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262709 上传时间:2017-0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识与中观(16)最后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唯识与中观(第16集)南怀瑾先生 讲述我经常要告诉大家,功夫不一定是成就啊!也不是苦行的成就大智慧的成就,那叫做成佛。要开发自己的大智慧的成就。所以说第四种就是“随三智转智” 。什么叫转智?把八识统统转了,平常的心意识转成大智慧光明普照的境界。那么这“三智转智”是什么“三智转智”呢?第一种, “随自在者智转智。 ”第四种“三智转智”所包含这三种,三种的第一种叫做“随自在者智。 ”得到大自在的。我们都晓得念“观自在菩萨” ,得大自在,解脱以后才能得大自在呦!拿我们现在世俗的观念来讲,真自由只有成佛才能真叫做得了自由,那是真自由。一切不受物理、身心的拘束,生命的本来找到了,这是真正的自由。在佛学

2、过去的名词这是称作自在, “自在”的名称拿我们文字上来研究,比“自由”好多了:自在,自己本身都还在这里。这个自在是大菩萨的境界。这个智慧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呢?“谓”就是说(师嘱同学:看书哦!) “已证得心自在者,随欲转变地等皆成。 ”就是说,得了解脱以后证得心自在的境界,那一定得此心自在了。我们这个心不自在哦,各位要注意啊!我们现在内在你看哦,开着眼比着眼,自己那个思想啊怎么样来的、怎么样去的一点把握不住,下个念头想什么你不知道,你控制都控制不牢。这个思想不是心的全体呦!这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都没有办法限制,自在?!所以心自在,菩萨第六意识,八识都自在的。而我们普通人,随时有许多人心里头的所有的

3、念头都是分裂精神,在心理方面我们给它造一个名字,理论上劝人:“我们做人不要这样做,做得好一点啦!” “讲话不应该这样讲,说得好听一点啊!”可是自己,莫名其妙,那个习惯上是养出来的,那个行为不得已就做出来,不得自在。心完全得自在者,完全能够作主,这个信心能够作主。不但能做心的主,而且做身体的主。明天要死吧,我暂时不死,再留三个月,他有本事给留住;或者我不想留,早一点死吧、早一点走,生死来去也可以自在,这叫做心得自在。他说, “证得心自在者”这个境界, “随欲转变地等” ,跟到他的心念转的,要把这个地下水泥土变成虚空,这个手指对土地说:变了、变了,就变成空的。要把手指一指把这个地下变成黄金,整个的

4、地都变成黄金了。所谓神通,这是真神通。神通如何做到?心得自在。所以得大自在菩萨,一切皆是地水火风、所有物质的东西,随心所欲可以转变的。所以说,再念一道啊:“随自在者智转智” , “谓”这就是讲,已2证得心自在者的菩萨们, “随欲”跟到自己的希望转变土地、物质等,都可以成功,随时可以做到。修持到这里,才悟道成功。不要随便瞎扯啊!说是禅宗的公案,你就悟了,悟了你看你看都要把土地转成黄金,那我们现在正缺黄金耶!谁能把土地转成黄金,好不好啊?你不要然把茶杯转成铝的,或者转成银的就好了,不要黄金,差一点都可以,转得成功也可以,你能转吗?随时都转成功。不能做到,怎么悟了道?悟了什么?是“误”了,言旁一个口

5、天“误”的误,耽误了的误。不要乱来啊!所以说, “证得心自在,随欲转变地等皆成。 ”好,但是有个问题:“境若实有,如何可变(呢)?”如果物理世界、一切的外境界真正是固定的,那怎么样说证到心自在者可以把物理随时转变得到?换句话说,物理世界地水火风、物质世界的一切心物一元,心的本体所呈现一部分的相,这就是相,物理世界的东西它本身也是空的随时在变,山河、大地、风、水等等,它没有一个永恒存在的不变的东西。*它都是在变去。所以我们科学上晓得能量互变、质量互变等等的道理。没有固定不变的。因为它互变,所以它体空。因为他是体空,所以随心所欲可以转变的。当然我们这个也有神通啊,可以转变的,冷水把它拿来一倒,加功

6、就变成开水;把它放一点酸的东西就变成酒。这就是我们心物随欲在变,这是凡夫境界的小智。证得大自在这个智,智要靠物质转变物质,就是心意识这个心念一动,就可以转变了。那么我们就要再问了,怎么样能够做到这样?古来成就的祖师他就告诉一个秘密,但是你不要执着哦:“心风得自在者” ,要心风都得自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四大,风是其一,中国的习惯都讲“气” ,中国的气、最基本的气,等于科学所讲的“能” 。所以心风得自在者,才能证到佛菩萨的大神通,大神通可以转变物质世界。但是转变了,那个境界是假的了,偶然一用哦!不会长时间转变的。为什么如此?佛菩萨也不肯变、你转变不了。众生定业处。定业没有完,你不能逆转它;逆转以后

7、,它可以用所以讲到这里,我们首先另外讲别家一个故事,道家,能够看道家书是那么叙吕真人、吕纯阳,自在公司这个老板是拜他的,拜吕纯阳。吕纯阳当年学道(道家的故事) ,碰到他的老师叫钟离权,道家有一定条件,道家分几种神仙,分五等,不管哪一等,那么至少修道的人,这个“三千功德,八百行圆” ,要三千、八百的善事做了。什么叫善事?救了人家,要死的人你救他活转来,这一件只算一件善事。还不是说我拿两个钱做一下功德,然后啊端饭给人家吃,自己沾沾自喜以为做了好事那个小之又小,应该做嘛!那个小善慢慢累积起来变成大善。大善是这样,比如拿一个生命做标准。等于说,大好事做三千、八百件了,才可以学仙。那么吕纯阳跟这个钟离权

8、一拜了老师以后啊,什么善事也没有做啊,他是联3考没有考取,正在那里做梦的时候就遇上这个老师钟离权黄粱一梦。那么钟离权要传他一个点石成金,这个法术,因为你要修道,基本的要做善事,做善事没有钱,怎么办呢?他要传一个点石成金,指头一点这个东西就变成黄金了,拿这个黄金可以去做善事。这个吕纯阳就问:师父啊!这个法术这么一点就变成黄金了,这可见是神通变出来的。这个黄金啊,能够流传多少年?物质上的黄金永远是黄金啊, (但)这是神通变出来的。这个钟离权告诉他:五百年。五百年以后这一块黄金还会变,如果是泥巴变的,还是变成泥巴。吕纯阳说:算了,这个我不学了!他说你不想学啊?他说:那不是做善事,做坏事啊!这块黄金把

9、它变了救了一个人,五百年以后那会害了别人。这个不学了!“好!”钟离权一听, “你行了!你就在这一念之间可以修道了!”就是这一念。所以,虽然是道家还有神通那个公案、这一件故事,我们自己研究研究看?所以一切唯心。至于做人、处事、修道,都一样。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置,自己智慧的检查能到这样仔细。所以我们有时候所谓“愚夫” ,这个人称为愚夫没有得道的人,自己认为够聪明这件好事做的结果,它的后果贻害另外一个空间的人、贻害另外一个时间的人,这是不可以。这个要注意!这是又顺便附带额外一个故事。但是,回转来就讲, “境若实有,如何可变?”就是说你所以要知道,物质世界全是外境,从表面上看是外境,并不是真实。是可以转

10、变的。所以心风得自在者,可以转变这些境界。虽然如此,这是神通,神通也是幻境,不是真实。所以我们佛的弟子神通最大的目连尊者,目连尊者他要死的时候,他自己有神通嘛,马上就逃到地狱里头去。不行,感觉到还是躲不掉;升天,还是躲不掉;躲到世界的边缘处二铁围山,铁围山就是世界边缘的一个地区,非常艰苦,都是矿,矿藏的中间里头去了,还是跑不掉。躲得了但躲不了死,最后真死去,神通最大,无法躲开无常,一切法无常一样要变去,最后还是躲不掉。所以神通皆是幻化。但是有这个事没有?有这个事,神通是有,叫做“心风自在” 。这是第一个。第二个, “随观察者智转智” ,这个“观察”不是我们现在国际上政治观察员、经济观察员的观察

11、,就是讲修持或修定的人,所以唯识学很少用“定”啊、 “功夫”啊这些名词;它多用观待道理,用智慧、逻辑的,配合思想的观念告诉你。什么叫入定、得定?这一种不用心,你看什么都不用心?以为打坐这个就是道、这个是定,这是错误的。不会有成就的。随便就成就的?!不过呢,可以活长一点,身体上病少一点,那还做得到。那是什么道理呢?那么假设你没得什么思想、打坐也不用心,也可以长寿一点点、可以聪明一4点点,那是什么道理呢?那很简单嘛!那是你在休息。一个人多休息总有好处的啊!不是定境界。所以许多修道的朋友要搞清楚,你觉得身体好啊、我还得了一点利益呀。是啊!因为你是在休息嘛。吃饱了饭没有事情,你的福气嘛!天下太平,或者

12、上有父母养你,下有儿女养你,你坐在那里号称“修道” ,这样一天天在那里偷懒,那当然好一点了。不是道的进步。所谓修持的用心,心的作用是“观” ,止观是一个方法。止以后,止中自然有观。这是什么道理?我们的本心、心境界自然有这个功能。我们举个例子啊,我们去看展览会、去看画,看到这个一幅画,感到吸引你:嘿!好!真好看!这么好!这个心是专一很,你看看我们这个时候有两个作用,还在观呢:“好!真好!” “哎呀,嘿!这里有个缺点!”马上观察出来。对不对?是止中心理的作用,止中就有观。要把普通这个心理状况了解了,修持时应该用什么功夫,如何叫做入定?所以定止观的成就就是慧。所以, “随观察者” ,就是讲修定的人,

13、在定中在观察自己心行、心念的起动,明白了、观察了得“智” ,明白了经验、关键在哪里,然后“转智” ,把妄想心念转成大彻大悟的般若、菩提。那么这个智慧、这个能力是讲什么?“谓得胜定修法观者,随观一境,众相现前。 ”就是说, “谓”是“讲” , “得胜定者” ,真正得到入定的人、得到定境界,定境界为什么加一个字:“胜”定?胜过的,不是凡夫定。凡夫定,譬如我们傻里傻气地坐着,也叫做打坐、也叫做学佛,或者有些人手在这里啊,又翘啊,或者各种花样念个咒子啊,找人花了几千块钱买一个咒子啊,在那里“吽啊吽啊”念了半天叫作超出境想定,这个印度方法,或者是有许多人弄一个什么东西啊在那里玩,非胜定的境界,这是休息。

14、练习,做方法静虑、心的的变动的状况走入止的状况,才是定。得了定、得到胜定、智慧的成就,这种人,修这一种方法的人,都会得胜定。 “修法观者” ,修这一种方法而得到止观成就的人,那他是什么呢?“随观一境,众相现前。 ”注意哦,定就不一定打坐哦!站在那里好自在,只要心念一静,观想一个境界,境界就出来。譬如我们讲,大家最熟悉的,讲一个例子,你们很多同学念阿弥陀经 ,看过弥陀经 ,也不管所讨论那弥陀经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不是那个样子不管了,暂时不管。我们要把弥陀经上所描写极乐世界什么玻璃为地、七宝行树,树上有些鸟啊都在念佛、念法、念僧,总而言之,把极乐世界的那个环境音响的作用、色相的作用都描写出来了

15、,然后什么七宝池、八功德水啊,管他七七八八的也好,很多很多,你念完了,这一本经都背来了、都了解了,你是不是这样叫做一念之间,极乐世界的假想的构象,是不是一念之间呈现出来?做到没有?做不到,念佛的人晓得。去极乐世界上的人受持,是佛愿。你那么要光“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是六5个字啊,我们念的时候六个,等于点头一样六点: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间接性的,不是一念专一呦!所以无量寿经告诉你,一念之间要观起来,要观,你观不观得起来?有些所谓修密宗的人,你比如像是黄教,像达赖、班禅他们的祖师法门,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如来、文殊菩萨的化身,九个头、三只眼睛、两个脚,口上“噢阿哄”十八只手,每个

16、手上拿着东西,膀子上挂着东西,多得很呐!三十六只脚,每只脚下面都趴着两个东西,乱七八糟那么多哇!一念之间,所以叫修法本、修密宗,叫做一刹那之间你就能观好,能做到吧?一般人说哎呀这个也学密、那个也学密,真是学密?!。观三十六只脚、十八只手,大概想了半天那个手啊,想了这里就忘记了脚了,想他的鼻子忘记了耳朵了,呵!怎么办?所以没有得正定的关系。得正定境界是“随观一境” ,他说一念得定境者,这观相成就, “众相现前” 。真的一样整个呈现了;假设观极乐世界。那个极乐世界立刻反映出,就在一念,自己好像人就在极乐世界那个环境里。不要说这个,我说这个稀奇,大家很稀罕。现在诸位十一楼,尤其我们这里老菩萨们、新的菩萨,诸位菩萨,常常就坐在这个位置,这回想观这个环境,人也还是坐在那个位置,旁边有老王啊、老李啊、张居士啊、李居士啊,你观得起来吗?你现在眼睛闭着你看看,自己眼睛前后左右这个环境你观得起来吗?观不起来。你们老用功、年轻人,就坐在这里,那环境就摆在这里,我眼睛这样一闭,前面那个袁老居士、什么老居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