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58852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近植物》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学设计走 近 植 物主题产生背景:本学期开学初,大连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员时老师,在瓦房店市进修学校教研员马英娟老师的陪同下,深入基层,来我市实验小学进行教学研究指导,并随机给我们班的同学上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引发课。课上,时老师用他培育好的菜花照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的经验按菜花不同的生长时期的状况进行分类。对于培植菜花,城里的孩子感到既陌生又新鲜。课堂上,同学们跃跃欲试,特别的兴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时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孩子们进行了正确的分类。同时,时老师也给学生们提出希望,回家后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栽培几种植物,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这一课程资源,我准备带领学生对植物栽培作进

2、一步的研究,我们确定了“走近植物” 这一主题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蔬菜、花、草的生长情况,掌握种植植物的一般方法。2、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细心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品质。3、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观察、写作、 发现、研究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 计划阶段:(一)确定子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老师的课结束后,同学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我便引导学生围绕大主题“走近植物 ”提出自己感兴 趣的并想研究的植物,然后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最后确定了以下植物研究课题:1、我同蒜苗一同成长。2、我与菜花做朋友。3、豆类生长记。4、栽葱

3、的学问。5、关注土豆的栽培。6、油菜的一生。(二)制定种植计划。同学们确定了栽种的植物后,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动组成研究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栽种计划。请看:这是“ 我同蒜苗一起长大” 小组的种植计2划表。植物栽培计划组名 一片绿小组 组长 王文琦组员 王琛、谷婷、马祝一、周可秋、 张 羽、莫凡意研究内容 我与蒜苗一起成长研究课题 1、如何种植蒜苗?2、 怎样选取大蒜的种子?3、什么样的土质适宜大蒜的成长?4、蒜苗的生长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系吗?5、蒜苗生了虫子怎么办?6、蒜苗长到何时可食用?研究方法 1、王琛负责查阅资料。2、周玉秋负责询问有经验的菜农。3、马祝一、张羽负责记好观察记录,

4、写好观察日记。4、莫凡意负责拍下不同时期的蒜苗生长情况的照片。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为栽种的植物选择恰当的地点,材料选择要保证质量。2、搜集查找资料要与同学合作交流。3、调查访问要有礼貌。4、对植物的管理要细心.(浇水、喷药)(三)交流修订完善计划。二、实施阶段(一)活动准备首先各小组依据计划开始活动,从图书馆、网络中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植物生长的知识,访问有经验的学生家长、菜农、花农了解栽种植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花盆、种子、选好培植地点等。(二) 方法指导:在计划修订课上,我发现各小组在研究种植方法上都选择了写观察日记这一方法,所以我有目的的重点进行了观察日

5、记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在观察日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时要抓住特点,进行连续观察,注意植物的生长过程。2、注意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各自特点。3、要把自己看到的现象或从资料上得来的相关内容,插入自己对所观察植物的一些感想。(三)实践种植学生们在做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回家首先选择了栽种3地点,和父母一同选择种子,自己亲自动手取土,进行前期的播种栽培。一开始,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播种后,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自己栽种的植物有什么变化?由于缺少经验,孩子们有些着急,恨不得看到栽下植物当天就长大。如:“栽葱的学 问” 小组 ,第一次将大棚里面的葱移植到自家的花盆里面培育

6、,几天后不见小葱长大,小葱反而打蔫,他们失望极了,以为小葱活不成了,便想拔下小葱扔了。发现后,我便在阶段交流时及时地给与指导与鼓励:告诉他们植物生长要有一个过程,小葱从大地母亲的怀抱中移植到盆里,需要有一段缓苗的时间,适应了花盆里面的环境之后,才能开始生长。听了老师的话后,他们恍然大悟,又继续精心栽培,最终培育出小葱的的种子。在栽培的过程中,孩子们缺少栽培技术,对植物的生长知识不了解,也遇到了许多的困惑,但通过阶段性合作交流与互动,他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重新找回了信心。如:“ 关注土豆生长”小组的学生,土豆栽下后天天浇水,好多天不见发芽,于是他们将盆里的土豆种挖出来,发现土豆不但没发芽已经发霉

7、了。同学们听了这个小组汇报以后,一同帮助他们查资料,找原因。原来是因为浇水过勤,又放在阴暗的后阳台上,选择土豆种又是新鲜的小土豆,而导致了土豆栽培的失败。同学们 在实践中懂得了原来土豆的生长与湿度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后,第二次,他们为了确保土豆生长,采用了塑料大棚技术,将盆栽的土豆用塑料袋罩上,结果不到十天,土豆发芽了,发芽后,他们撤掉了塑料袋,发现,土豆芽弱不禁风,后来又重新扣上塑料袋,精心培育,小土豆逐渐长大,叶子越来越茂盛,最终成功了。经过一段时间培育后,我定期的让学生们写观察日记,进行阶段性交流,发现同学们的日记内容单调,每天记录不够及时,这时,我便不失时机地给与点拨指

8、导, 让孩子 们将栽种的植物搬到教室,一连几天早晨和同学们一起面对面观察、指导。如:今天看到小苗怎么样了?后来又发现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总结出观察的感受。最后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和习惯:观察要仔细,要反复的多角度看,在观察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详细的描写,还可以将培育植物起个合适的名字来写。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观察日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篇篇包含真情实感的日记诞生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原意去做、去写,把观察和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受益匪浅。、 汇报展示交流阶段历时一个多月的种植研究,孩子们不但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在展示课上,同学们将自己丰收的果实带到了教室与同学们一起分

9、享。 “我同蒜苗一起成长” 小组的同学,把各自栽种的蒜苗带到了学校放在一起,他 们向同学们介绍了算面的培育过程及方法和窍门,展示了他们在培育过程中拍下来的蒜苗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照片。同时,他们还发现无土栽培比有土栽培蒜苗长得快,并把他们的小组亲手栽种的蒜苗剪下来分给学生们回家品尝,同他们一起分享4劳动的成果。这个小组谢贵阳同学在与蒜苗相处的日子里与蒜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给栽培的蒜苗分别起名为:“壮壮”和“弱弱” 、“追追”和“ 高高”等,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早上,我第一件事便是观察蒜苗。哇,蒜苗好健壮呀!没扒皮的哪一个竟在夜之间就长了 1 厘米,而扒了皮那个刚长到九毫米,为了分清楚,我把高的叫

10、壮壮,矮的叫弱弱。中午的时候,壮壮已经长到 1 厘米 5 毫米了, “身体”嫩绿的,穿着竖向翠绿条纹外套,昂首挺胸,不知有何作为? 他的弟弟和他再像不过了,弱弱身材苗条,皮肤雪白,兄弟俩肩并肩,手拉手,共同成长。 ”“我与菜花做朋友” 小组 的同学在汇报时,着重汇报了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了合作。他们在培植观察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白菜花比萝卜花生长得快,但白菜花的花期短,而萝卜花的花期长。同时,他们在观察中发现当白菜根或萝卜根耗尽了体能枯萎了,正孕育着新的生命白菜花和萝卜花的盛开。姜舸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种的小萝卜根终于按照我的愿望,茁

11、壮成长了。我那个小萝卜根下面的小苗苗变得那样翠绿,那样美,我看了看, 总是觉得小 绿苗像要参加比美大会似的穿得是那样的鲜艳。如果把这种颜色涂在木雕上,你还会以这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而别的地方却变得干枯了,变老了。身上长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我心里不由地想:小萝卜苗没想到这么伟大,无私的付出。它不顾自己的生命,把营养统统地送给了小萝卜苗。小萝卜苗长大了,它却枯萎起来。看来,植物之中也是有美德的。 ”“油菜的一生” 小组同学,介绍了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的酸、甜、辣。他们小组成员曾因忙于学习而忽略了油菜的管理,结果长时间缺水,小苗长势很慢并生了虫子。因此,他们感悟到 “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同时还讲

12、述了一个在施肥过程中的,用尿液浇油菜,导致小苗变黄了的有趣的故事,从中懂得:才撒的尿液是热的,并且尿素含量浓,因此, 导致小苗枯黄了,看来,事物之间的联系还真是复杂有趣。豆类生长记小组的同学通过研究发现:许多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而唯有豆芽生长不能在强烈的阳光,尤其日光照射下。同时,更令他们惊奇的是:芸豆种子顽强的生命力,它能顶破比它很重几倍的土块破土而出,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徐美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真是让人不可思 议,一棵小小种子苗, 细细的种子苗,长长的种子苗怎么能把比它重几倍的大土块拱动?如果说拱破一个小洞那倒没什么,可竟然能把那么大的一块土拱得隆起一个小包,简直让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

13、睛了。种子把拱起来的土块毫不客气地掀到了一边,免得妨碍自己生长。瞧!芸豆种子的豆尖包着个小豆夹,更有意思的是豆荚里竟然夹着一棵粒精神饱满的豆粒。看它那圆鼓鼓的样子,可真是吃饱了,喝足了睡大觉。芸豆种子的嫩黄的芽长得有两厘米高了,芽的尖上弯弯的,像一个细细的小弯钩。小弯钩的顶端开着朵朵黄黄的小花,真讨人喜爱。总之,种子可真有劲,真强壮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个小 组通过精心栽培,最终使他们种下的芸豆都获得了大丰5收,结出了许多豆角。体会与反思1、人在与植物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他们亲身经历了植物生长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得了许多栽培的知识,增强了劳动观念,懂得了科

14、学的重要性。2、在亲近植物的日子里,孩子们体验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趣,他们每天课余时间生活的充实有意义。在栽种中和父母共同探讨栽培技术,和老师一同查阅资料,与同学一起进行管理,在共同的交流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学生的情商发生了变化,他们善于思考,善于研究。3、在活动中提高了孩子们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他们写出了大量的饱含真情实感的日记,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出对事物的看法,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最多同学写出了三十几篇的观察日记。4、这一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的意志品质,他们懂得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不但要细心还要有耐心,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虎头蛇尾,否则一事无成,还因为如此,每个孩子在这次活动结束时,都有自己的总结与收获。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走近植物瓦房店市实验小学董德清2008 年 5 月 1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