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40188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

2、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 基础知识: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

3、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基本技能: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

4、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9314;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教学措施:

5、(1)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 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计划兰陵镇仲村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习数学的

6、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三、教学进度1、图形的变换(4课时)2、因数与倍数(6 课时)(1) 、因数和倍数 2课时左右(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粉刷围墙 1 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 课时)(1) 、分数的意义 4 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7、(4)、约分 4课时左右( 5) 、通分 4 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 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课时左右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 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 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1) 、圆柱和圆锥: 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2)、正比例和反比例: 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

8、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3)、总复习: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

9、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运用简便算法对习题进行正确、灵活地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

10、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 本年

11、度班级学生有 52人,其中男生有27人,女生有 25人。从总体上看,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部分同学在学业上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例如: 有些题目反反复复的跟他讲解,他仍不明白或过后仍犯同样的错误。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

12、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3、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五、思想教育的总体设想在教学中,尽量创设数学活动的情景,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