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376442 上传时间:2017-12-2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间:,事件:,人物:,1917年1936年(一战中经济危机中),列 宁,斯大林,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背景,前奏,十月革命(彼得格勒大起义),意义,巩固,二月革命,领导,结果,性质,时间,时间,性质,结果,特征,指挥部,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 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资-苏),1917年11月,社会主义革命,列 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斯

2、莫尔尼宫,推翻了;建立了;当选苏维埃,国内: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国际: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事件,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实践-,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4、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将银行、

3、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间:,内容:,作用:,特点:,全称:,成员,解体时间:,成立时间:,背景:,背景:,时间: 内容: 作用:特点:(新:),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利用市场和

4、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和发展经济。重工业是苏联经济发展的重点。,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启 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立时间:全称:最初 个成员:扩大到 个加盟共和国解体时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922年,15,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成立,4,1991年,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1936年通过新

5、宪法。,1936年,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年1937年,第一、第二个 五年计划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1、经济建设:,工业:,措施:,结果:,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农业:,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2、政治建设:,背景: 内容: 影响:,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评价,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消极(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6、;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从长远看: 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启示:国民经济应协调发展 ,维护农民利益。,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希特勒,人物:,罗斯福,会议:,事件:,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一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危机/大萧条),两条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政

7、权的建立,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会议:,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华盛顿会议,会议:,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事件:,华盛顿会议,会议:,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 时间: 地点: 操纵国:目的: 实质: 内容: 作用:,1919.1920,巴黎凡尔赛宫,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

8、同德国的奥、保、匈、土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启示:弱国无外交,必须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心议题:,内容:,与中国关系:,时间:,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对德国问题,引发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和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

9、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 时间: 地点: 操纵国:目的: 实质: 构成: 作用:,19211922,华盛顿,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英、日、美,协调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四国条约、五国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内容),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心议题:,内容:,与中国有关系,时间:,九国公约,192

10、2年,对中国问题,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目的/影响:,实质/后果:,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1、成立:1920年,2、宗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结果:,英法操纵,美国没有参加,3、实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时间:,地域:,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中心措施,目的,特点,实质,效果,意义,评价,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发地:美国特

11、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罗斯福新政,内容: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目的:摆脱危机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经济大危机,原因:,表现:,地域:,时间:,特点:,影响:,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1)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 垄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生产破坏; 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各国资本家纷纷寻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罗斯福

12、新政; 意、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积压,生产过剩,引发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措施(内容):方式:目的:实质:效果:意义:评价:,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消除经济危机,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3、“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也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1)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2)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3)罗斯福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评价罗斯福新政 ,判断对和错(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 )(3)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 )(4)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可以完全消除。 ( ),经济危机,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对工业的

14、调整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提高就业率的措施是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对工业的调整。,兴建公共工程,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 共同点和启示,(1)共同点: 两国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2)启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优势和长处,取长补短,自我完善。 结合国情进行改革,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