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6026596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水族自治县 趣蹄 鏖圃圃 凰哲 李永皇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 亮山、雷公山腹地,盘踞都柳江上游,在长期的社 会发展中,水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 化,加之优美的自然风光景点星罗棋布,自成一 色,这些旅游优势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来说都是独 一无二的,但这些旅游资源大都还处于尚未开发 的“处女地”。近年来,三都县委、县政府按照贵州 南部综合旅游区的规划,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 与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以水 族文化为有效载体,通过举办“中国水族端节”和 “中国水族卯文化风情之旅”等大型文化节庆活 动,充分展示了独特的水族风情文化,初步形成了 三都特有的“原始、古朴、神

2、秘、奇秀”的旅游画卷, 并且旅游内涵丰富,反璞归真,回归自然,吸引了 广大游客的到来。通过开展节庆活动,有力地推动 了三都的旅游资源快捷地融入到全省乃至全国旅 游的大市场之中,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注入了 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勤 劳勇敢的水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水书是水族文化 的突出标志;奇特而神秘的“嘎杂”是水族原始崇 拜的向征;隆重热烈的端节、卯坡情人节与庄严的 祭礼、虔诚的祈祷、欢庆的庆典融为一体;依山傍 水、古朴典雅的“干栏式”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 序;工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

3、剪纸、服饰 和风昧独特的传统饮食,构成一幅优美的水族山 乡的风情画卷。水族生态文化整体协调、崇尚自 然、尊老爱幼,其精湛的水书、“干栏式”建筑艺 术,水歌文化艺术,水族生态博物馆以及水族古老 的民风民俗,在整个世界民族文化殿堂中,独树一 帜,具有保存好、品位高的特征,是一种先进的民 族文化,属于高层次旅游范畴。三都的森林覆盖率 达60,为贵州省重点林业区,素有“百里林海”之 乡的美称。境内山川景秀,地形群峦叠嶂,溪流交 错,丘陵起伏,岩溶千姿百态,构成了山、洞、水为 主要特色的自然景观。有浑然天成的“仙人桥”;曲 径通幽的“观音洞”;一泻三迭的“幽谷飞瀑”;通天 测地的“晴雨石”;玄机难解的“

4、产蛋石”;黑夜生辉 的“月亮树”;闻歌起舞的“风流草”;左冷右热的 “冷暖洞”;波澜壮阔的“百里林海”;恬静温馨的 20102 0 笏 勰瑙 匿E圈 “水乡夕照”;激流险滩的都柳江飘流;幽静的森林 度假村;沉睡千年无人知晓的尧人山国家森林公 园真山实水,风光宜人,是旅游观光采风创作 的理想之地。 (二)区位优势。北经丹寨至都匀接桂黔铁路 与重庆、昆明相连;东北部至凯里接湘黔铁路与北 京、上海相通;西至独山接黔桂铁路与南宁、广州、 深圳相通;南接荔波至丰寨接红茂铁路避开黔桂 铁路麻尾、南丹段大坡度运输瓶颈南下两广,或直 达荔波机场;东线经321国道线至榕江到黎平机 场,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5、两高”(快速铁路 和高速公路)建成后,三都区位优势更为明显。 (三)气候优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 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l48 172c【=,无霜期270300天,是旅游度假休闲之 地。 二、制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基础设施滞后。一是公路等级低。近年 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三都四个 出口的油路网落基本形成,虽然属于贵州南部综 合旅游区的优先发展部分,处在国际民族精品旅 游线(即“凯里一丹寨一三都一榕江一从江一黎 平”)的中间驿站,但由于公路等级低,很难形成 “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如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虽 毗邻321国道线,处在国际民族精品旅游线

6、,但 公园属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公路建设规模和资金 投入较大,公园内的九个景区只有较近的龙塘溪 景区、水上娱乐园、休闲度假区有一条新建公路 相通,其它的六个景区尚未修通公路,严重阻碍 了公园的开发力度和深度,进入公园人气不旺, 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旅游配套设施落后。 全县现有的宾馆、餐馆从数量、功能、设备到服务 质量都不能满足旅游接待的需求,同时缺乏与景 2 2 区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游客最基本的 需求。 (二)从事旅游活动人员素质低。从事民族文 化旅游活动的人员大部分是当地村民,村民们由 于受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程度低,大多 数的老年、妇女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甚至不会 说

7、汉话,与游客沟通难,加上近几年外出打工的青 壮年劳动力较多,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造 成了大量的年轻优秀民族艺术人才流失,影响民 族文化旅游的开发。 (三)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难。三都是全国唯一 的水族自治县,至今保留有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 特别是水族人民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水书”、“干栏 式”建筑和马尾绣工艺,在世界绝无仅有。随着民 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民族语言、民族服饰、建筑风格、民俗民风等受到 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不及时抢救将有逐步消失的 危险,从而失去了较高的旅游参观价值。 (四)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三都多方筹资加 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投入,但投入的资金非常有 限

8、,远远不能满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需求。要做 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业,必须对传统民居的修复, 古迹古物的重建,民族民问文化的挖掘整理,民间 文艺人才的培训,乡村生态环境的营造和观光农 业的发展等方面下工夫,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由于三都是新阶段国家重点扶贫县,财力困难,没 有配套资金,在民族文化旅游的投人上有限,很难 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业 (五)宣传力度不够。目前三都的旅游宣传推 介方式主要采取在重大节日前到部分地区宣传表 演和散发宣传单,或在一些小型报刊等媒体进行 推介,尚未在全国甚至海外展开强有力的外宣攻 势来系统推介,造成境内独特的旅游资源“养在深 闺人未识”,形不成民族文化旅游优势,开

9、发很难 上档次、树品牌、获效益。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三都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已进人一个关 键的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制定措施,狠抓落 实,实现三都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突破性进展,是实 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开发存在 的困难和问题。 (一)转变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旅 游环境 民族文化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和依赖性较强 的新兴产业,它涉及的地域和部门较多,要实现快 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 加强政府在优化发展环境、规划旅游资源、积极推 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吃、住、行、游、购、娱”各 要素协调发展以及提

10、升产业素质等方面的主导作 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民族文化旅游业 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 途径,县委、县政府应及时成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民族文化旅游业发 展的重大问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 想,树立新观念,创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 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全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业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作眼长远,搞好民族文化旅游的规划和 策划 规划能否高标准、严要求的制定,直接影响民 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当前应该做到:一是聘请高 水平的规划单位尽快制定三都民族文化旅游业发 展总体规划,加

11、快各主要景区的总规和控制性详 规的编制工作。二是站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高 医 茁圈鑫 度,选择资深专家对全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进行策 划、整合、包装,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和精品旅游线 路,推出一批消费能力强、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文 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市场 格局。三是建立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库,编制一批有 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争取对外引资开发。四是做旅 游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 为代价,更不能破坏民族文化的内涵,应制定相应 的措施,依法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 (三)立足资源,增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 游离开文化就缺少内涵,文化离开了旅

12、游就没有 平台。从现在的旅游业发展来看,作为旅游者,到 民族地方旅游,其普通的要求产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感受民族文化艺术与异域风情,二是欣赏民 族的建筑风格,三是品味民族的饮食习性,四是 领略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五是购买一些精美的 民族旅游产品。要真正达到旅游的目的,即住得 安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 化,增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一是三都作为全国 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要定位以水族文化为中心, 尽显水族文化艺术与风情,让游客进入三都,及 时领略到水族风情、世界上最长的年节端 节、被称为“东方情人节”的卯节和多姿多彩的民 族服饰,惊奇地探寻这异域的风情。二是增强水 族建筑的民族风格。

13、水族建筑风格是民族文化旅 游业最为独特最具吸引力最为直接的感观,在做 好城镇建设和景点建设的同时,着力建造一批鳞 次栉比的水族楼房等形态别致的建筑群,以增强 城镇与景区的民族风格,让游客盘桓于民族建筑 的博物馆中,吸引游客驻足观赏,驻留消费。三是 突显水族饮食文化。三都作为水族文化之都,就 应在该县宾馆、酒家、普通农家都能做出可口美 2 2 i蓐 一: 毋 匿琵盈 味的水家食品,如:鱼包韭菜、三都烧烤、三都风 味酸等,真正让游客在吃、喝中尽领水族韵味,让 其陶醉其中。四是及时开发水族旅游产品。旅游 产品的开发是实现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保证,应 尽快开发有装饰性特征的水族旅游产品,如水族 马尾绣、

14、雕刻、铜鼓、手镯等民族工艺产品,同时 赋予水族文化标志与商标,兴办各种工艺品加工 厂,并形成较大的旅游产品规模。 (四)加大投入,改善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 旅游业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 施,加快旅游发展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抓住西 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基础设施投入的机 遇,争取项目解决民族文化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问题。三都是新阶段国家重点扶持县,上级党委、 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扶持,建设高标准 的旅游公路,尽快形成快速便捷的旅游道路网络。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每年建12个民族文化保护 村寨,挖掘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和民俗风情的 文化内涵及民族风俗,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

15、发展 模式,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将扶贫资 金、生态建设资金等进行整合,明确各类资金重点 向民族地区重点投入,取消地方配套资金,逐步建 设餐饮住宿区、景区内的安全、供给及善后处理设 施、通讯设施和护林防火设施,不断完善各项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五)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定期举办旅游培训和教育,提高旅游服 务人员素质,培训所需经费,上级旅游部门单列专 门经费。加大对水族民间文化艺人的关心和培养,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 性,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办法,培养一批又 一批民族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为民族文化旅游业 20102 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16、。 (六)加大宣传,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知 名度 把举办重大节庆活动作为推动民族文化旅 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做到“文化搭台、旅游唱 戏”,提高民族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加快旅游的信 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发布旅游信息,运用现代科 技手段来宣传三都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认 真编写三都民族文化旅游指南,制作旅游宣传 光碟,提高宣传资料档次,充分体现三都民族文 化旅游的特色。组织民间文艺人士撰写和创作有 关三都文化风貌、民间传说、民族文化、历史故事 等文学作品,融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 位和对外形象,积极借助中央、省、州和海外媒体 开展对外宣传,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当地通讯员 和各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全面推介三都,以 此推动整个三都的对外宣传工作,从而提高三都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让外界了解三都, 到三都来旅游观光,进一步推动三都经济社会实 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责任编辑:杨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