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图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5878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DCA循环图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PDCA循环图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PDCA循环图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PDCA循环图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PDCA循环图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DCA循环图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CA循环图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分析说明 循环过程 发展历史 循环特点 八大步骤 有关问题 管理思路谓管理1、设定计划,并为达到此计划之一切活动的全体。2、管理循环 整个管理活动可以用 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 休哈特 ( . 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 戴明 ( 士在 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 产品质量 的过程中。它是 全面质量管理 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 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 D、 C、 P(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

2、 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 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 划 )、 行 )、 查 )和 动 )的第一个字母,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 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

3、 ?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量管理体系 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 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所示。在 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每个 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

4、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图 8在 标中的应用: 19001、 28001标准的管理思路【 P(计划) 】 : 19001:工作计划、策划(职责 目标 人、机、料、法、环、测 5 28001:包括三个方面的策划(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和方案制订)【 D(执行) 】 : 明确职责(部门 /岗位的质量、安保职责) 资源保证(能力、意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 28001:安全员,消防、安全监控、防盗、防雷设施等)编写文件(强调两标融贯)信息交流和沟通(对内、对外) 执行:符合性 痕迹管理 28001:运行控制(重点消防安全、防盗抢(财产和资金)、交通安全、信息安全) 应急

5、准备和响应(预案文件的演练和执行)【 C(检查)、 A( 】 :检查和持续改进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对不合格(品)的整改,( 28001)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划D=C=验A=析.中存在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结合 照“四阶段、八步骤”的提法,创新过程中 所示来完成。 在实施中应注意任何结论的获得都要以事实为依据,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合理的分析。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步骤一 :选择课题新产品设计开发所选择的课题范围应是与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企业获利为目标的。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的资源、技术等能力来确定开发方向。课题是本次研究活动

6、的切人点,课题的选择很重要,如果不进行市场调研,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就可能带来决策上的失误,有可能在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后造成设计开发的失败。比如 :一个企业如果对市场发展动态信息缺少灵敏性,可能花大力气开发的新产品,在另一个企业已经是普通产品,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选择一个合理的项目课题可以减少研发的失败率,降低新产品投资的风险。选择课题时可以使用调查表、排列图、水平对比等方法,使头脑风暴能够结构化呈现较直观的信息,从而做出合理决策。设定目标明确了研究活动的主题后,需要设定一个活动目标,也就是规定活动所要做到的内容和达到的标准。目标可以是定性 +定量化的,能够用数量来表示的指标要尽可能

7、量化,不能用数量来表示的指标也要明确。目标是用来衡量实验效果的指标,所以设定应该有依据,要通过充分的现状调查和比较来获得。例如 :一种新药的开发必须掌握了解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新药审批政策和标准。制订目标时可以使用关联图、因果图来系统化的揭示各种可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使用甘特图来制定计划时间表,从而可以确定研究进度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步骤三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创新并非单纯指发明创造的创新产品,还可以包括产品革新、产品改进和产品仿制等。其过程就是设立假说,然后去验证假说,目的是从影响产品特性的一些因素中去寻找出好的原料搭配、好的工艺参数搭配和工艺路线。然而现实条件中不可能把所有想到的实验方案都

8、进行实施,所以提出各种方案后优选并确定出最佳的方案是较有效率的方法。筛选出所需要的最佳方案,统计质量工具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矩阵图都是进行多方案设计中效率高、效果好的工具方法。步骤四 :制定对策有了好的方案,其中的细节也不能忽视,计划的内容如何完成好,需要将方案步骤具体化,逐一制定对策,明确回答出方案中的“ 5即 :为什么制定该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间完成 (如何完成 (使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或流程图,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将会得到分解。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步骤五 :实施对策对策制定完成后就进人了实验、验证阶段也就是做的阶段。在这

9、一阶段除了按计划和方案实施外,还必须要对过程进行测量,确保工作能够按计划进度实施。同时建立起数据采集,收集起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等项目文档。骤六 :效果检查。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将采取的对策进行确认后,对采集到的证据进行总结分析,把完成情况同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时,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对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那就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标准化。对已被证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要进行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以便以后的执行和推广。步骤八 :问题总结。对于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10、为开展新一轮的 如 :设计一个新型红外滤光膜,完成一轮循环后,进行效果检查时发现其中一项的光学性能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总结经验后进人第二轮 计划重新实施后达到了目标值。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乊父 哈特 )提出的 O 化而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与家戴明改迚成为 以又称为“戴明环”。P( D( C( ( 总结检查的结果迚行 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 ;失败的教讪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 个 上四个过程丌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迚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迚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质量管理中,因此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发展历史为处理阶段就

11、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 管理制度 。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 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具有如下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应于整个企业和企业内的科室、工段、班组以至个人。各级部门根据企业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 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企业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企业上下或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以上特点。(2)

1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3) 门路式上升。 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题目,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进步一步。每通过一次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 品质治理的车轮滚滚向前。 质水平和治理水平均匀进步一步。析现状,找出题目;夸大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 5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间完成( 如何完成( 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 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估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