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5879384 上传时间:2017-12-1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化学 8.2溶液的酸碱性备考课件 苏教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水是一种 的电解质:H2OH2O ,简写为。2纯水室温下的数据(1)c(H)c(OH)molL1(2)KWc(H)c(OH)(3)pH,H2O HOH,极弱,H2OH2O,H3OOH,1107,11014,7,3KW的影响因素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 ;温度升高,KW ,反之,KW。想一想1常温时,纯水的离子积KW11014,那么酸、碱、盐溶液中,在常温时KW的值如何?提示:不变,因为KW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KW不变。,不变,升高,减小,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1)c(H) c(OH),

2、溶液呈酸性;(2)c(H) c(OH),溶液呈中性;(3)c(H) c(OH),溶液呈碱性。,c(OH),该溶液是否一定为酸性?提示:(1)因温度不确定,pH7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2)只要c(H)c(OH),溶液一定呈酸性。,1温度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和c(OH)同时增大,但因为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始终相等,故溶液呈中性。,2加入酸或碱向纯水中加入酸(或碱),由于酸(或碱)电离产生H(或OH),使水中c(H)或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达到新平衡时,溶液中c(H)或c(OH)增大,水的电离程度减小。3加入活泼金属向纯水中加

3、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4加入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由于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碱,弱酸根阴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了弱酸,从而使水中的c(OH)或c(H)降低,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其电离程度增大。总之,升高温度,加入极活泼的金属、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能促进水的电离;降低温度,加入酸、碱,能抑制水的电离。,【案例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

4、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解析】水的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平衡,外界条件对气体平衡的影响同样适用于水的电离平衡。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抑制了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CH3COONa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c(OH)增大;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pH减小。【答案】B,【规律技巧】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答案】A,1依据c(H)c(OH),溶液呈酸性;c(H)c(OH),溶液呈中性;c(H)7,故A错误,B正确;pH4的

5、醋酸溶液中电离出的c(H)1104mol/L,pH10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c(OH)1104mol/L,因此仅CH3COOH电离出的H恰好与NaOH中和,还有大量的CH3COOH分子过量,故pH7,故C错误,D正确。【答案】BD,【规律技巧】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见下表:,(2)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见下表:,【即时巩固2】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可能是()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生成了一种强碱弱酸

6、盐C浓的弱碱和稀的强酸溶液反应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解析】A项,强酸与强碱混合,pH7;B项,若生成了强碱弱酸盐,则pH7,B可能;C项,弱碱与强酸混合生成了强酸弱碱盐(如NH4Cl),pH7;D项结果pH7。【答案】B,3强酸与强碱混合求pH(1)强酸与强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7。(2)酸过量,(3)强酸或强碱溶液无限稀释时,由于水的电离平衡不能忽略,故pH只能接近于7(或约等于7)。如pH6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混合液pH7(不能大于7);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混合液pH7(不能小于7)。,(4)弱酸溶液稀释时c(H)减小的程度比强酸小,每

7、稀释10n倍 ,pH稀pH原n。5强弱不同的电解质溶液(1)相同pH的强酸和弱酸相比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相同pH的强碱和弱碱相比较,弱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碱。,(2)相同pH、相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相比较,则弱酸的物质的量大。相同pH、相同体积的强碱和弱碱相比较,则弱碱的物质的量大。(3)室温下pH(酸)pH(碱)14的强酸和弱碱(或弱酸和强碱)等体积混合,谁弱谁过量,一般谁过量显谁性质,即“谁弱显谁性”。,灵犀一点: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溶液的pH通常增大1个单位,但溶液很稀时,稀释过程中应考虑水的电离。如pH5的H2SO4溶液稀释1 000倍,溶液的pH应接近于7,而不可能大于

8、7,同理pH9的NaOH溶液稀释1 000倍,所得溶液的pH应接近于7,而不可能小于7。在进行溶液的pH计算时,若求两强碱溶液相混合后的pH,一定要先计算c(OH),而不能先求c(H)。,【案例3】常温下,某强酸溶液的pHa,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两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是()AV(酸)102V(碱)BV(碱)102V(酸)CV(酸)2V(碱) DV(碱)2V(酸),【解析】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有:c(H)酸V(酸)c(OH)碱V(碱),,【答案】B【规律技巧】有关pH大小的判断和计算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用水的离

9、子积常数、溶液pH的概念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注意将特殊值与一般推理相结合,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即时巩固3】(2008全国理综)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 mol/LB0.017 mol/LC0.05 mol/L D0.50 mol/L,【答案】C,1中性溶液:c(H)c(OH)1.0107mol/L。2溶质为酸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H有两个来源:酸电离与水电离;OH只有一个来源:水电离,且水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相等。如计算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

10、1012mol/L,也就是水电离出的c(OH)1012mol/L,水电离出的c(H)水电离出的c(OH)1012mol/L。,3溶质为碱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OH有两个来源:碱电离与水电离;H只有一个来源:水电离,且水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相等,先求出由水电离的(H),就得出由水电离的c(OH)。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特别提示】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水1013mol/L,则该溶液的pH为1或13;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水105mol/L,则该溶液的pH5;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水105mol/L,则该溶液的pH9。,【案例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

11、olL1,该溶液可能是()二氧化硫水溶液氯化铵水溶液硝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ABCD,【解析】水电离的c(H)11013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为酸的溶液或碱的溶液,、符合,NH4Cl水解促进水电离,NaNO3溶液为中性溶液,不符合题意。【答案】A【思维深化】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要分清类型:水电离被促进,还是水电离被抑制。pH相等的强酸、弱酸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同理pH相等的强碱、弱碱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也相同。,【即时巩固4】常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107mol/L 1.0106 mol/L1.0102mol/L 1.01012mol/

12、LABCD【解析】pH12,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强碱弱酸性,故由水电离出的c(OH)可能为11012molL1和1102molL1。【答案】C,1指示剂的选择(1)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2)指示剂选择的三个因素:变色范围与终点pH吻合或接近。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明显,容易观察(一般来说指示剂颜色由浅变深较由深变浅易于观察)判断。(3)常见滴定类型中指示剂的选择强酸与弱碱滴定结果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点pH4.4)。,强碱与弱酸滴定结果溶液呈碱性,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变色点pH8.2)。强酸与强碱滴定结果为中性,两种指示剂均可。 2实验用品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锥形瓶。,3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滴定管使用前,应首先检查活塞是否漏水。(2)润洗仪器:滴定管在加入酸、碱溶液之前,分别要用酸、碱溶液润洗23次。(3)装液: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mL处。(4)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应快速放液赶出气泡),以免引起实验误差,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读数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