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128915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卷第2期 2010年4月 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I)ONG IVIEDICAL COLLEGE Vo128 No2 Apr2010 161 充氨基酸及相应的酮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积极纠正电解质 紊乱、水钠潴留、酸中毒;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补铁纠正贫血。由 于大多数RLS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而铁是多 巴胺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的重要协同因子。体内铁缺乏 程度与RLS严重程度呈正比,王彤等H J认为通过对维持性透析 患者补充铁剂治疗,铁贮备量明显增高,与RLS评分明显下降 一致。安书强 5采用透析末给予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00mg静 脉注射治疗,血清铁达到正

2、常水平,疗效肯定。另外,治疗期间 应予以相应的支持治疗,保持优质蛋白饮食,少食高胆固醇、高 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再者,治疗过程中应严 格无菌操作,确保各个管路的连接紧密,以防漏血和空气栓塞; 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如有过敏反应, 必要时可在治疗前静脉注射510 nag地塞米松。透析过程中 还就应注意观察肝素的抗凝情况、静脉压的变化和灌流器内血 液颜色,若颜色逐渐加深,体外循环管道阻力增大,静脉压和跨 膜压增高较快,表明存有凝血风险,应遵医嘱及时给予追加肝 素。 参考文献 1Winkelman JW,CheowGM,Lazarus J MR tlesslegs

3、 syndrome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lJAm J Kidney肼s,1996,28:372378 2赵景礼高压氧治疗不安腿综合征18例JIl1华理疗杂志,1999, 22:200 3许兰兰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宁腿综合征3O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07,16(25):36843685 4王彤,涂阳斜,阎卿等右旋糖酐铁治疗24例长期透析患者不安腿综 合征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1):43 5安书强,贾晓娟,史长生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不安腿综合征22例治 疗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3):3031 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陈

4、桂良 (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摘要: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lLS)合并心理应激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随 机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疗程2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程度,并通过心理科会诊医师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 (HAMD)进行心理应激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的持续时问、排便次数均明显减少,HAMA及HAMD 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以观察组减少或下降得更为显著(P3次、粪便呈稀水样、伴有或不伴有排便不尽感(此3项符合l 项即

5、可),药物等因素引起腹泻者除外。(2)合并情绪紧张、焦 收稿日期:20091126;修订日期:20100308 作者简介:陈桂良(1977一),男,学士,主治医师。 虑、抑郁或(和)失眠等精神心理症状,并经心理科会诊为心理应 激状态。根据以上条件,最后有6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 两组:观察组男、女各l6例,平均年龄(378123)岁;对照组 男l8例、女l2例,平均年龄(393148)岁。两组的性别构 成、年龄、病情及病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此项研究前2周起及观察期间要求患者停服其他消化 系统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及抗抑郁药物等,且要求患者不改变 饮食和生活习惯。

6、观察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Pinavefium Bromide,得舒特,苏威制药有限公司),每次50 mg,每天3次;同 时给予盐酸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济南富创医药科技 有限公司),每次1片(05 mg),每天2次。对照组单纯按上法 给予匹维溴铵片,疗程2周 。 13疗效观察 131消化系统症状嘱患者留意治疗期间腹痛、腹胀情况, 并记录以上症状的持续时间(以小时表示),因以上症状多呈阵 发性出现,故应记录每次持续的时问,叠加后作为每日的症状 出现时间,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腹泻的程度用每天排便次 162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8卷 数表示。治疗期间每3d记录以上症状的相关情况。

7、嘱患者按 此法回忆并记录治疗前3周上述症状持续时问(至少有2次治 疗前记录,并取平均值)。 132心理应激治疗前后由同一心理科会诊医师用汉密尔 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14分可明 确焦虑的存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分 (l7分可明确抑郁情绪的存在)-4 J。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 合条件者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用两独立样 本t检验比较治疗后的组间差异。用统计软件包SPSS150进 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的持续时间、排便次数均明显 减少

8、,且以观察组减少得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 的HAMA均在l5分以上,HAMD在l7分以上,说明患者存在 明显焦虑及抑郁情绪;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心情低落、压 抑、睡眠障碍等心理应激状态有所缓解,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 组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以观察组下降 得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l。 3讨论 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神经质等 心理应激状态,其发作和加重往往与精神心理因素有明显关 系5_。有学者认为,腹泻往往是IBS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其 所占的主诉比例高于便秘引。腹泻患者往往因为大便次数的 增加、粪便性状的改变,加上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9、,因而加重心 理负担、加剧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状态的恶化【7J。故笔者认 为,腹泻型IBS合并心理应激患者除生物治疗外更应注重心理 因素的治疗,因而肠道解痉剂应与抗焦虑药联合使用。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及心理应激评分的比较 (x J 同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心理应激方面,尽管单纯使用胃肠道解痉剂匹溴维铵的对 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后 两项心理应激症状的改善情况不如加用黛力新的观察组患者 明显。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方面,尽管两组均使用匹溴维铵, 但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累积持续时间及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 组,说明黛力新与匹

10、溴维铵具有协同效应,即观察组的疗效优 于对照组。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1)部分IBS患者以心理应 激等精神因素为主要病因(经心理科医师会诊分析该类患者约 占本研究病例的33),消化系统症状仅为机体对应激的超常 反应。这种情况通过使用抗焦虑剂黛力新可直接改善焦虑、抑 郁情绪,消化系统症状因而得到自然缓解,即“由因及果”;(2)另 一部分IBS患者并不以上述的精神因素为主要病因(可能以胃 肠动力异常为主,约占本研究的52),但心理应激可以加重消 化系统症状,此时加用黛力新仍可发挥阻断恶性循环的作用, 即“由果及因”。故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在没有禁忌证情况下, IBS患者若合并心理应激状态,均应考

11、虑使用抗焦虑剂。 本研究通过联用胃肠道解痉剂匹溴维铵及抗焦虑剂黛力 新治疗腹泻型IBS的疗效优于单用匹溴维铵,可在临床上参考 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26428 2Moayyedi P,F0rdAC,TalleyN J,et a1The efficacyof probioticsin the therap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 systematic reviewJGut, 2008,17(12):13 3赖卫困,邱荣锋,刘天辉匹维溴铵联合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肠易激综 合征的疗效J上海医学,2009,

12、32(2):149150 4黄海滨,方苗,陈维婵,等小剂量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 综合征J中原医刊,2006,33(13):1617 5Seres G,Kovdcs Z,Kovdcs A,et a1Different associations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with pain,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 gies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inflamntory bowel dimmerJJ Clin Psychol Med Settings,2008,15(4):287295 6付朝伟,徐飚,陈维清,等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 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3):151 154 7】谢秀文,黄雪云,钟水红,等心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防御 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4):416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