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6270751 上传时间:2017-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使得全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维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第一章 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一节 生态功能区划指导思想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全市域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规划与生态经济规划的基础。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增强生态

2、环境支撑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形成演化规律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指导,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指导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第二节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主导功能原则:生态功能的确定以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功能为主。在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域,以生态调节功能优先;在具有多种生态调节功能的地域,以主导调节功能优先。区域相关性原则:在区划过程中,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根据保障区域、流域与全市生态安全的要求,分析和确定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综合、协调原则:生

3、态功能区划是一项综合、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进行区划时,必须用综合性、系统性、多层面的复合指标,全面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区域单位整体特征,视其相似和差异程度来划分区域、确定界线,以正确地反映区域分异情况;生态功能区划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区划、城镇体系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有关区划、规划相衔接。遵循自然规律原则:在充分考虑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划分依据,并保证各生态功能区的功能独特性。管理适用性原则:当生态边界和行政区域的边界线相近,

4、在不影响上述分区原则的情况下,则以行政区域的边界为区划边界。既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兼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高层次决策的宏观指导,有利于政府综合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章 生态功能分区的依据和方案第一节 生态功能分区等级与划分依据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受胁迫的过程和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区划的理论基础是地表区域分异规律。一、分区等级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系统分四个等级。即:一级区生态区二级区生态亚区三级区生态功能区四级区生态功能亚区二、区划依据根据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5、的结果,朔州市全区属晋北山地丘陵盆地温带半干旱草原生态区,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朔州市生态功能四级区划:一级区、二级区和三级区划分,均以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分区结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行政界限的完整性及便于管理的原则,并根据朔州市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划分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指标为依据,在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基础上,划分出四级区。第二节 生态功能区划系统方案根据上述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分区依据,在分析朔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特征,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综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多

6、种模型与方法,实现了指标体系各指标因子的数据收集和信息提取,形成了定量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形状的研究成果;并对土地、植被、水土流失等主要因子进行了遥感分析和 GIS 空间分析。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共分为 1 个一级生态区、3 个生态亚区、11 个生态功能亚区。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晋北山地丘陵盆地温带半干旱草原生态区 朔州西部及北部山地丘陵灌木草原生态亚区A 右玉平台地风沙控制与林牧业生态功能区A-1 沧头河河谷农牧业生态功能亚区A-2 右玉山地丘陵风沙控制与林牧业生态功能亚区B 黑驼山山地丘陵生态畜牧业与林业生态功能区B-1 黑驼山北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B-2 黑驼山南部生

7、态畜牧业与林业生态功能亚区C 洪涛山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C-1 洪涛山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及林牧业生态功能亚区 朔州市山间盆地农牧业生态亚区A 朔州盆地东部平原农牧业生态功能区A-1 桑干河水源地保护与农牧业生态功能亚区A-2 桑干河两岸农业与林果业及人文景观生态功能亚区B 朔平台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及农牧业生态功能区B-1 平鲁台地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亚区B-2 朔城区工业与农牧业生态功能亚区 朔州市东部及南部山地丘陵森林草原生态亚区A 恒山北缘山地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生态功能区A-1 紫金山和应县南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亚区A-2 山阴县南部和怀仁县东南部山地丘陵水土保

8、持和育林生态功能亚区第三章 生态功能区的主要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朔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 1 个生态区、3 个生态亚区、6 个生态功能区和 11 个生态功能亚区。依据区域主导生态功能,11 个生态功能亚区可归属为 5 类生态亚区。其中:水土保持和风沙控制生态功能亚区类型 2 个,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亚区类型 2 个,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生态功能亚区类型 2 个,农林牧业生产类型为主的生态功能亚区类型有 4 个,城市发展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亚区类型 1 个。一、水土保持和风沙控制类型生态功能亚区该类型生态功能亚区 2 个,即:右玉山地丘陵风沙控制与林牧业生态功能亚区

9、和山阴县南部和怀仁县东南部山地丘陵水土保持和育林生态功能亚区。其主要保障措施和发展方向是:1、因地制宜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要以水土流失控制为主导,以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恢复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为中心,建设良性、高效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为宗旨,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加快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工作,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要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手段,以小流域治理为模式,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沟、坡,梁、峁综合治理,加速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陡坡,特别是 25 度以上坡耕地还林、还草工程

10、,实行草、灌、乔相结合,完成“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任务。3、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农林牧结构调整,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以林牧业为主,兼顾农业作为调整思路,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基地,以果、枣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园地,晋西北高寒农产品杂粮基地,培育特色农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支持产业。4、搞好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淤地坝建设,切实搞好以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水、保土、保肥,扭转耕作粗放和广种薄收的种植习惯,因地制宜的布局作物种类,推广抗旱、耐寒优良品种及早作农业技术,改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加工系列产品,走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路子。5、强化水土保持执法行为,认真

1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止各种破坏水上资源、地貌和植被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引黄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草场封育轮牧、生态修复、大面积保护等措施;强化水土保持的社会化管理,坚决禁止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活动,有效地避免人为破坏,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贯彻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靠社会和企业的力量,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6、矿产开采与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依法关闭破坏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点,制止乱采滥挖、无证开采行为。按照可持续发

12、展要求,矿产开采与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加强对废弃物和采煤、采矿沉陷区的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行生态恢复。7、水土流失地区,山洪泥石流活动频繁:草场鼠害猖獗,严防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二、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恢复类型生态功能亚区该类型生态功能亚区 2 个,即:洪涛山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及林牧业生态功能亚区和平鲁台地煤炭开发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亚区。其主要保障措施和发展方向是:l、发挥本地煤电能源优势,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焦炭企业集团,兼并、重组、改造中小煤矿和焦炭企业,实施资源整合,煤、气、电、油等各类能源共同发

13、展,提高产业集中度,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建设环保型绿色矿山和企业,提高煤炭综合利用与附加值,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点和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小煤矿,制止乱采滥挖、无证开采行为:严格执行新建矿山采矿许可证审批制度。新建矿山要认真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程序。要按照“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淮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 3、采矿业要节能和洁净化生产并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回收率,减轻环境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强对废弃物

14、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实行严格的采空区生态恢复和治理措施,减轻煤炭工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4、根据本生态功能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工程,生产特色农产品,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拉长产业链条,提质、增量、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类型生态功能亚区该类型生态功能亚区共有 2 个,即:黑驼山北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和紫金山和应县南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亚区。其主要保障措施和发展方向是:l、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林草植被覆盖率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

15、要因素。因此,要严加保护丰富的森林、灌丛、草场植被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效益,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森林、灌丛、草场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要切实保护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特种用途林,以及自然保护区等,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和地表径流滞蓄能力。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地域、土地类型等条件,对草地、灌丛、林地、统筹规划,建设用材林基地、自然保护区、旅游区、重要水源区和农业经济开发区,以及植物繁殖园和天然植物库。3、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水平。继续在生态地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区域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完善自然

16、保护区网络体系;加快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和保护手段,全面提升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开矿、采石、挖沙、砍伐、放牧、狩猎等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活动,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进行旅游开发;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引入,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加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效保护,在此基础上,适度有序、科学合理地发展生态旅游,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综合开发,提高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多功能价值。综合开发资源,要坚持保护优先,持续利用的原则。林业资源开发,要实施合理,有序采伐和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协调,建立林工、副、贸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产业结构。严禁乱采伐、过度采伐破坏森林资源;发展牧业,要坚持保护优先,以草定畜,或实行草场禁牧期和轮牧制度,防止超载放牧;适度采集和引种、栽培相结合、合理开发野生经济和药用植物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种养加、农工贸相配套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