都有声调。可是在一些词或句子里许多音节的声调却常常因为汉字的接触和连续的缘故而被语流化解掉了,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真的?真的。真的!?(二)轻声的变化形式1、阴平后面的轻声字读半低调(2度 |) 2、阳平后面

2、的轻声字读中调(3度 |) 3、上声后面的轻声字读半高调(4度 |) 4、去声后面的轻声字读低调(1度 |)前一个字起点较高的,轻声字读得低;起点较低的,轻声字读得高;声调起点居中的,轻声字读得也不高不低。5、三音节词,后两个都轻读时,最后一个音节更轻些。,(三)轻声的作用:,1、辨别词义:东西东西买卖买卖兄弟兄弟利害利害下水下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2、区别词性:火烧(动词)火烧(名词),(三)轻声的作用:,1、辨别词义:东西东西买卖买卖兄弟兄弟利害利害下水下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2、区别词性:火烧(动词)火烧(名词),(四)轻声的一般规律,1、语气词读轻声2、助词读轻声3、方位词读轻声4、趋

3、向动词读轻声5、名词词缀(“子”、“头”、“们”)读轻声6、名、动词重叠时,第二音节读轻声7、多数双音节单纯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萝卜、喇叭、玫瑰、刺猬等。8、某些量词读轻声,如:三个、一些人、写封信、借本书、喝杯茶、下趟楼。,(五)轻声应注意的问题:,1、2、3、,三、儿化训练,(一)什么是儿化韵 ?(二)卷舌元音er的拼读要领: er卷舌、央、中、展唇元音关闭鼻腔,口腔处于半开半闭状态(自然);先将舌面平放,中前部稍隆起;尔后,舌尖卷起,接近硬腭前部;双唇展开。(三)北京话中儿化的演变。,(四)儿化的作用,1、区别词义一块一块儿活活儿票票儿火星火星儿2、区别词性盖盖儿 亮亮儿画画儿 堆

4、堆儿,、区别同音:,邮票油票儿 开伙开火儿 一吨一墩儿 礼貌礼帽儿、修词作用: A、表示喜欢、亲切的感情色彩 B、表示态度温和C、表示尖、细、小、短、轻性质和形状的,(五)儿化韵的取舍标准:,1、2、3、4、5、,(六)学习儿化韵还有几点特别应注意的。,1、姓氏中的儿化称读:A、B、C、秦、金、申、韩、石、林2、中间儿化难度大,须加强练习。3、女儿的心、月儿弯弯、花儿与少年、树上的鸟儿、马儿啊- 4、,(七)儿化韵的变化规律:,1、2、3、4、5、,四、变调训练,(一)上声的变化1、直上美酒没酒;柳五刘五;有井油井。舌肌越紧,音值越高。2、半上3、几点规律:A、直上+轻声:B、半上+轻声:,4

5、、三音节上变(A为直上、B为半上、C为本调)。,紧密式结合体(前偏后正结构),读成AAC形式。后两字紧密(语法关系),或第一字修饰、限制后两个字,又或为了语义表达需要强调第一字时,读成BAC形式。“排排坐”式并列结构(三字在语法上平分秋色,一样重)。也将前两字读直上,后一字保持本调。AAC形式。如遇姓氏字,第一字读半上,不允许直上,第二字直上,第三字保持本调。即BAC形式。,前两个音节为重叠形容词时,第二个音节不论什么声调,儿化后均变成阴平(含上声在内)。好好(儿)地、远远(儿)地、满满(儿)地、早早(儿)地、饱饱(儿)地。注意:象儿化一样,在亲切、轻松的生活口语中可用,新词、政论性文章尽量按

6、变调规律读。,5、多音节上变。,你不找我我也得找你总感觉嗓子眼儿里痒痒今晚全省有小雨转小雨雪彻底扭转乱起土毁田的现象省体委的“铁脚板”小李百米跑九秒九九柳厂长往种马场给我省养马岛跑马场买了两匹好母种马,(二)去声变化,“去去相连前去变半去”(三)“七”、“八”两字的变调: (四)“一”字变调: 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读原调阴平;在阴、阳、上三声调前变“半去”; 在去声之前变阳平(近似35); 处在两重叠动词中间时读轻声。,(五)“不”字变调,1、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读原调去声(51);2、在阴平、阳平、上升三声调前变成“半去”(53);3、处在去声字之前,变成近似阳平调。4、处在两字之间,或肯定与否

7、定连用时,读轻声。,(六)“啊”字的变化,第一,作为语气叹词,经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单独念,不受任何音素的影响。如:啊!(a)下雨了。(表示叙事) 啊?(a)你没听清楚?(表示追问)啊?(a)原来他不去?(表示惊疑) 啊!(a)怪不得。(表示允诺),第二,作为语尾助词,在句尾出现,要受前一个音节的最后一个音收音的影响而发生“增音”变化。,1、2、3、4、 5、6、,五、关于轻重格式,(一)什么是“轻重格式”指的是在一个多音词里,每个音节之间的轻重分量,强弱程度的差别等级,即“音量”强度的差别。(二)轻、重读的影响 (三)轻重级别,(四)轻重格式的作用:,1、区分部份词的词义。生气(重轻)朝气、活力

8、; 生气(中重)恼怒。 2、区分部份词的词性。报告(重中)动词;报告(中重)名词。,3、表明词组的密结性,一个词或者是组合得相当紧密的表示几个音节的密结性。表明它们是有一定意义的词组。“这个人喜欢搬弄是非”。 “我们要辨明是非”。,4、动词后的补语因轻重音的不同而能区别其性质,表示不同的意义。,“又出去一个人。” “从这里出得去吗?” (五)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轻重格式训练,发声概说,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喉部控制要领,(一)喉头相对稳定,稳定是保证声音质量的前提。也是纠正不良习惯和保护

9、嗓子的重要途径。(二)喉头相对放松(三)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四)注意克服不良发声习惯和动作,四、嗓音训练,五、保护嗓子 (一)声带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声带的认识,依其客观条件科学地确定自己的声音类型,声带构造,声带的保健,下图顺序:正常、炎症、水肿、小结、息肉,2、调控气息,以气托声,减缓声带的承受力喉部控制与气息的配合有四条原则 :3、气泡音和哼鸣的练习 练习气泡音要注意几点:,(二)声带的保健,正确发声心境愉悦谈话节制 饮食合理、忌烟酒谨防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期检查变声期生理期坚持用淡盐水漱口,共鸣控制,一、何为共鸣?二、共鸣腔体 1、胸腔:胸腔共鸣,又叫低音共鸣

10、2、喉腔: 3、咽腔: 4、口腔: 5、鼻腔:,三、共鸣的作用,1、使声带发出的喉原音得到扩大和 美化;2、参与产生各种不同的语音;3、使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言语发声共鸣的特点与控制,言语发声所采用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微量鼻腔共鸣为辅的声道共鸣方式 。,共鸣练习中要注意的问题1、使用共鸣不能刻意追求,应该形成一种自然条件。 2、共鸣可分成口、胸、腹三大腔,但要求统一 3、气息要通,不能呼吸不畅,憋闷感要不得。 4、要求达到饱满、浑厚、圆润、贯通的效果。,声音弹性训练,一、什么是声音弹性 二、声音弹性的表现特点 :1、对比性(关键)2、涉及的声音要素多 3、涉及

11、的发音器官多,三、声音弹性的作用,1、声音弹性是表达稿件丰富思想感情的基本条件,它是从播音的声音训练向表达过渡的重要中间环节。2、声音弹性要求声音形式能具有与不同思想感情相适应的能力。3、声音弹性还为表达不同和多样化的思想感情提供了坚实基础。,四、声音弹性的获得,1、感情体验是获得声音弹性的基础 “境与身接而情生”2、气息变化是感情与声音弹性之间的桥梁感情运动气随情动声随情变3、发声能力的扩展是获得声音弹性的条件 4、从情到声是获得声音弹性的正确途径,五、声音弹性的主要类型和训练方法,(一)单一声音要素对比型1、高与低:主要表现为声音的音高变化。 有层次的高低变化: ( 高 )床前明月光,(次

12、高)疑是地上霜。(次低)举头望明月,( 低 )低头思故乡。( 低 )它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 高 )越飞越高,(更高)越飞越高。,明显对比的高低变化:(高)对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低)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急流。(高)孩子们有的在跑,(低)有的在跳,(高)有的则坐在那里发呆。,2、强与弱:主要表现为气流和发音强度的变化。 他的心怦怦地跳着。(“怦怦”的声音较强。)(弱)他暗自下定决心; (弱)我决不能那样做!(弱)第一锤打下来,他的双手感到有些震动。(增强)第二锤,震得他虎口发麻。 (强)第三锤打下来,他整个身子都弹了起来。,3、实与虚:表现为声音音色的明暗变化。它是由声门开闭状态不同造成的。(偏实

13、)瑞典航空公司的一架DC9型客机昨天从斯德哥尔摩起飞不久便出现故障,飞机迫降后被摔得四分五裂,但机上129名乘客却侥幸全部生还。(偏虚)听众朋友,在这次节目里我要和你谈谈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洗涤剂。,(实)我轻轻地问:“(虚)大夫来过了吗?(实)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虚)但也有例外。(实)这些树有的笔挺,像威武雄壮的战士。(虚实之间)有的端庄,像文静的书生。(虚)有的婀娜多姿,像天上的仙女。记得是春季,雾蒙天,我正在蓬莱阁后面捡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鹅卵石,听见有人喊:“(虚)出海市了。”他爬上山顶大声呼喊:“(虚)张华,你在哪里?”,4、快与慢:指发音的速度变化。发音的速度变化可形成声音节奏

14、。 (慢)他慢慢站起来,轻轻掸了掸身上的土,缓缓朝村边的树林走去。 (快)他赶紧躲向路边,但飞驰而过的汽车还是溅起无数泥点打在他身上。(慢)一望无边的草原上,只有羊群在静静地吃着草。(渐快)突然,天边出现一团乌云。紧接着,雷声大作,雨点劈里啪啦地掉下来。,5、松与紧:松散的发音使人有随便之感,吐字的工整使人感到正式和严肃。 (紧)听众同志们,今天我们播送一条重要新闻。(松)听众朋友,今天我们来谈一个轻松的话题。,(二)多声音要素对比型,1、刚与柔:感情色彩呈现两极性的特点。 2、纵与收:是指声音放纵与收束。 3、厚与薄:是与声音共鸣变化有关的声音形式对比变化。 4、明与暗:明朗的声音共鸣的位置

15、略靠前,声音偏高,略紧。 (重点复习:什么是声音弹性、表现特点、如何获得弹性、声音弹性的作用、声音弹性的类型),第八单元 朗诵概论,一、朗诵概述1、什么是朗诵2、朗诵的作用是什么3、朗诵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作。训练,是创作主体德、才、胆、识的艰苦磨砺过程,有方法,但无“诀窍”,有过程,但无“捷径”。有声语言的训练,以创作主体的个体行为为特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无法替代,个人无所依赖。,二、朗诵技巧,语言表达、情感表达、体态表达(一)、基本要求:需要凝聚的感情,需要精美的语言,需要高远的意境,需要灵动的表现。重点、基调、语气、韵律是朗诵的四大支柱。重点,如画龙点睛,重点,要少而精,不宜散乱,不宜杂多。重点不是单纯地加重声音,但那声音一定与众不同,那效果一定不同凡响。重点与非重点相辅相成,非重点的削弱和重点的突出,相比较而存在,在对比中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