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76709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浅析我国税收超额负担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税收超额负担是税收效率分析的核心,它可以借助于消费剩余和生产剩余及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应更关注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我国现行主体税种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各种市场资源配置的均衡条件,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产生了超额负担。【关键词】税收超额负担;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当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已经处于最优状态下,政府征税给纳税人所造成的负担不仅仅表现为所征的那部分税款(直接成本),而且还往往会影响经济决策,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从而产生一个超额负担,即对纳税人福利造成的额外负担,也称为税收的福利成本,属于社会净损失。由于税收的存在,引起了

2、相对价格结构的变化。价格变化影响了私人部门的经济决策,由此减少了征税前的经济选择所能获得的经济福利,消费者不得不克制自己,完全放弃了对征税商品的偏好,而去消费其它并不偏好的产品,有时即使没有税收直接成本,超额负担也依然存在。政府征税造成的超额负担既包括消费方面,也包括生产、投资等方面。一、税收超额负担理论分析税收超 额 负 担 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与此相似

3、的,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纳税人承担的属于税 法 规定应纳税额以外的经济损失,又称额外税收负担。分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税收超额负担,指国家税务当局在正 税 以外,对人民- 1 -直接进行的额外征课。间接税收超额负担,指并非由税务机关直接征课,而是在部分均衡和一般均衡中,由于税收干预引起经济抉择变形,给纳税人间接带来的那部分额外损失。一般说,征税以前,纳税人在各种消费货物之间的选择,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储蓄)之间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与闲暇之间所进行

4、的选择,在征税以后会因税收的干预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反映在图表中的变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纳税人由此而承担的,属于税收以外的额外经济损失部分。为简明起见,假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无穷大,并且纳税人对于各种消费货物的选择,以及对于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储蓄)的选择都是固定不变的。 税 收 超 额 负 担设图中 OS 为劳动力供给线, DK 为需求线,征税前均衡点为 A,工作小时为OC,工资率等于 OD。这时的工作小时 OC,是根据工资率 OD 确定的,从而工资总额为 ODAC。如果劳动者本来愿意在工资总额为 OAC 的条件下工作,于是, ODA就是征税前的“供给者盈余” 。现在,由于对工资收入以 D

5、D/OD 的税率征税,则净需求线降至 D K,新的均衡点为 B,工作小时降至 OE,工资率降至OD,征税后的“供给者盈余”降至 OD B。与征税前原来的盈余比较,其降量为 D DAB。在这一降量中,长方形 D DGB 部分属于劳动者的税收负担,而三角形 BGA 部分,即为其间接的税收超额负担。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概括起来可分为商品税和要素税两大类,前者主要指流转税类,后者主要指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就商品税而言,理论上分均一商品税和差别商品税。所谓均一商品税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按统一比例税率征税。差别商品税是指只选择部分商品和劳务征税,或对全部商品和劳务都征税,但采用差别税率征税。如果采用均一商品税

6、,税后不改变税前的相对价格,这样就不会造成商品市场上的超额负担。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2 -不同,即使按相同率征税,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也会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价格上升幅度高于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而且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和劳务其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均一商品税事实上也类似差别商品税,同样会导致税收超额负担,而且远离公平目标。只不过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均一商品税比差别商品税的超额负担小。征差别商品税后,直接改变了商品之间的比价,造成超额负担。征税差别越大,超额负担越大。(一)除极端情况(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为零)外,对任何商品课税都会产生超额负

7、担。超额负担与商品需求体系弹性、税率高低成正比,从效率目标出发,一是对所有商品征相同的税(尽管也有超额负担) ;二是若对选择性商品课税应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征税,最好对弹性为零的商品征税。一般来说,现行消费税、营业税比增值税的超额负担要大,因为课征消费税的商品大部分属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而且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课税商品税率差别大。营业税按行业设置税率,税负也存在一定差别。为此,应扩大增值税的范围,取消营业税;规范增值税的计算方法,采用单一税率,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二)鉴于最优原则在税制设置中无法实现,将次优原则应用于税制设计中列具实践意义。次优原则是在市场存在失灵条件下,追求资源配置效

8、率最优,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为此,应开征矫正外部经济效果的税种,如环境税。(三)企业所得税以经济利润为计税依据比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对资本筹资结构的扭曲程度要小。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应尽快合一,不仅公平,而且更具效率。(四)累进的边际税率越高、个人的购买总支出数量越大、劳动供给弹性越大、劳动对闲暇的替代效应越大,个人所得税的超额负担越大。由于闲暇和收入的无差异曲线因不同人而异(如年龄、性别、职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各异) ,所以同样的税收对不同的群体,其个人所得税的效应不同。二、我国税收超额负担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是税收超额负担扩大的基础。税收必然会带来超额

9、负担,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税基的扩大,税收作用的范围也相应的- 3 -扩大,超额负担也必然扩大。在原有条件下,这种超额负担的扩大与国民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不会出现边际递增现象。这种超额负担可以看成是税收征收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效率付出。(二)税收的超常增长是税收超额负担过快增长的重要原因。无论宏观税负还是微观税负,税收的超常增长都会导致超额负担的递增,而且超额负担增长的速度比税收增长的速度更快。但这还不够,还需要分析造成税收超常增长的原因。如果这种增加是对原有征管漏洞弥补带来的,虽然对新税基征税也会带来超额负担,但却可消除原有的.不公平,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值得付出的超额负担。如果

10、是由于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经济效益增加而带来的超额负担是一种必然的付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进一步分析造成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原因。造成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统计口径的差异。税收是按照现价计算征收的,而 GDP 增长率是按照不变价或者叫可比价核算的。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 年按照可比价格统计的 GDP增长是 9.8%,如果考虑价格因素,GDP 增幅预计在 13%14%之间,与税收增幅间的差距就大大缩小了。2006 年按可比价统计的 CDP 增长是 10.5%,若按现价计算增长 13.8%,与税收增幅的差距缩小。2.经济结构影响,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税负水平的形成影响较大。随

11、着我国向重化工业的推进,税负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近年来出现了持续提高的态势,同时伴随着税负较低的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成为助推宏观税负上升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原因。20004 年与 1994 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 5.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提高了 4.49 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5.05个百分点。2006 年第二、三产业的预计增加值分别为 14.9%和 11.4%,其增长均高于 CDP 增长,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均来自于第二、三产业,从而导致税收的增长高于 CDP 的增长。3.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的影响。在经济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运行质量越高,一定的

12、投入生产出的增加值和利润的价值就越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增长速度加快,相应地推动宏观税负水平的提高。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经济运行质量下降,宏观税负也将相应下降。CDP 中的“营业盈余”代表了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总水平,相当于全社会的“利润” 。2004 年与 1994 年相比,营- 4 -业盈余占 GDP 的比重提高了 1.86 个百分点,2005、2006 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6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30%左右。4.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对税收增长的作用影响不同。GDP 核算是外贸进出口净值,也就是说进口是作减项的,出口是做增项的,所以进口数量越多,对于 CD

13、P 减去的数字就越多。但在税收上,只要发生进口了,那就会有税收收入,出口退税不从税收收入中扣除,是财政单独做退库处理。这也是税收收入增长会快于 CDP 增长的一个因素。5.征管水平是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理论税负既定的情况下,征管水平高就会有较高的宏观税负;征管水平低,宏观税负也随之下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4 年实施新税制后,政策变动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有增有减,但宏观税负持续上升,除经济因素外,反映出征管因素的显著作用。三、控制税收超额负担政策建议我国税收的超额负担完全可以在保持现有宏观税负的前提下,对原有的造成超额负担的地方进行改进,即通过“存量”调整和优化来减少超额负担

14、,增进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和增长,从而有更大的财力去进一步优化税制,形成我国税制优化的良性循环。2006 年我国在税制优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改革消费税制度,提高企业所得税工资支出税前扣除限额,继续在东北地区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调整和完善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就业再就业税收政策等等。随着两税合并与实施,将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通过优化税制来降低税收超额负担仍有很大的空间,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国完全可以通过税制优化来降低超额负担。两税合并后,急需进一步改革完善的便是

15、增值税,需要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转型的适用地区和增值税征税范围。增值税与以往的道道环节征税的销售税相比其超额负担大大降低,中性特征明显。但我国增值税目前仍不是完全中性。我国目前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不宽。我国现行增值税只对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计征,从征税范围看,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两个环节;从增值税课征对象看,只涉及动产和部分劳务,过窄的征税面致使重复征税现象- 5 -严重,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削弱了增值税内在制约机制的作用。因此,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加以调整。首先,可将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与货物生产密切相关,在社会再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避免企业在营业税和增值税之间转移税负,消除目前凭普通发票抵扣运费这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保障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其次,将征税范围扩展到其他与商品生产、流通密切相关的行业,乃至覆盖全部商品和劳务销售领域,充分发挥增值税的优势。参考文献:1张阳.中国流转税税负归宿分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经论丛 2008 第 5期 4汪浩.最优流转税与超额负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9 年 02 期 2汪昊.我国税收超额负担变化、原因与对策基于税收平滑模型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