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879241 上传时间:2017-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感动于母爱的细节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有感 陆思远妈妈去年十二月初,老师给家长们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在读的过程中,不停地想,作者尹建莉女士真的是一位好妈妈,写的书实在太好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母爱就像涓涓细流,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步。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作者让我最感动的不是教育孩子的理论,而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生动的母爱细节。细微深处见真情,教育孩子能从细节入手,所以作者才会培养出一个那么优秀的孩子,心得体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一、从细节入手,善于运用同理心。在书

2、中的“打针有些疼”一节中,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平等对话。作者首先用说理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的目的是为了让病赶快好起来,接着把打针的疼跟孩子“摔个屁墩儿”的疼类比,用说理、类比等方式让孩子觉得打针有些疼,但疼是可以忍受的。“摔个屁墩儿”的细节运用了孩子的同理心,比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 “一骂、二骗、三诱”高明许多。二、从细节入手,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作者说“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和豁达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作者教孩子“给小板凳揉痛”,小小的细节培养了孩子善良、豁达的优良品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如果孩子坐在小板凳上摔倒了,大人通常都是一边扶孩子一边用手拍小板凳,一边嘴里说“都怪小板凳不好,把宝宝摔倒了”。这种教孩子“打小板凳”的做法,培养出的孩子更多的是自私狭隘。“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