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354479 上传时间:2017-12-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理论概述教学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税收理论概述,第1章 税收理论概述1.1 税收及基本特征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1.4 税收负担与转嫁1.5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及征管,1.1 税收及基本特征,1.1.1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 (3)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 (4)征税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5)税收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1.1 税收及基本特征,1.1.2 税收的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2.税收的

2、无偿性 3.税收的固定性(规范性、确定性) 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性是对无偿性和强制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下面讲的税收制度指的是税收实体法。1.2.1 征税对象 (1)征税对象的概念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它体现着不同税种的界限,决定着不同税种名称的由来。 (2)与征税对象有关的概念 税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计税

3、依据: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税源: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 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2 纳税人 (1)纳税人的概念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或“纳税主体”,是指税收制度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与纳税人有关的概念 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3 税率 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税基)的比率,是计算税款的尺

4、度。公式表示为: 税率=税额课税对象数额 税率是税收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征多征少的问题,是影响纳税人税收负担和决定政府税收收入的最重要因素。,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3.1 比例税率 如果在税额计算公式中,随着税基的扩大,税率保持常数不变,此乃比例税率形式。 (1)统一比例税率 (2)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3)幅度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的特点:计征简便,使用广泛。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有悖于量力负担原则,且税收负担具有一定累退性。,1.2.3.2 累进税率 如果在税额公式中,随着税基的不断增加,税率也相应上升,此乃累进税率形式。累进税率在设计时,一

5、般把税基按数额从小到大划分为若干等级,并相应地把税率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根据税基和相应的税率来确定和计算税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依累进依据(额累和率累)和累进方式(全累和超累)而不同。从而形成下面两类。 (1)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2)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的应纳税额=全额累进的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累进税率特点: 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 计算相对复杂。,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3.3 定额税率 也称固定税额,是指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征税数额

6、的税率,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 (1)差别定额税率 (2)幅度定额税率 (3)分级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的特点: 计算方便,但使用面窄; 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税负不尽合理。,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4 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收制度中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1)一次课征制 (2)二次课征制 (3)多次课征制 1.2.5 纳税期限 (1)纳税期限的概念 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税款计算期 税款入库期 (2)纳税期限的形式 按期纳税 按次纳税 按年纳税,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6 减税免税 依据税法对某些纳

7、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少征部分税款或全部免于征税的优惠规定。1.2.6.1 税基式减免 (1)起征点: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 (2)免征额: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达到起征点时,就要征税;而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与免征额相同时,则不征税。 当纳税人的收入超过起征点时按其收入全额征税;而当纳税人的收入超过免征额时,则只对超过的部分征税。两者相比,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比享受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轻。 起征点照顾的是一部分低收入纳税人;而免征额则可以照顾适应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3)项目扣除: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先扣除某些项

8、目的金额后,以余额为计税依据。如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 (4)跨期结转:将某些费用或损失向后或向前结转,以缩小税基。如企业所得税 1.2.6.2 税率式减免 1.2.6.3 税额式减免 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征率、规定零税率,1.2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2.7 违章处理 (1)违章处理的概念 (2)违反税收制度的行为 违反日常税收管理的行为 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行为 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 (3)对违反税收制度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加收滞纳金。应交滞纳金=滞纳税款数额滞纳天数5 罚款。 其他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1.3.1 税收制度结构 税收制度结构简称

9、税制结构,是为实现税收效率、税收公平和财政目标,由若干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的主次分明、层次得当、长短互补、具有一定功能的税收体系。1.3.1.1 税制结构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税类之间的地位、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构成体系及布局。 第二层次:税类中各税种之间的地位、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构成体系及布局。 第三层次:税种本身各个要素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联系、协调的构成体系及布局。,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1.3.1.2 税制结构的分类 按税制中的税种数量多少分类 1)单一税制结构 2)复合税制结构 按在税制中的地位不同分类 1)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2)以所得税为主体的

10、税制结构 3)以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4)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制结构 按税收管理的权限不同分类 1)中央税制结构 2)地方税制结构 按税收职能在税制中地位的不同分类 1)财政型税制结构 2)经济调节型税制结构 3)财政、经济职能并重型税制结构,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1.3.1.3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 (1)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形成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多种税、多次征”的税制结构。流转税占80% 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 1985年利改税后,所得税比重达34. 3%,基本形成了一套以流转税为主、所

11、得税为辅、其他税种相互配合的复合税制体系。 第三阶段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形成的现行税制结构。 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其他税种相互配合的复合税制体系。,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2)调整和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设想 进一步完善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为辅的流转税体系 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 调整消费税制度。 逐步完善所得税制 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 深化财产税制改革 改革现行资源税制 进一步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完善资源税调控功能。 完善资源税的计征方式。 其他税种的改革与完善,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1.3.2 税收分类1.3.2.1 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

12、1.力役税:纳税人以直接提供无偿劳动的形式缴纳的税种。2.实物税:纳税人以实物形式缴纳的税种。3.货币税:纳税人以货币形式缴纳的税种。1.3.2.2 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1.从价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2.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如资源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1.3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1.3.2.3 按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划分 (1)中央税属于中央的固定收入,归中央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由国税局征管。 (2)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按比例分成的税种。由国税局征管。 (3)地方税属于地方的固定收入,归地方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由地税局征管。1.3.2.4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划分(1)直接税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2)间接税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主要是对商品征收的各种税,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