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614545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 5考试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选择题部分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原创)右图所示为春运期间, “百度迁徙”统计出的最热线路图相关省份,这些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则关于不同省份之间人口迁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延缓了京、浙、粤的老龄化进程;加强了皖、赣、豫与其他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加剧了皖、赣、豫的人地矛盾;增大了沪、浙、粤的交通、环境压力A. B.C. D.【答案】C【解析】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效信息读取和知识应用能力。人口迁移需就迁入地和迁出地利弊评价。选 C。

2、2 (原创)右图中四条曲线表示了我国东部某省份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以及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 c 曲线表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由图可知( )A.b 曲线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C.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为明显D.该省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自 1978 年开始呈持续下降趋势【答案】A【解析】 考查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统计图判读能力。统计图表示我国东部某省自改革开放(1978 年)以来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图,c 表示第三次比重变化在不断上升 2008 年达到 40左右,那 a;一定是第二产业(在 50 左右)稳定发展;d 为第一产业,比重在下降;b

3、 就为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城市化在加速发展,不断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 1264 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 2015 年形成 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完成 34 题。3 (原创)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 “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C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答案】A【解析】考查我国陆地径向自然带分布、 知识应用能力。

4、参照秦淮线以北从我国新疆内陆到沿海自然分布回答。4 (原创)关于新疆建设能源基地,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外输送的是以太阳能、风能、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B有效缓解了新疆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减轻了当地的大气污染程度C使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就业机会 D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答案】A【解析】考查区域经济联系、知识应用能力。参照西电东送、结合西部新疆能源结构来回答。5 (原创) “台田”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耕作模式,是指在低洼处挖土成塘,堆土成基(台田) ,提高了耕地高度,变相降低了地下水位(见右图) 。这种耕作模式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面临的生态问

5、题( )A海水倒灌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沙化 D水资源短缺【答案】B【解析】考查环境生态问题、成因示意图信息读取、分析能力。我国黄淮海平原的台田因“提高了耕地高度,变相降低了地下水位” ,就有效防止水分蒸发而导致土壤盐碱化生态问题。6 (原创)右图表示某一区域内一天内草地和裸地温度的变化,从图中可知( )A一天内草地和裸地温度变化与气温的变化趋势相一致B草地温度出现极值的时间比裸地早C裸地的昼夜温差比草地小D近地面的风白天从草地吹向裸地,晚上从裸地吹向草地【答案】D【解析】考查热力环流、 统计图判读能力。右图为一天内草地和裸地间的温度变化,大约 618时的白天两地地温高,由于裸地的热容量更小,

6、其地温更高是热源热低压,而草地相对为冷高压,近地面风从草地吹向裸地。晚上正相反。(根据 2014 年上海虹口一模 40 题改编)新西兰南岛小镇特卡波,位于南阿尔卑斯山东麓,濒临冰川湖泊,特卡波人从 1981 年就开始减少使用灯光,科学管理灯光照明。夜晚能看到布满星星的美丽夜空。2012 年 6 月,该镇通过认证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 。回答第 7-8题。7图中甲处是新西兰著名的峡湾国家公园,该地的峡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答案】A【解析】考查冰川外力作用、知识应用。 “峡湾”型海岸,是第四纪冰川侵蚀所形成的槽谷,被海水侵入而成的水深而港湾狭

7、长的海岸,称为峡湾型海岸。挪威海岸与新西兰南部海岸就是峡湾海岸。 挪威峡湾像大树一样,有无数个峡湾支流,但主要峡湾有四个。四个峡湾的规模都各不相同。其中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 204 公里,深度达1,308 米。纳勒尔峡湾,意思是狭窄的峡湾,是松恩峡湾的分支。正如峡湾的名称,纳勒尔峡湾是世界上最狭窄的峡湾,最窄处仅 250 米。纳勒尔峡湾已被列为世界遗产。8.特卡波小镇成为“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原因不包括( )A.位于中纬度西风带的背风坡,晴天多,能见度好B.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大气污染少C.科学的灯光管理,光污染少D.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答案】D【解析】考查大气状况、 信息

8、读取与分析能力。9 (根据 2014 年成都市一模 14 题改编)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分布图,判断图中 M 的数值及影响因素是( )A4500,地形 B3500,天气状况C4500,天气状况 D3500,地形【答案】B【解析】考查太阳辐射能影响因素、读图能力。10 (原创)在纽约飞往夏威夷的航线上,在人们可看到在美国西部地区地面农田有很多“饼型图案” (见右图) ,这些圆圈有些直径可达 1.6公里,面积约为 2 平方公里。美国农田采用机械化施工,灌溉用的是大型旋转喷灌系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由于受到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 B该地区地形平坦开阔

9、,农业发达C这种农田设置方式会加剧当地的土壤盐碱化D这种农田设置方式适应了农业的机械化灌溉,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答案】D【解析】 考查美国农业、信息读取、分析能力。11 (原创)下图是 6 月 22 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图,X 的取值范围是( )A0-90 B23.5-90C23.5-66.5 D0-66.5【答案】C【解析】考查地球运动、地理计算能力。非选择题部分36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30 分)材料一:图 1 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材料二:B 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 70 年而获得“黑金之都”之称,20 世纪 30 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

10、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如今,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材料三:据统计,巴西目前甘蔗播种面积达 650 多万公顷,全国有 300 多家甘蔗加工厂,其乙醇年产量已接近 300 亿升;同时巴西政府重视发展生物能源,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科技和能源政策。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 13.6%,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只有 6%,而巴西已经超过 40%,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图中 A、B 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 A、B 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12 分)2.分析 B 地衰落的原因并说出其

11、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 (8 分)3.分析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条件,以及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意义?(10 分)37.(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26 分)材料一:图 1 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地形图;图 2 为重庆五大功能区规划图(图中数字为2012 年城镇化水平) 。图 3 为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较; 材料二:有人用“身在城市,脚在农村” 、 “身在城市,心系乡村”来形容我国现在的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有人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

12、水平。材料三: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重庆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明确提出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见图 2) 。1.评价重庆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8 分)2. 根据材料,从地理角度解释“身在城市,脚在农村” 、 “身在城市,心系乡村” ;重庆在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10 分)3.渝东北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市把该地区未来发展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在生态涵养中实现经济发展,重庆应采取哪些措施?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何影响?(8 分)2014 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部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C A

13、 A A B D A D B D C非选择题部分36(1) (共 12 分)相同点:A 、B 两地终年高温,降水充足;(2 分)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 分)不同点:B 地年降水总量大于 A 地;(2 分)降水季节分配 A 地大于 B 地;(2 分)A 地位于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安第斯山的迎风坡,每年 7-9 月份,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伸入平原内部,在亚马孙河上游受地形抬升而形成地形雨;(2 分)而 B 地位于亚马孙河中游地区,地势低平。 (2 分)(2) (共 8 分)衰落的原因:产业结构单一;(2 分)东南亚橡胶的冲击。 (2 分)优势条件:政策扶持(

14、唯一的经济特区) ;(2 分)地价低(地广人稀) (2 分)(3) (共 10 分)优势条件:原料丰富;(2 分)政策支持;(2 分)意义: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2 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温室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2 分)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2 分)37.(1) (共 8 分)有利条件:位于河流交汇处;(2 分)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2 分)为直辖市行政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2 分)不利条件: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不便。 (2 分)(2) (共 10 分) “身在城市,脚在农村”说明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向

15、城市转移,而户口仍在农村,仍保留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 分)“身在城市,心系乡村”说明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问题突出,城市环境日益下降,使得城市的居民向往在乡村居住。 (2 分)措施:打造城市群主体形态,构建以都市功能核心区为主,周边县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格局;(2 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实现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 分)缩小区域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 (2 分)(3) (共 8 分)发展长江三峡特色旅游经济;(2 分)发展农产品特色经济;(2 分)影响:有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2 分)保护长江中下游水质。 (2 分)命题思路1.依据:命题以新课程标准 、 教学指导意见和2014 年考试说明为指导,贯彻能力立意方针,着力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2.题组设置:参照高考,共设置 11 道选择题和 2 道非选择题。减少选择题题组的数量,分散考查的知识点,以更好的反映学生对地理主干知识的掌握水平,减少考试的偶然性。3.试卷难度:总体难度预计在 0.70 左右,且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知识点分布细目表题型 题号 知识点考查 能力考查 难度预测1 人口迁移的影响 信息读取,知识应用 0.702 产业结构的变化 统计图判读能力 0.703 陆地自然带 知识应用 0.7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