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133952 上传时间:2017-12-2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学教学参考 专题论板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学区(743000)李玉林 生物学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 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交流合作,互动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 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知 识、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等都是外部因素,内外因素要 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以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

2、主体的教学关系。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是使教 与学能正确结合的桥梁。教师教学中通过启发讨论,使 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 解决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的课堂教学里中,我 是这样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在讲解完造成环境 污染的几种类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校有无环境污 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有。”让他们举例说明,学生纷 纷举手,有说“水污染”,有说“固体废弃物污染”,接着我 又问:“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发言更加踊 跃。在一一纠正和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后,我让学生想出 整治学校环境污染的办法,使校同变得更美,更整洁。 学生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思维,“植树造林”、“设立禁炯标

3、 志”、“设立禁烟区”、“不准乱扔废物,要自带塑料袋装废 物”等,答案真是丰富多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巾, 应注意关注生物学发展的新信息、新动态,收集相关的 资料,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 心未来。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环保,寻求消除环境污 染的方法。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又提出了环保热点话题 供学生讨论。例如,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白色污染、赤潮 等,这些话题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也提 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体地位 从教学的过程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来看,处于主体 地位的只能是学生,学生决定着学,影响着教。机械记 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4、。要使教学取得高 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教有机地 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 要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 趣人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营造一定的心理氛围。第 堂生物课应像一出优秀的戏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 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应用形象生动、妙 趣横生的激励语言开课,对绪论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补 充,主要讲述当代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给学生以形 象的启迪。如仿生学、基因工程、生物导弹、器官移植、 118 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1。4总第47期 试管婴儿、转基因食品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科 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意识 到生物学

5、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其次,向学生介绍我国科 学工作者在生物学领域中取得的飞速发展与重大成就, 给学生以切身的激励。如克隆大熊猫胚胎的成功、杂交 水稻的培育等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励学 生学好生物,为国家、人类做出贡献。 三、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恰当地正确地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 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增强自信心。在“观察小肠绒毛”实验中,我采用了探究 式的教学法。该实验通常采用的材料是猪的小肠,但在 实验时很难看到清晰的小肠绒毛。因此,我要求学生对 实验作一些改进,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有学生想到小 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在

6、温度高时要舒张,他 提出建议:用热水浸泡小肠。很烫的沸水行不行呢?试 验后确定不行。改用温水浸泡34分钟后,取出观察。 这时一条条突起的小肠绒毛随水摆动,清晰可见。这种 探究式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 四、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人翁感 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 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 思维。要想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思维情 境,启迪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在讲述食物的消化和营 养物质的吸收一节中介绍胃时,我是由结构到功能进 行介绍。而讲解小肠时,我先讲解小肠的功能消化 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这样 一个问题:小肠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 所7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 力,才能培养m大批富有责任感,积极参与决策的创新 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 话r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S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廖银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