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275327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中期评估汇报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史一丹指向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研究课题于 2016 年 1 月启动研究,2016 年 11 月进行了开题论证。一年半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一、研究的基本情况(一)研究背景1、乱花迷眼的课程改革误区曾经,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大都围绕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但是课堂教学中对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的把握却被忽视了,教师不去考虑文本作为教学中使用的例子,不考虑文本在教材系

2、统中的语用教学价值,致使现在的很多语文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与课文的理解分析本身不甚相关的内容上,真成了“工夫在诗外”。这种现象导致现在的语文教材不能充分发挥范例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效果。2、实践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重要修改,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根据这一精神,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不过这种讨论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文就在语文中”。教学中可以从具体语

3、言文字运用现象人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小学生学习语文,更多功夫应该多下在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上。所以,语文课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而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有问题。3、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而不研则浅,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要通过教研提升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质量,就必须确定一个务实的抓手,这个抓手必须聚焦于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立足于本校的课堂教学研究,才是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的,因此进行课例研究

4、才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2)研究价值2、研究价值(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挖掘语文教材的语用教学价值、形成语用课堂教学的课例、探索语用课堂的特点等方面展开研究,必将为语文课程理论、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教学设计等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也将会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转化与提升。(2)实践价值:我们将从这个课题研究出发,开展理论学习与探索、课堂教2学实践研究,以具体的课例来呈现对语用教学价值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重构等,探索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课堂特点,丰富语文教学的实践范式,促进学生语言理解与语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3)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语用:我们所说的“

5、语用”,取刘仁增的说法,并不是真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而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语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贴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它的学科就是语用学,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1)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于语言的实用。(2)语用学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2、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 在“语用”教学观下

6、,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研究基于课文不同文体,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发展“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典型特征,构建“语用型”课堂模式。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以语言带动内容,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实现言意兼得。指向语用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必须以“语用”为核心,从聚焦语言因素,把握语文核心价值;凭借文本语言;以语言学习带动内容理解;着力言语应用,促进言语的有效“增值”;重视语用检测,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等四个方面建构语文教学新框架。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语用教学的一般策略

7、和手段,促进教师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语用课堂教学的课例,梳理出有别于传统课堂、常规课堂教学的语用课堂特点。(3)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材解读的能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提升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二)研究内容1.研究国内外语用研究现状,进行语用学的理论文献研究。2. 不同体裁课文的语用教学研究。选择各年段的典型类课文进行语用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一系列可供借鉴的课例。(1)写人类文章语用课例研究。总结出写人类文章阅读教学课的语用训练点的一般策略。(2)叙事类文章语用课例研究。总结出叙事类文章阅读教学课的语用训练点的一般策略。(3)写景状物类文章语用课例研究。总结出

8、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教学课的语用训练点的一般策略。(4)说明类文章语用课例语研究。总结出说明类文章阅读教学课的语用训练点的一般策略。3(5)说理类文章语用课例研究。总结出说理类文章阅读教学课的语用训练点的一般策略。(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研究学习总课题方案,参与总课题的学习、培训和理论研讨活动,制定计划,进行实践与研究,收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 (2)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有关语用课堂教学研究的资料,经汇集筛选后,选取适合校本特点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课题研究提供指导。(3)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综合运用。通过调查、观察与个案研究,针对现状,对教师的教与学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不断提升理性认识。二

9、、研究进程和研究举措(一)研究进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0 月):1、确定课题选题,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子课题招标。2、学习相关理论,邀请专家进行论证课题、调查分析、撰写开题报告。3、研究国内外语用研究现状,进行语用学理论文献研究综述。4、开展研讨活动,研读写人类文本,挖掘其核心“语用”价值。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 年 11 月至今):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不断完善方案。2、招标子课题,各备课组围绕总课题确立子课题,形成子课题群。3、深入研读写人类文本,挖掘其核心“语用”价值,形成教学策略,撰写课例和论文。4、深入研读叙事类

10、文体,挖掘其核心“语用”价值,形成教学策略,撰写课例和论文。(二)研究举措1. 理论学习实实在在。一线老师最缺乏的是理论的引领。课题开展来,课题组成员采用子课题组分章节引读的方式,先后读了刘仁增的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意识、王元华的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吴忠豪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等书。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深入地开展课题研究。 同时有目的地邀请了市内外教科研方面的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让课题组成员和专家一起讨论、座谈,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2. 研究制度规范、合理。每学年之初,各备课组围绕主课题,根据组内的实际,以备课组或者教师个人进行微课题的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情况,在开学初进行课题论

11、证。每学期初,各子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制订出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主要内容,主要方法,使组员们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每个子课题组每学期在全校上一篇课文的课题研究课,我们称作“主题教研”。把主题教研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月 1 次。每次主题教研有实录,有报道。 每个组员每学期围绕课题写一篇研究论文或心得体会。各子课题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力求做到“突出一个重点,达成一项目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使科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3. 课题研讨形式丰富多样。沙龙式探讨。我们进行沙龙式探讨的目的在于,让教师的“语用”理念愈辩愈明,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每次研讨,都紧紧围绕研究主题,精心准备,自由言说,

12、形成了宽松、热烈的研讨氛围。”语用专场沙龙。”头脑风暴,思维碰撞,让所有课题组成员酣畅淋漓,4受益匪浅。网上课例分享。40 周岁以下教师每月撰写一份课例评议,揭示问题,引导教学走向。所有的课例评议,都在每月底上传校园网,进行分享。主题教研。等等。4. 激励机制明确,有效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作出合理评价,并将此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之中,作为评先晋级的依据。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定了教科研奖惩细则,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惩细则进行奖励。三、 研究内容的展开(一)文献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

13、莫里斯和卡纳普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和塞尔勒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美国语用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是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国外语用课堂教学研究三十年发现:语用知识隐性特征和语用教学实践成果使得课堂语用教学成为必然,语用知识特征决定课堂语用教学多使用显性手段,语用教学的效果评估要集中在能折射学习者语用知识运用的开放式方法上,语用教学时间

14、和教学效果成正相关。(2)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明确提出语用教学观的是王元华,他认为语文教学的实质都是语用教学。很多语言学者也研究教学中的语用问题,如胡壮麟先生在国外语言学上发表的语用学是最早最全面介绍国外相关语用学的学术文章。在1993年,王建华写出了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陆逐也在1997年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语感与语用什么事语文教改的方向,强调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此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发表有关语言学的论文,如钱冠连语用学在中国:起步与展望,何自然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语用学方法论议,黄次栋语用学与语用错误等,这些著作都为我国学者创造自己的理论积蓄了力量。国内教学强调语用性的还有“三

15、老”,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而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就必须依据语言的科学体系,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排列教材,组成完备的学科体系。吕叔湘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张志松先生是叶圣陶先生语用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认为语文是语言学的“应用学科”,为了使语文教学能够把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同语言应用技能技术挂起钩来,他创立了“桥梁性学科”辞章学。以上是“三老”对语文教育语用教学的重要论述。2000年,福建名师刘仁增的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

16、语用型”教学理论和操作要点,深入浅出,将语用教学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过长期的研究、讨论与争鸣,语文教育界已形成5共识:语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2011 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了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语用教学观”已然明确,为语文教学界所认同与重视。语用教学基本理论研究也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 (2)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就是以典型教材的课堂教学作为例证所进行的研究。它是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材,发掘语文教材的语用点,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包括六个部分:选材、语用挖掘定位、初步教学设计、教学研讨、反思与重建、提炼初步意见或结论。 1、写人类课文的语用课例研究。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文詹天佑为例的课例研究。选文背景:詹天佑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