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痛风知识:痛风的疾病病因和病理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258810 上传时间:2017-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湿病痛风知识:痛风的疾病病因和病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风湿病痛风知识:痛风的疾病病因和病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湿病痛风知识:痛风的疾病病因和病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病痛风知识:痛风的疾病病因和病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湿病痛风知识:痛风的疾病病因和病理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近些年利用中医药在痛风临床上取得进展性突破,应用中医四联修复激活疗法通过调和气血,滋肾驱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进展突破,无论病史长短,患病年龄大小,均 15见效,症状逐渐消失,治愈后不易复发。结果临床应用 3658 例,少则 2期,症状全部消失,6 个月至 3 年随访,无 1 例复发。痛风原因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

2、。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 5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

3、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病为外周关节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是因过饱和高尿酸血症体液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0 比 1,女性痛风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如果是遗传之痛风病患者,因为代谢不全的关系,多数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症。痛风病理生理学当血尿酸超过 7mg/ 血浆就呈饱和状态(在 度37及血清钠正常情况下)0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为 4mg/此针形单钠尿酸盐(会在无血供(如软骨)或血供相对少的组织(如肌腱,韧带)沉积

4、,晶聚集物,最初大到可以在关节的 X 线片中出现时,为穿凿样病变,较后期表现为皮下结节,酸性,尿酸易形成晶体,并聚集成结石,可由于血液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或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核酸蛋白周转加速,或如银屑病等引起白细胞增殖,病及严重的痛风,如完全缺乏此酶,可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手足徐动症,痉挛状态,智力发育迟缓及强迫性自残(合征),可抑制肾小管尿酸盐的分泌,但是严格低嘌呤饮食仅能降低血尿酸约1mg/)常情况下每 24 小时周转 1 次;1/3 尿酸盐从粪便中排泄,2/3 天低嘌呤饮食后正常 24小时尿酸排出量为 300600常饮食情况下 600入食物来源的尿酸每天约 mg/),但绝经后接近男性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