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200862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 B 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 B最近阅读了蔡林森在永威的系列文章,可以说受益良多,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文中深入浅出的把他治学、为人的理念充分的表现出来,可以说也是给我们这些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其中,给我映像最深的是他所推崇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本身是一名英语老师,以前每一学期结束,英语讲学稿整理起来厚厚一叠,看起来蛮有成就感的,而且学生成绩也不错,但总是发觉难以达到我想要的那种程度,学生的总体成绩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总是很吃力。读了蔡林森的故事,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心中一直的纠结所在讲学稿。 首先,不可否认,讲学稿是老师很好的“法宝”。但

2、以前我们总是习惯各自忙各自的,心得体会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老师之间所谓的相互借鉴,其实更多的是形式而已。如果我们能够落实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人人参与的模式构建课堂教学的全部,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很好的机会,当各自上完课之后,发现问题再及时沟通,以备下节课改进。 全全由老师自己设计好的,应该预留一部分空间,由学生来设计。学生先通过自学,自己去思考课本的问题,老师则负责把学生集中的难题有重点的记录在自己的讲学稿中,随时为讲学稿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老师交起来不会觉得枯燥,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觉得单调。课堂的气氛也变的活跃了,真正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 尤其重

3、要的一点是讲学稿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等待老师教”,变成“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习惯,学生从自学预习中自得到了对知识的强化。这也一举改变以往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蔡林森提倡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当堂训练。在讲学稿中安排一些难度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如同他在文中所言的“看一看(学生看例题)、做一做(学生仿例题,做习题)、议一议(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归纳)、练一练(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习题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当堂知识。 从蔡林森的事迹可看出,他对老师是极为严格要求的。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功夫。只有老师的功夫扎实了,学生学到的东西才可能扎实。看着我手中的讲学稿,我深知它的分量,讲学稿没有谁的是最好,只有谁比谁的更优秀,更贴合学生的实际。 我会向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努力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