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637454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中国史考点解析,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经济每一阶段特征,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出现农耕经济的雏形。刀耕、耒耜、牛耕逐渐推广。井田制瓦解,私田出现。商周青铜手工业闻名世界。商朝“商人”活跃。,古代经济每一阶段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小农经济占据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经济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古代经济每一阶段特征,五代辽宋

2、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关于原始农业的起源形成: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区域:中国农耕经济在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格局: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北粟南稻的格局。特点: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存在着地域差别。,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

3、耕火种”(或“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 或“耜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

4、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封建政府和皇

5、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形成的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发展的条件生产技术的提高;精耕细作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基本特点:以农业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

6、的需要和缴纳赋税。(4)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为此,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5)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6)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重要原因之一。(7)生产模式:精耕细作。(8)耕作方式:铁犁牛耕。(8)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对小农经济的

7、评价积极性:农民生活较稳定,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稳定,也有较高的积极性。落后性: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脆弱性:天灾人祸易使之破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概念解析,正确把握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分散性

8、(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概念解析,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

9、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要特征闭塞性、迟滞性。,概念解析,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特征:具

10、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典型例题解析,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典型例题解析,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典型例题解析,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C 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人们终

11、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保暖。,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官营手工业:(1)概念: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2)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对朝廷财政是一大支出。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工官”的制作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各种行业的封闭性: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

12、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劳动者缺少积极性: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其职业由子孙世代继承,不得脱籍改业,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也受到严重束缚。(3)评价:利:制作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弊: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民间手工业 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

13、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纺织业的主要成就:(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2)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3)汉代:技术高超,通过丝绸之路行销到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规模大,分工细)(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6)明代: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机工),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冶金业的主要成就:(1)冶铜业:青铜铸

14、造及代表作(商周时期水平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2)冶铁业:现在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在许多地区有大量出土。汉代: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水排的发明)。,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制瓷业的主要成就:(1)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2)从商朝到东汉:由陶向瓷过渡(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邢窑的白瓷(有“南青北白”之说)(4)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全国有几大名窑河北定窑 河南钧窑 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15、(5)明清:青花器、彩瓷、珐琅彩,古代中国的经济史考点解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3)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4)生产技术: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5)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6)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7)销售: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

16、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典型例题解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材料中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B 材料反映了大规模修水利兴修的条件是铁制工具的发明。而铁制工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以推断B项正确。,典型例题解析,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解析】D 注意题干中关键词“根本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判断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出现,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D项所述便是铁农具的出现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