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_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_王杨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5953928 上传时间:2017-1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_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_王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_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_王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_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_王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_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_王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_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_王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 1月号下旬刊摘 要 : 作者采取质的研究方法 ,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内外职业生涯视角出发 ,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的现状 :辅导员的内外职业生涯与辅导员的职业体验有着巨大的相关性 ,高校辅导员可以分为外生涯导向型辅导员 (“工具型 ”辅导员 )与内生涯导向型辅导员 ,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是辅导员职业生活的实然状态 ,并提出了加强辅导员制度与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 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 生涯理论 内外职业生涯 相关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 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于 2010年 5月

2、圆满结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党中央 、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者 、实施者和指导者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得到了自上而下 、从决策层到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普遍关注 。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是高校辅导员主体在职业生活中对亲历的职业生活的认知反思和内心感受 , 以及对职业发展的理想 。 只有深入了解与理解辅导员的职业体验 ,才有可能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生命质量 , 进而提高高校学生工作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 。我们采取了质的研究方法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对高校专职辅导员及相关学生 、领导 、同事等人员

3、进行了深入访谈和观察 ,同时辅以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解读 ,我们基于生涯理论的视角得出了如下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 、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是辅导员职业生活的实然状态个体的职业体验与职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是融于职业生活中 ,表现于职业生活中 ,产生于职业生活中的 。 高校辅导员的实然职业生活现状与应然职业角色定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应然 ”与 “实然 ”并不相同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定位还是从个体层面的工作意义预期 ,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职能无疑都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进广大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但是 ,在现实中 ,辅导员在高校这一网

4、络中 ,处于 “结点位置 ”,即所谓的 “上面千根针 ,下面一条线 ”,学校各个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最终落实在辅导员身上 ,高校辅导员们实际的履职情况通常是 “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什么事都可干 ,什么事都要干 ”,整天陷入大量琐碎的管理事务性工作当中 ,“保姆 ”、“警察 ”、“消防员 ”、“勤杂兵 ”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形象描述 。 他们一方面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一知识密集型岗位的高标准要求 ,一方面却在日常从事维持秩序 、上传下达等劳动密集型工作 。这一点得到了接受访谈的所有辅导员的认可 。众多的事务性工作或者本应其他部门做的工作占用了辅导员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极大地弱化了高校辅导员

5、根本的工作职责 。此外 ,由于多从事缺乏挑战性的工作 ,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 ,无法获取成就感 ,很多辅导员产生了职业倦怠 。二 、内外职业生涯的互动是决定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的两大因素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即外职业生涯因素与内职业生涯因素 。这两大因素是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 、相互折射的 ,并最终决定个体的职业体验 。外职业生涯因素具体包括工作内容 、职业通道与职业发展方向 、职业地位等 。 这些外职业生涯的重要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了合力作用于高校辅导员个体 , 决定了其职业体验 。 即使在个体内职业生涯与职业匹配的情况下 ,外职业生涯也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 这种职业体验

6、更多来自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生存现状 , 即外职业生涯 :目前高校辅导员没有明确的归属与认同感 。 走行政系列 ,或者走专业教学系列 ,不管哪个系列 ,辅导员都感到 “吃亏很大 ”,而 “工作辛苦 ,生活清苦 ”已经成了高校辅导员的普遍写真 。 生存与发展对辅导员来说无疑非常重要 。 这样看来 ,对辅导员的选择我们应该给予的是理解 。内职业生涯因素具体包括职业价值观 、职业兴趣 、职业性格 、职业素质 ,等等 。 内职业生涯应该与辅导员职业具有匹配性 。匹配的程度如何将决定个体的职业体验 。内职业生涯对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且在内职业生涯的影响下 , 部分辅导员还能以非常乐观的心

7、态看待外职业生涯的种种不足 。 在接受访谈的部分对象中 ,很多人虽然对外生涯十分不满 ,但是依然尽心尽力 ,支撑他们的动力正是职业价值观 、职业兴趣 、职业性格等内职业生涯因素 。综上 ,我们可以看到内外职业生涯的互动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体验 。 这种互动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 。三 、外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与内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1.外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 。外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 (“工具型 ”辅导员 )将辅导(上海海关学院 学生处 ,上海 201204)王 杨基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体验探析 高教高职研究1902011年 1月号下旬刊员职业视为一种工具 。 个体的职业体验由个

8、体的外职业生涯即由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职业地位 、 职业发展方向 、职业待遇所决定 。即使个体的内职业生涯与辅导员职业具有一定的甚至是很高的匹配性 ,但是因为外职业生涯的因素 ,个体的职业体验也是消极的 ,并出现内外职业生涯此消彼长的情况 。外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辅导员是 “职业型 ”辅导员 。 他们把担任辅导员当成一种谋生手段 ,以此养家糊口 。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他们把辅导员职业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 , 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辅导员职业对其而言是最好的职业选择 。这类辅导员的职业体验是非常消极的 ,有时候是麻木的

9、 。他们更多的抱怨来自这一职业本身 。另一类辅导员是 “跳板型 ”辅导员 。他们将辅导员职业当作寻找 “更好 ”职业 (比如转为专职教师 、考研考博等 )之前的跳板 。 与之相伴随的付出则完全取决于个人自身 。 这也导致了辅导员工作效能的低下及非常高的流动率 。2.内职业涯导向型辅导员 。内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个体或积极或消极的职业体验是由辅导员个体自身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兴趣 、职业性格 、职业素质所决定的 。内职业生涯导向型辅导员亦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 “事业型 ”辅导员 。 他们把辅导员职业当成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事业 ,以对学生和辅导员事业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 。 在这一类辅导员

10、身上 ,研究者看到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感受到更多的是对辅导员职业的热情和对工作的全情付出 。 这其中有的辅导员的内职业生涯促进了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外职业生涯又反过来加强了个体对辅导员职业与组织的归属感 。 但是归根结底是内职业生涯与辅导员职业的匹配性 。 这类辅导员往往为数不多 ,是辅导员中的 “典型 ”。 研究者还接触过一些辅导员 ,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如果不是这次研究 ,我们可能并不能想象这些人的生活 ,也不会被他们所感动 。 他们工资待遇不高 ,既没有名 ,又没有利 ,但他们依旧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青春年华 ,因为他们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事业 ,爱着自己的学生

11、 ,从中他们也获得了积极的职业体验 。另一类则是 “不匹配 ”型辅导员 ,他们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选择了辅导员岗位 , 但是其自身的价值观 、个性 、兴趣 、素质与辅导员职业存在着很大的不匹配性 ,因而工作十分痛苦 。 他们消极的职业体验更多的是来自自身而非职业 。四 、加强辅导员制度与队伍建设的建议1.明确角色定位 ,厘清工作职责 。职业化 、专业化目前不仅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 , 而且是高校学生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 清晰的工作描述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该职业的工作内容 、具体的行为标准 ,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既定义务 , 而且可以详细地说明从事该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 、技

12、能 、经验和个性 。 各高校应该根据国家的精神 ,结合本校的实际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厘清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 明晰辅导员工作和其他部门工作的界限 ,使辅导员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 , 国家和高校都应该加强对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研究 ,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人事分类 ,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 。2.科学测量评价 ,严格选拔聘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 、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 ,就必须选拔 、聘任适合这份工作的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 ,这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 。 虽然目前辅导员岗位已经由十多年前作为本科生留校任教的 “过渡台阶 ”,发展到现在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要就业人员 , 但是在选拔聘

13、任辅导员时 ,仍然没有一套严格 、科学的评价和判定标准 ,更多的是主观因素而不是具有操作性的客观因素 。也就是说 ,在辅导员队伍的入口中 ,没有科学的职业准入标准 。 在对辅导员角色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 ,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职业准入标准 ,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测量评价 ,严格把好进口关 。3.精心培养培育 ,塑造学工专家 。关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问题 ,教育部文件已有明确规定 。 本研究调研也表明高校辅导员都认同在明确职责 、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应该把辅导员培养得更加专业化 、专家化 ,这才是辅导员的理想状态 。促进辅导员的角色从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 ,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 ,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

14、然要求 ,也是高校辅导员发展的迫切需要 。 调研中有 90%的高校学生及教学人员认为辅导员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来从事 。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通过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 、工作推进与能力培训 、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 、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全方位拓展培训途径 ,培养专业人才 ,并积极以进修平台 、交流平台 、科研平台 、教学平台为依托 ,努力塑造学工专家 ,从而有效提升辅导员学生工作领域的理论素养和运用能力 ,促使每一位辅导员都能学有所长 。4.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职业发展 。人的潜能往往需要得到充分的激励才能被开发出来 。研究表明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体验的状况与其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 ,

15、但实际情况是这两方面的激励都存在问题 。 因此 ,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体验 。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学生工作等部门 、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 ,考核指标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坚持 “公开 、公平 、公正 ”的原则 ,力求科学 ,力求考核内容的细化 、考核方式的人性化 、参与考核因素的多元化 ,并且在考核过程中突出辅导员工作的强调过程 ,淡化结果的指导思想 ,以便于为辅导员的工作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和自由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 考核结果应该与岗位聘任 、津贴标准和职称晋升有机结合 ,同时树立一批辅导员的先进典型 ,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从而满足辅导员的物质与精

16、神需要 。5.加强生涯辅导 ,拓宽发展渠道 。解决出路问题 , 是安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 ,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 对高校青年辅导员而言 ,发展既是其最为关心的主题 ,又是决定辅导员职业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的核心 。 每一位高校辅导员因其个体自身情况不同都有着不同的职业规划 ,因此高校应根据辅导员的个性需要 , 打通辅导员发展的各种通道 , 同时积极跳出学生工作系统 , 跳出学校系 高教高职研究1912011年 1月号下旬刊统 ,拓宽视野 ,将辅导员的发展放到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考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教育部令第 24号 .2006,9,1.2孙长缨 .高校辅导员 :成长着学生的成长 ,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3刘向锋等 .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队伍建设 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4汪婧莉 .高校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7.5武增勇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D.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