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100313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56255 上传时间:2017-12-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心理学100313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健康心理学100313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健康心理学100313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健康心理学100313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健康心理学100313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学1003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100313(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2010年春季班,师资简介,基础心理学王笃明讲师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刘泽文副教授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验技能牛玉柏副教授变态心理学姜乾金教授心理测量学洪芳讲师心理咨询技能、心理诊断技能骆宏副教授,健康心理学 Health Psychology,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 刘泽文E-mail: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1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许又新),体验标准个人的主观体验和

2、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指的是症状持续的时间)。,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郭念锋 ),周期节律性好 社会交往充分与和谐 暗示性低、意志力强心理健康 意识清晰、注意力集中、稳定、合理分配 心理活动能力强、抵抗急性精神刺激能力强 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抵抗慢性精神刺激能力强 心理康复能力强、创伤刺激后恢复到往常水平快 自信心适度,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 心理自控力强,情绪自

3、控、情感表达、思维方向环境适应能力好,工作或生活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很快地适应,3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心理异常:是指由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时标明和讨论“有精神障碍”或“没有精神障碍”等问题的一对范畴。健康和不健康统统包含在正常的范畴内,不健康不是有病。,心理咨询与精神病学,对于是否有精神障碍,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精神病学的目的是为了鉴别出有精神障碍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进行治疗。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仅仅是心理健康的人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但没有精神障

4、碍的人。,心理问题的划分标准,总分为3,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4-5分为可疑神经症; 总分不小于6,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界定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测量工具:SCL-90、SAS、SDS、MMPI等。,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关于健康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十八个分支;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研究的工作和领域主要在实际应用方面,健康心理学使用心理学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端正生活方式,除去种种不良生活习性,

5、如吸烟、大量饮酒、不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关于健康心理学,工作领域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如:哪些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可以引发躯体疾病,哪些心理活动有利于疾病的预防、转归、康复等等;心身医学研究侧重于心身疾病本身的诊断和治疗。,关于健康心理学,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情绪低落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精神偏离日常状态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阅

6、读内容),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刺激的性质);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持续时间);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反应强度);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是否泛化)。,严重心理问题,由相

7、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方面的人格缺陷。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短暂失去理性,不能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干预得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反应对象泛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如果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一年之内,求助者的社会功能严重缺损,应作为可疑神经症患者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提出会诊和转诊。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压力与健康,压力的定义是个体“察觉”内外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

8、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压力的来源心理压力源是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及/或生理反应的刺激或情绪。,A类型行为模式表演性人格抑郁性人格焦虑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精神因素,缺乏相互独立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因素,心理压力的来源,角色模糊人际压力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家庭与工作技术压力,工作因素,社会因素,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个性的发展,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自然灾害,环境因素,压力的中介系统,认知系统察觉或认知评价社会支持系统感受到的支持、实际的支持、支持的利用生物调节系统心理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理神经免疫系统,压力导致身心疾病的理论,压力-素质理论,临床后果,反应心理反应躯体反应社会行为反应疾病压力状态下,可产生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急性与延迟性压力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导致传染病、肿瘤的易感性。,心理健康18式,1、要有目标和追求,2、经常保持微笑,3、学会分享,4、乐于助人,5、保持童心,6、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7、保持幽默,8、处乱不惊,9、学会宽恕别人,10、要有几个朋友,11、学会合作,12、有点男欢女爱,13、要有自信,14、保证睡眠,15、偶尔放纵一下自己,16、上网散心,17、有胆有识,18、不要贪财,谢谢!,E-mai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