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257846 上传时间:2017-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 1 页第十八章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第一节 血清 定第二节 血清 定第三节 尿液及脑脊液 定第四节 血清 类测定及临床意义第五节 M 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第六节 轻链测定及临床意义第七节 冷球蛋白的检测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按其重链性质共分 类。 4 个亚型(有 个亚型外,尚有分泌型它们的单体结构基本相同。有 2 个亚型 一节血清 定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其中以 量最多。 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也是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大多数抗感染抗体与自身抗体都为 。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类。血清型 要以单

2、体形式存在。分泌型 J 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成分组成。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五聚体。 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又称巨球蛋白。 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 是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血清免疫球蛋白 量测定方法一般有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疫比浊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临床常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来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一、血清 gA、定(一)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该法的原理是将抗血清均匀地分散于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内,胶板上打孔,孔内注入抗原或待测血清,抗原在含有

3、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状(环状)扩散,在抗原抗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环。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二)免疫比浊法 该法具有检测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检测时间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测试)、敏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 2 页感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二、血清 定的临床意义(一)年龄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 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 (二)免疫球蛋白 升高 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见 3 种 升高。 慢性细菌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血 升高。 宫内感染时脐血或出生后的新

4、生儿血清中 量可增高。 者以 高较多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 高为主。 (三)单一免疫球蛋白升高主要是指患者血清中某一类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多,大多在 30gL 以上,这种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其理化性质十分一致,称为单克隆蛋白( M 蛋白。 此类异常增多的免疫球蛋白多无免疫活性,故又称副蛋白。 由它所致的疾病称为免疫增殖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四)免疫球蛋白降低先天性低 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病。 乏患者,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乏患者,易发生化脓性感染。 乏患者,易发生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第二节血清 定 正常人血清中 量很低,仅占

5、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 膜结合型 成 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的 B 细胞仅表达 熟 B 细胞可同时表达 活化的 B 细胞或记忆 B 细胞其表面的 渐消失。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 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 其重要特征为糖含量高达 12%。 亲细胞抗体,可引起型超敏反应。 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一、定及临床意义(一)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乳胶颗粒免疫比浊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临床用得最多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二)临床意义 血清中 高主要见于妊娠末期、骨髓瘤、甲状腺炎和大量吸烟者。 低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肺硅沉着病(矽肺)、细

6、胞毒药物治疗后。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 3 页二、定及临床意义(一)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乳胶颗粒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在临床上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总 为常见。 检测方法 主要有免疫斑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商品化的试剂盒提供了多种特异性的变应原,包括食物、吸入以及药物过敏原,利用这些特异性变应原就可以检测到血清中特异性 体。 (二)临床意义1.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特发性哮喘、特发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 升高。 髓瘤、寄生虫感染等 高。 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升高。 低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肿瘤

7、及化疗药物应用后。 第三节尿液及脑脊液 定 一、尿液 定及临床意义正常人尿液中的 量甚微。 在滤过膜损伤轻微时,尿液中以 出增多为主。 当滤过膜损伤严重时,尿液中除 出外,分子量较大的 开始滤出。 临床上常选用测定尿液和血液中的转铁蛋白( 量,计算选择性蛋白尿指数(以此来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破坏程度及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计算公式为: 尿 清 (尿 清 明肾脏有高度选择性地排泌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 明肾脏是非选择性地排泌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 微小病变型肾病的 部分属于高度选择性( 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其 常尿内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和慢性肾炎肾病时含量最高,在慢性肾炎高血

8、压型及普通型可轻度增高,而在隐匿性肾炎及急性肾炎时含量很少。 尿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时含量较高,其他类型肾小球疾病时仅轻度增高。 尿内 出现在慢性肾炎,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炎时含量甚微。 二、脑脊液 定及临床意义 的浓度依次递减。 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白蛋白商值( 即测定 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来反映血脑屏障受损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白蛋白商值= 000。当商值9 时,提示血脑屏障无明显受损;915 为轻度受损;1533 为中度受损;33100 为重度受损;100 为完全破裂。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 4 页Q 见于急慢性病毒感染、多发性硬化、神经病

9、毒、带状疱疹性神经节炎、脑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 Q 见于急性神经疏螺旋体病、条件致病性脑膜炎、吉兰Q 度升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单纯性疱疹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 脑脊液 定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脑脊液采集后应离心再行测定。 成指数和 24 小时 成率升高,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症。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时 增高。 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显升高。 神经系统肿瘤时,以 高为主。 病、神经梅毒、重症肌无力等 显升高。 精神分裂症 高明显。第四节血清 类测定及临床意义 4 个亚类,即 常人体血中含量依次减少,多,少。测定 类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

10、验、单向免疫扩散法、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临床常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测定。 类的含量随年龄的不同而变化 当某一 类含量低于年龄对应的参考范围时,就称为 类缺陷。类缺陷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以及哮喘等。 乏症常伴有 陷,某些病毒感染 降显著。 类异常增高主要见于型变态反应,如变应原可刺激机体使 量增加。 第五节M 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M 蛋白( B 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临床上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技术检测 M 蛋白

11、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技术是检测蛋白质的经典分析方法。该法应用方便,费时短,是筛选 M 蛋白的最基本方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M 蛋白血症)的患者,在蛋白区带电泳中出现狭窄而浓集的蛋白区带,即 (二)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可作为检测 M 蛋白的粗筛试验。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 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中常表现出某一类丙种球蛋白显著增高,大多在 30gL 以上。 良性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血清标本中,M 蛋白的升高幅度一般不像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那么高,多在 20gL 以下;多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表现为多种类的 平同时升高,并且各类

12、 高的幅度不大。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试验中如出现双圈状沉淀环,则应注意标本中可能存在某些免疫球蛋白分子片段的 M 蛋白。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 5 页进行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不仅有助于对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而且还对良、恶性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帮助。如作动态监测,对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情和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一般情况下,M 蛋白含量的多少常反映病情的轻重,M 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常提示病情严重。若治疗有效,M 蛋白含量会逐渐下降,而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则逐渐升至正常。(三)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区带电泳技术和免疫扩散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方法。 (四)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术是区带电泳技术与特异性抗血清的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方法。 是临床鉴定 M 蛋白最常用的方法。免疫固定电泳结合了蛋白质电泳的高分辨率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它在许多实验室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免疫电泳技术,成为单克隆抗体定性和分型鉴定的首选方法。 该方法测定时间短,整个操作过程仅需 小时;敏感性高,能检测到 含量的单克隆蛋白;结果直观,易于分析和判定。 第六节轻链测定及临床意义 (一)本白测定本检测方法常用化学法(加热沉淀法)和免疫法两种。检测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