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59042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西学中作业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主治“脾约”的方剂是(E ) A.温脾汤 B.健脾丸 C.归脾汤 D.实脾散 E.麻子仁丸 2.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C) A.地黄饮子 B.一贯煎 C.百合固金汤 D.炙甘草汤 E.独活寄生汤 3.功用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B ) A.温脾汤 B.黄龙汤 C.济川煎 D.十枣汤 E.麻子仁丸 4.喻嘉言用以治疗外邪陷里所致之痢疾 并称之为“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C ) A.葛根芩连汤 B.黄芪建中汤 C.人参败毒散 D.防风通圣散 E.补中益气汤 5.葛花解酲汤的功用是(E ) A.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B.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C.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D.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2、 E.分消酒食、理气健脾 6.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 B) A.涤痰通络,舒筋止痛 B.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C.健脾燥湿,和胃化痰 D.燥湿化痰,平肝定搐 E.清热化痰,平肝息风 7.实脾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B) A.草豆蔻 B.人参 C.干姜 D.苍术 E.大腹皮8.猪苓汤中配伍阿胶的用意是(B ) A.滋阴补血 B.补血止血 C.滋阴润燥 D.润肺止咳 E.养血益气 9.以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E ) A.养阴清肺汤 B.生脉饮 C.清燥救肺汤 D.麦门冬汤 E.百合固金汤 10.补阳还五汤的君药是(B ) A.当归尾 B.生黄芪 C.川芎 D.赤芍 E.地龙 11.羚

3、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B ) A.霜桑叶 B.茯神木 C.桑寄生 D.夜交藤 E.益母草 12.定喘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 A.桑叶、生石膏 B.黄芩、桑白皮 C.苏子、款冬花 D.甘草、炒白果 E.杏仁、法半夏 13.以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D ) A.半夏厚朴汤 B.半夏泻心汤 C.丁香柿蒂汤 D.旋覆代赭汤E.橘皮竹茹汤 14.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E ) A.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C.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D.温补脾肾、涩肠止泻E.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15.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D )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

4、阴不足、肝气失和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 虚热内扰 E.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16.牡蛎散煎煮时,原方注明应加人的药物是(D ) A.诃子 B.乌梅 C.白果 D.小麦 E.桔梗 17.四逆汤和理中丸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D ) A.附子 B.人参 C.桂枝 D.干姜 E.白术 18.吴茱萸汤的功用是(C ) A.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B.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D.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E.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19.参苓白术散的组成药物中,除人参、自术、茯苓、甘草、砂仁、桔梗、山药、大枣、自扁豆外,还有( E ) A.陈广皮制半夏 B.生黄芪广木香 C.生枳壳

5、藿香叶 D.车前子肉豆蔻 E.薏苡仁莲子肉 20.由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的方剂是(A )A.玉女煎 B.泻白散 C.白虎汤 D.清胃散 E.麦门冬汤 中药部分 1(2.0 分) 既能行气宽中,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 A)大腹皮 B)青木香 C)天仙藤 D)川楝子 E)甘松 参考答案: A 2(2.0 分) 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 ) 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呕吐呃逆 C)久泻久痢 D)瘰疬、瘿瘤、痰核 E)大便燥结 参考答案: A 3(2.0 分) 素有伤科要药之称的药物是( ) A)大蓟 B)艾叶 C)三七 D)花蕊石 E)棕榈炭 参考答案: C 4(2.0 分) 来源于同一

6、种植物的药物是( ) A)大腹皮与槟榔 B)茵陈蒿与青蒿 C)人参与党参 D)紫花地丁与黄花地丁 E)广藿香与薄荷 参考答案: A 5(2.0 分) 下列不属大黄主治病证的是( ) A)积滞便秘 B)湿热痢疾 C)热毒疮疡 D)痰饮喘咳 E)血热吐衄 参考答案: D 6(2.0 分) 大青叶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B)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C)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D)清热解毒,燥湿止带 E)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参考答案: B 7(2.0 分) 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功效的药物是( ) A)胡椒 B)苦参 C)荜茇 D)荜澄茄 E)花椒 参考答案:E 8(2.0 分) 桂枝治疗风寒

7、表实证,宜配伍( ) A)麻黄 B)大枣 C)干姜 D)麦冬 E)茯苓 参考答案: A 9(2.0 分)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 ) A)甘草与海藻 B)丁香与郁金 C)人参与五灵脂 D)三棱与莪术 E)川芎与牛膝 参考答案: A 10(2.0分) 黄芪的功效有( ) A)清热燥湿 B)凉血止血 C)安神益智 D)收敛止汗 E)利尿消肿 参考答案: E 11(2.0 分) 治疗阴虚有热,心烦,失眠者,宜选用( ) A)南沙参 B)北沙参 C)石斛 D)百合 E)大枣 参考答案: D 12(2.0 分) 肉苁蓉的功效是( ) A)补脾益气,润肠通便 B)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C)补肾温肺,润肠通

8、便 D)补血养阴,润肠通便 E)滋补肝肾,润肠通便 参考答案:B 13(2.0 分) 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是( ) A)当归 B)三七 C)小蓟 D)大蓟 E)阿胶 参考答案: E 14(2.0 分) 治疗石淋,宜首选 (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滑石 E)金钱草 参考答案:E 15(2.0 分) 下列药物中,孕妇慎用的是( ) A)石决明 B)牡蛎 C)龙骨 D)代赭石 E)天麻 参考答案: D 16(2.0 分) 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功效的药物是( ) A)使君子 B)苦楝皮 C)槟榔 D)雷丸 E)鹤虱 参考答案: C 17(2.0 分) 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

9、,收湿敛疮的药是( ) A)滑石 B)车前子 C)地肤子 D)木通 E)石韦 参考答案: A 18(2.0 分) 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 A)柴胡 B)辛夷 C)升麻 D)生姜 E)白芷 参考答案: D 19(2.0分) 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传统被称为( ) A)特产药材 B)道地药材 C)名产药材 D)贵重药材 E)稀有药材 参考答案:B = 20(2.0 分) 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养阴生津的药物是( ) A)知母 B)天花粉 C)生地黄 D)芦根 E)牡丹皮 参考答案: C = 二、多选题 答题要求 : 21(3.0 分)

10、 益母草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 B)疏肝解郁 C)活血调经 D)利水消肿 E)祛瘀消痈 参考答案:A C D 22(3.0 分) 与藜芦相反的药物有( ) A)人参 B)细辛 C)玄参 D)沙参 E)丹参 参考答案: A B C D E 23(3.0 分) 麝香的功效是( ) A)清热解毒 B)凉血止血 C)活血调经 D)开窍醒神 E)消肿止痛 参考答案: C D E 24(3.0 分) 善于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 A)枳实 B)香附 C)青皮 D)木香 E)佛手 参考答案: B C E 25(3.0 分) 仙鹤草的功效是( ) A)收敛止血 B)补虚 C)止痢 D)清热解毒 E)截疟

11、参考答案: A B C E 26(3.0 分) 临床可以治疗肠燥便秘的药物有( ) A)天冬 B)麦冬 C)胡桃仁 D)肉苁蓉 E)何首乌 参考答案: A B C D E 27(3.0 分) 黄连的主治证是( ) A)痈肿疮毒 B)湿热泻痢 C)消渴证 D)湿热呕吐 E)风湿热痹 参考答案:A B C D 28(3.0 分) 功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有( ) A)蝉蜕 B)薄荷 C)升麻 D)柴胡 E)葛根 参考答案: B D 29(3.0 分) 苦味药的作用是( ) A)清泄火热 B)坚阴 C)通泄大便 D)泄降气逆 E)燥湿 参考答案: A B C D E 30(3.0 分) 石菖蒲的功效有(

12、) A)开窍 B)宁神 C)止痛 D)化湿 E)和胃 参考答案: A B D E 31(3.0 分) 治疗疟疾可以选用的药物是( ) A)仙鹤草 B)常山 C)槟榔 D)何首乌 E)青蒿 参考答案: A B D C E 32(3.0 分) 升浮药物的作用有( ) A)升阳发表 B)消导积滞 C)温里散寒 D)涌吐 E)开窍 参考答案: A C D E 33(3.0 分) 桃仁可用于( ) A)肺痈肠痈 B)血瘀腹痛 C)热结便秘 D)咳嗽气喘 E)癥瘕积聚 参考答案: A B D E 34(3.0 分) 临床可以治疗肠燥便秘的药物有( ) A)知母 B)麦冬 C)玄参 D)生地黄 E)当归 参考答案:A B D C E 35(3.0 分) 芒硝的功效是( ) A)泻下攻积 B)泻下逐水 C)润燥软坚 D)润肺止咳 E)清热消肿 参考答案:A C E 36(3.0 分) 厚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