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001243 上传时间:2017-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21桃花源记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 21 桃花源记 教案2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八年级上 21 桃花源记 教案。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 通假字: 具、要; (2)古今异义: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 (3)一词多义: 舍、寻; (4)辨析同义词: 悉、并、具、咸、皆;( 5) 句式: 省略句。能力目标1、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情感目标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

2、课当我们来到一个风光明媚、氛围宁静的去处时,往往会听到人们发出这样和叹: “这简直是世外桃源啊!”“世外桃源“是个成语,它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出自桃花源记这篇课文里,这篇课文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写的,他描绘了一幅环境优美、与世隔绝,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理想社会。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的呢?让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吧。二、简介作者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

3、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 41 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 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

4、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三、生字词豁然开朗俨然阡陌垂髫要诣太守刘子骥邑四、整体感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5、五、分析课文第一段翻译与评点: 重点词语: 行: 指船行,教案八年级上 21 桃花源记 教案。忽: 说明是偶然的。“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鲜美”: 鲜艳,美丽。(今义: 新鲜、可口)。之: 指见到的景象。“异之”: 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穷: 穷尽,走到头。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讨论: 1、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

6、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原因: 忘路之远近(迷路)晋太元中人物: 渔人2、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讨论明确: 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评点: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六、朗读第一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分析课文第二段翻译与评点: 重点词语: 舍船,丢下船。才: 只,仅仅。悉: 都。属: 即类,之属: 即这一类事物。译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

7、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讨论: 1、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明确: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从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的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

8、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明确: 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评点: 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第三段翻译与评点: 重点词语: 乃: 竟然。妻子: 妻子和儿女。焉: 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 ()告诉。足: 值得。“问所从来”:

9、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 不要;论: 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译文: 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

10、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讨论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要”通“邀”。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3、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明确: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4、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

11、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评点: 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第四段翻译与评点: 重点词语: 志: 同“”,做标记。“便扶向路”: 向: 从前,“向路”: 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 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 象这样。译文: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讨论1、渔人

12、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第五段翻译与评点: 重点词: 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译文: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讨论: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2、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 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评点: 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