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70203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课堂——课程标准驱动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2012032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破课堂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备课工作改革张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山东省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说明,本报告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导言,学校、课堂是学生们向往的地方吗?,王安石泊船瓜洲教学案例,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讲故事:王安石对第三局做了数次修改,先是“到”,后改为“过”,再改为“入”,总是感觉不好。一天,他在翻看唐人诗集的看到一句:“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他觉得这个“绿”字好,便最终用了这个字。然后发动学生讨论,看看还可以改为什么字。学生们的思维马上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建议改为“抱”

2、,有的建议改为“拥”,有的建议改为“亲”,有的建议改为“吻”,更逗的是,有个孩子改为了“哄”,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春姑姑把冬魔赶走了,就哄江南这个乖孩子。,王安石古诗教学案例(续),第二步:再跟王安石叫板。有孩子改为了“艳”字。这让气氛高涨起来。因为这个学生经过考察发现,春天的树一般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第三步:辩论。教师启发学生:既然各花争艳,那王安石的“绿”字是不是有问题?诗中是不是还有其他问题?一个学生发现问题了:既然江南绿了,那么,江北就不绿了吗?建议改为“春风又绿江两岸”。又有一个学生发现了问题:王安石没有安全意识,“明月何时照我还”,你看晚上行船,多危险呐!这句最好改为“白日何时照我还”

3、听评课的结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有诸多创造性的成分。,一、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价值,(一)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改造教育(二)站在课程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三)让课程适应学生(四)三维目标下的教学质量观(五)关注结果追求绩效(六)以评价促进教和学(七)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一)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改造教育,(二)站在课程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三)让课程和教学适应学生,创造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学校必须摈弃功利化的做法,(四)三维目标下的教学质量观,知识与技能学会有知识 过程与方法会学有智慧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学有美德 教学必须从“教书”走向“育人”!,教育结果:三类学习目标,结果性目标

4、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应(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表现性目标 复制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五)关注结果或绩效,按部就班,(六)以评价促进教和学,课程标准的表达方式:“认识常用汉字16

5、001800个。”“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评价设计领先于教学设计开展有证据的教学,(七)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传统教学:基于教材、教参或者经验有效教学:基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结果,小结,课程标准视野下的教学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学眼里有“客户”(学生)的教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有证据的教学追求卓越、有绩效的教学旨在实现学习结果的教学,课程标准,纲领,教材,资源,学业水平测试,参照,考试说明,基础,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依据,二、根据课程标准叙写教学目标,案例: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1)了解细胞的分化与生物体发育的关系。(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3)培养学生联

6、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4)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生命进程受内外因影响等哲学思想(5)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上述目标存在什么问题?,教学目标的表达,通过分解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分解“说明细胞的分化”选自: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第13页教材: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浙教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第一步:寻找关键词,说明细胞的分化,从句型结构来看,这是一条“内容型目标”行为动词:“说明”核心概念:“细胞的分化”,例:细胞的分化:同一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的分化,何时分化?

7、(时间),怎样分化?(过程),有何特点?(特点),有何意义?(意义),为何分化?(原因),概念体系,重点/难点,难点,重点,知识地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例:说明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时间/难点,过程/重难点,特点/重难点,意义/重点,原因/难点,概念体系,适用行为动词,简述,简述,阐明,解释,总结,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例:说明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时间,过程,特点,意义,原因,概念体系,确定行为条件,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情境来阐明,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来解释,通过倾听来简述,通过阅读课本、观察情境来简述,通过讨论和比较来总结归纳,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例:说明细胞的分化,

8、过程/重难点,概念体系,行为动词,简述,简述,阐明,解释,总结,行为程度,完全无误,说出关键词,能用言语或图形准确无误表达,时间/难点,特点/重难点,意义/重点,原因/难点,能举例独立解释,在教师提示下,结合细胞分裂的意义总结,细胞的分化,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浙教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课程标准:说明细胞的分化(第13页)教学指导意见: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最后确定的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分析,能准确地用 关键词简述细胞分化的时间和原因。 (2)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分化情境,自己组织语言 或绘制图形准确无误地阐明细胞分化的过程。

9、 (3)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分化情境,准确地解释 分化的两个特点。 (4)在新情境中,通过同伴讨论,在教师提示下总结 细胞分化与分裂在个体发育中的意义。,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注:叙写时可省略“行为主体”,教学目标叙写的案例,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目标要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案例:向学生示范如何使用显微镜分析:这样表述目标的意思是,当教师做出示范后,目标就达成了,而不管学生是不是学会了。改正:学生能够形成使用显微镜识别细胞特征的技能分析: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不仅使得教学意图更加明确,而且为评价学生的学业做好了准备。,案例2,(1)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猜想、验证过程(2)

10、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该目标注重了学习的过程性,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第一个目标学生该有怎样的表现?仅仅达到“经历”这个层级就够了吗?第二三目标又该有怎样的具体内容呢?学生又将有怎样的表现呢?三个目标之间是何关系?过程和结果分开,导致错误。教师只是借用了课程标准的术语,并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表现出笼统、无法检测的特点,表现了教师的教学不是在追求有效性,而是在走过场、走教案。,三、根据课程标准撰写课时教案,教案的基本元素案例,教案的基本元素,学习目标:将内容标

11、准具体化为学习目标评价设计:作业(习题或表现任务)学与教活动的设计: 导入: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过程:收集学生的过程表现,解释并促进 评价:判断关键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自评,案例,这个教案存在什么问题一个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的数学教案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案(生物),四、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规划,一种教学规划的方式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以大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某门/种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或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案例,案例一这个课程纲要有什么问题?案例二(PPT)案例三,课程纲要的存在形式,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和备课思路教学“大观念”

12、以张思忠丁有宽为例 尽管名师们的备课思路还缺少“课程的意识”,但是,就他们的实践来看,体现了对“一节课”、“一个单元”的超越。,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基础知识(8):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文言文(4):字、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4):外国、古代、现代、当代阅读和写作(6):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题材共22项131个点,魏书生的语文备课观,目标: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语文在培养理想的人中发挥什么作用?语文学科素养或能力内容:不只是教材,而是超越了教材实施:“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评价:学生自己命题,研究评分规则等,制定教学规划的意义

13、,既要见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从一节课上升为一门课程教学如人生,成功始于规划注意:教学规划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计划!,五、基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1.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教学目标一致2.确定教学内容的途径:校本课程开发3.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增删换合立,例一:增加关键的教学内容,如物理上的平面镜成像。研究人员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进行实地测试。首先在桌面上摆上一面镜子,在镜子前面放置一支铅笔,问铅笔通过平面镜的成像在哪里?一优秀学生回答说铅笔的像在镜子后面,且物距与相距相等。接着研究人员又问:假如你移动到较远的地方铅笔的像在哪里?学生回答说:不变,因为铅笔和镜子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如此似乎可以判断

14、该学生已经掌握了该学习的知识了。可是,当研究人员问他还有什么困难的时候,他的回答令人吃惊。学生说,把光线图跟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很难。因为日常生活中明明看见铅笔的像就在平面镜上,可是根据光线图,铅笔的像被画到镜子后面去了。学生不解。研究人员问他:你是不是相信光线图?学生回答:不由得你信不信,既然教师和科学家都是这样说的,那就是对的。 经过研究,发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这个关键概念。这个概念在新教材中被删除了。教师决定再加上“虚像”这两个关键字。,例二: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很多教材是根据由浅入深这个原则来编排内容的,但这未必有利于突出知识学习的重点。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习的困难

15、和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如初中数学的银行利率与利息学习时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该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年利率、分期利率、存款期、单利息和复利息等该概念,并会运用单利息和复利息这两个概念解答应用题。当研究人员问及初三的学生时,他们说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根本没有理解。通过研究发现了原因。教材先教单利息的概念,然后再教复利息的概念和公式,并不强调两者之间的关联,而且,教材假设银行储蓄的例子也与现实生活脱节。鉴于现实生活中复利息比单利息常见,而单利息只是本金不滚存的特殊例子,研究小组决定调整教学重点,先学习复利息,突出本金滚存这个重点(这也是研究课的重点),并结合银行的实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研究课之后,再介绍单利息作为不滚存的特殊例子,并让学生由复利息的公式推出单利息的公式,以加强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