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955728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河北承德围场镇中学孙明霞一、教材分析: 1.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 1926 年,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正处在高潮时期,同时革命也遭到封建军阀、帝国主义等恶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在这一革命中当然始终战斗在革命的最前线,用手中的笔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北洋政府诬陷通缉,1926 年9 月到厦门大学任教,遭到以校长林文庆为首的顽固守旧分子的排挤,在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中于是旧事重提拾起童年的带露之花朝

2、花来慰籍自己此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集中六篇意在叙事而志在写人抒情,寄托了鲁迅的丰富而深沉的情感。尤其更是如此。 教材安排: 教材在以童年为主题的单元中,选这一名篇作为首篇,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真是自己的痛年,另外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先驱,其文美在朴实诙谐幽默的语言,美在清晰的写作思路,简洁的写法,丰富的思想,这些内容也正是我们语文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无疑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典范。 3.关于的主题: 值得斟酌的是,的主题一直有争议,长期以来坚持是对封建教育的批判,这一点我想是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的结果,就的写作背景以及教材安排来看,我认为主题应定位在作者对童年生活

3、的眷恋回忆怀念的层面上,这是处理的难点之一。二、教学设计: 据此并结合初一学生首次接触鲁迅作品的学况,将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结合工具书掌握重要字词。 学习认识鲁迅了解朝花夕拾,帮助理解课文. 3.借鉴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多角度、融情于景景物描写的写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揣摩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增强语感。5.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珍视人生中亦真亦梦的童年。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材料安排的条理性。教

4、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方法: 阅读、鉴赏、质疑、探究、合作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思维表达能力。教学思路及课时安排: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第一部分。第二课时研读第二部分,整体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主题,品味语言。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关于鲁迅这一大师你了解多少? 教师小结: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鲁迅的童年和我们一样,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神秘的故事,无味的冬日里难得的情趣;

5、严肃勤奋的学习生活,偶尔淘气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这位大家的童年,体味其丰富的情感,学习他的写作方法,定会受益匪浅,教案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介绍: 引导学生约度注释并记忆,教师适当讲授。 写作背景: 教师下发相关材料: 朝花夕拾介绍及作者小引。学生阅读增强感性认识。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老师播放课件学生听读,了解文意并画出自己的生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工具书处理字词。教师明确。 3.学生竞读,师生点评。 4.引导学生谈谈读的初步感受,教师抓住题目提示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明确空间变化的写作顺序,引导

6、学生据此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大意。 5.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过渡段,初步谈谈此段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小结明确的结构四、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并思考: 作者说: 百草园是一个荒园,可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4.进一步研读: 听读第二段作者是怎样写百草园景物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小组探究教师提示写作顺序、描写的角度、情感等。师生小结,本段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着高低的顺序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并将高兴愉快自由无忧无虑的心情寓于其中,写出了童真,写出了情趣,体现了一个乐字,做到层次井然,情景交融。访写句子: 请同学们用不必

7、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 5.作者写景中,为什么写美女蛇的故事,是多余的吗?学生结组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明确插叙及作用。五、应用: 说一说你儿时的乐园,注意要做到层次井然,富有感情六、默读第一部分,体会鲁迅在百草园中的乐趣及文中情感。七、教师总结: 百草园是荒园但在我却儿时乐园,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的喜爱眷恋怀念之情。八、听读第一部分,结束本节。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第一部分写了百草园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百草园,我不明白大人为什么把我送进三味书屋随先生读书。二、研读过渡段 1.学生听读体味作者的情感。自由发言,教师明确反复、拟人

8、修辞手法的使用及文字中所蕴含的眷恋、惆怅、无奈、担忧、猜测之情。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3.学生自荐朗读再次体会作者情感。三、研读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代表发言 3.师生求同存异,教师明确,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相比很单调、严肃、受约束但是不乏乐趣,仍然充满了欢乐与天真,体现了童真童趣,三味书屋的生活仍让作者留恋,难以忘怀。四、理解主题 1.教师出示几种观点,让学生探讨并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教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五、揣摩语言语言准确传神,除描写景物的语言生动形象外,再写儿时游戏时更是用词准确 1.课件: 学生填入适当动词

9、对照课文品味用词的准确性 3.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儿时做过的一种游戏 4.除此外,你还觉得哪些词句用的好,说一说理由。六、学了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童年的鲁迅离我们遥远吗?七、结束语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童趣的语调回忆自己的童年,获得些许温馨,聊以慰藉自己现实的孤寂与苦闷。歌颂了自由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发的自己对童年的喜爱眷恋怀念惆怅的心情。童年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记忆,冰心诗言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童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永远留在记忆中。八、听读,结束教学反思一、语文作为社会学科其人文性无与伦比,因此本课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取听读,朗读,默读,速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争取引起学生共鸣,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二、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其基础性更不容忽视,本课设计重基础,注意培养学生读、听、写、说的基本能力比较成功。1)令作课人困惑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的分配与操作问题,怎样做到照顾全体学生的积极性。2)由于学生所掌握的材料及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探究学习中难以收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MS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