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749754 上传时间:2017-1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终端及串口硬件连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idows 自带的超级终端调试串口 及串口的硬件连接(带图)(信息来源:网络)在调试 MCU 系统时,我们常用 widows 自带的超级终端来做为显示。通过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中的超级终端,我们可以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然后设置好名称,选择好端口(如 COM1),波特率(即每秒位数),数据位(通常选择 8 位),奇偶校验(一般选择无),停止位,数据流控制(一般选择无),然后就可以开始使用超级终端了。用键盘直接在超级终端输入字符,就会通过串口发送出去,在没有设置回显时,输入的是看不到的。将串口的 2 脚(即数据接收端)跟 3 脚(即数据发送端)连接在一起,再敲键盘,就会发现按下的键显示在上面了,这

2、样可以用来检测串口是否工作正常。将单片机的串口通过 232 电平转换后连接到 PC 的串口上,就可以通过超级终端来显示信息和发送命令了。超级终端是 windows 自带的一个串口调试工具,其使用较为简单,被广泛使用在串口设备的初级调试上。下面介绍一下一般使用的步骤:配置连接需要调试串口基本参数,其操作为:1) 选择菜单“文件”下“属性”菜单项。2) 配置调试设备所连接串口“连接时使用”3) 按“配置” 按钮进行配置选定串口信息4) 依次选定每秒位数(波特率)等参数,一般情况下 MODEM 设置波特率后即可,其它位取默认设置。5) 确定退出配置6) 按工具条上“呼叫”按钮连接所调试设备7) 输入

3、英文字母 AT 然后回车,此时如果设置正确,则会返回英文字母 OK) 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则提示无法连接,或者连接后无法输入 AT 字母,此时,请确认步骤 2)中串口选择正确、请确认波特率设置正确。9) 大部分 GPRS MODEM 出厂的时候其波特率已经设置为 115200,但是也可能部分设置为 9600 或者其它。在 MODEM 支持的范围内,越高的波特率代表了越高的计算机传输数据到 MODEM 的能力。常用的几个 AT 命令1) AT测试指令,返回 OK 表示串口设备正常2) AT+CGMM显示 MODEM 型号3) AT+CGMR显示 MODEM 软件版本号4) AT+CGMI显示 M

4、ODEM 生产厂家5) AT+IPR=?/AT+IPR?/ AT+IPR=115200前者查询 MODEM 支持的所有波特率,后者显示当前设定波特率,最后一条是设置MODEM 波特率为 115200。串口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com 线制作 rs232在电脑的使用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连接线。这些连接线外观上好像都差不多,但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并且不能混用。如果在使用中这些连接线坏了,往往很多使用者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下面就给出这些常见的连接线的连线方法以便于修理或查找故障。在介绍之前先对一些市场常用名词做出解释。现在所有的接头都可以分为公头和母头两大类。公头:泛指所有针式的接头。母头:泛指所有插槽式

5、的接头。所有接头的针脚有统一规定,在接头上都印好了的,连接时要注意查看。在接线时没有提及的针脚都悬空不管。下面给出串口,并口各针脚功能表以供高级用户维护电缆或接头时使用。25 针串口功能一览针脚 功能2 发送数据(TXD)3 接收数据 (RXD)4 发送请求 (RTS)5 发送清除 (CTS)6 数据准备好 (DSR)7 信号地 (GND)8 载波检测 (DCD)20 数据终端准备好 (DTR)22 振铃指示 (RI)9 针串口功能一览表针脚 功能1 载波检测 (DCD)2 接收数据 (RXD)3 发送数据(TXD)4 数据终端准备好 (DTR)5 信号地 (GND)6 数据准备好 (DSR)

6、7 发送请求 (RTS)8 发送清除 (CTS)9 振铃指示 (RI)串口联机线的连接方法串口联机线主要用于直接把两台电脑的 com 口连接。比较早一点的 AT 架构的电脑的串口有为 9 针,和 25 针两种,现在的 ATX 架构的电脑两个串口全部是 9 针。于是联机线就分为 3 种(9 针对 9 针串口联机线,9 针对 25 针串口联机线,25 针对 25 针串口联机线)这些直接电缆连接线可以互换的连线方法如下表:串口连机线一览9 针对 9 针串口连接9 针母头 9 针母头2 33 24 65 56 47 88 725 针对 25 针串口连接25 针母头 25 针母头2 33 24 55 4

7、6 207 720 69 针对 25 针串口连接9 针母头 25 针母头2 23 34 65 76 207 58 4串口转接线这种转接线适用于 9 针串口和 25 针串口的转换。首先,根据需要(9 转 25 或 25 转 9)选择两个转接头。选择方法如下:9 针转 25 针(9 针公头,25 针母头)。25 针转 9 针(25 针公头,9 针母头)。然后使用尽量短的带屏蔽的多芯连接线。连接方法如下表串口转接线一览9 针接头 25 针接头1 82 33 24 205 76 67 48 59 22-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有 9 针串口(DB9)和 25 针串口(DB25),通信距离较近时(12m),可

8、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 RS232 端口 (RS422,RS485 较远),若距离较远,需附加调制解调器(MODEM)。最为简单且常用的是三线制接法,即地、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三脚相连。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对 9 针串口和 25 针串口,均是 2 与 3 直接相连;两个不同串口(不论是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串口或分别是不同计算机的串口)接收数据针脚(或线)与发送数据针脚(或线)相连,彼此交叉,信号地对应相接,就能百战百胜。接头可以分为公头和母头:公头泛指针式的接头;母头泛指插槽式的接头。所有接头的针脚有统一规定,在接头上有印好的序号,连接时要注意查看。在接线时没有提及的针脚都悬空

9、不管。串口各针脚功能表25 针串口功能一览针脚 功能2 发送数据(TXD)3 接收数据 (RXD)4 发送请求 (RTS)5 发送清除 (CTS)6 数据准备好 (DSR)7 信号地 (GND)8 载波检测 (DCD)20 数据终端准备好 (DTR)22 振铃指示 (RI)九针串口功能一览表 针脚 功能1 载波检测 (DCD)2 接收数据 (RXD)3 发送数据(TXD)4 数据终端准备好 (DTR)5 信号地 (GND)6 数据准备好 (DSR)7 发送请求 (RTS)8 发送清除 (CTS)9 振铃指示 (RI)我需要制作一条两头都是公头的线,用来连接 gprs 和开发板。连接方法就是:1

10、-1,2-3,3-2,4-4,5-5,6-6,7-7,8-8,9-9。就是 2,3 对调,其他的直连。附颜色与引脚的关系(不知道此关系有没有通用性):1 黑,2 棕,3 红,4 橙,5 黄,6 绿,7 蓝,8 紫,9 白。串口通讯流控制在串行通讯处理中,常常看到 RTS/CTS 和 XON/XOFF 这两个选项,这就是两个流控制的选项,目前流控制主要应用于调制解调器的数据通讯中,但对普通 RS232 编程,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好处的。那么,流控制在串行通讯中有何作用,在编制串行通讯程序怎样应用呢? 1.流控制在串行通讯中的作用这里讲到的“流”,当然指的是数据流。数据在两个串口之间传输时,常

11、常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或者两台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不同,如台式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接收端数据缓冲区已满,则此时继续发送来的数据就会丢失。现在我们在网络上通过 MODEM 进行数据传输,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流控制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接收端数据处理不过来时,就发出“不再接收”的信号,发送端就停止发送,直到收到 “可以继续发送”的信号再发送数据。因此流控制可以控制数据传输的进程,防止数据的丢失。PC 机中常用的两种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 RTS/CTS、DTR/CTS 等)和软件流控制XON/XOFF(继续/停止),下面分别说明。 2.硬件流控制硬件流控制常用的有 RTS/CTS 流控制和 DTR/

12、DSR(数据终端就绪/数据设置就绪)流控制。硬件流控制必须将相应的电缆线连上,用 RTS/CTS (请求发送/清除发送)流控制时,应将通讯两端的 RTS、CTS 线对应相连,数据终端设备(如计算机)使用RTS 来起始调制解调器或其它数据通讯设备的数据流,而数据通讯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则用 CTS 来起动和暂停来自计算机的数据流。这种硬件握手方式的过程为:我们在编程时根据接收端缓冲区大小设置一个高位标志(可为缓冲区大小的 75)和一个低位标志(可为缓冲区大小的 25),当缓冲区内数据量达到高位时,我们在接收端将 CTS 线置低电平(送逻辑 0),当发送端的程序检测到 CTS 为低后,就停止发送数

13、据,直到接收端缓冲区的数据量低于低位而将 CTS 置高电平。RTS 则用来标明接收设备有没有准备好接收数据。常用的流控制还有还有 DTR/DSR(数据终端就绪/数据设置就绪)。我们在此不再详述。由于流控制的多样性,我个人认为,当软件里用了流控制时,应做详细的说明,如何接线,如何应用。 3.软件流控制由于电缆线的限制,我们在普通的控制通讯中一般不用硬件流控制,而用软件流控制。一般通过 XON/XOFF 来实现软件流控制。常用方法是:当接收端的输入缓冲区内数据量超过设定的高位时,就向数据发送端发出 XOFF 字符(十进制的 19 或 Control-S,设备编程说明书应该有详细阐述),发送端收到

14、XOFF 字符后就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当接收端的输入缓冲区内数据量低于设定的低位时,就向数据发送端发出 XON 字符(十进制的 17 或 Control- Q),发送端收到 XON 字符后就立即开始发送数据。一般可以从设备配套源程序中找到发送的是什么字符。应该注意,若传输的是二进制数据,标志字符也有可能在数据流中出现而引起误操作,这是软件流控制的缺陷,而硬件流控制不会有这个问题。RJ45 转 DB9只要做 3 根线就可以了RJ45 侧: DB9 侧:3 - 2 4 - 56 - 3RJ45 的序号:_|-|12345678| | | |-| | | |DB9(FEMALE/母头)的序号:-/ 5 4 3 2 1 / 9 8 7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