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588599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只有学得有趣,才会产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主动去学,也才能学得好。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在自己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尽力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

3、腕子,手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 ,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 。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一) 、精心设计课堂引言,诱发兴趣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

4、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我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事:4 月 10 日 9 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 8000 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 4 月 9 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 3000 美元卖给我吧” 。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 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 4 月 9 日 11 时。中年人拿着3000 美元买到的中

5、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 8000 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 4 月 10 日, 怎么下飞机变成了 4 月 9 日,难道2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二) 、巧妙设置悬念教学,激发兴趣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游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地球偏向力的时候提出: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缓?讲风蚀作用时,提出为什么开封北城墙

6、的砖上会有许多洞穴。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时提出:骆驼刺为什么根系特别发达,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别矮小?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 “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知道答案。“欲知后事如何” ,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三) 、灵活运用趣味性教学,感召兴趣中学地理是一门富饶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召学生的学习兴趣。1、巧借古诗文教学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

7、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空花草埋幽径

8、,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又如,用毛主席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两句诗,以及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唐代诗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两句诗,描绘长江三峡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2、引用歌谣谚语教学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谚语、民谣等穿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通俗易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

9、真,富有感染力。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无形中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3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引用“雷打未惊蛰,雨水四十日”的天气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东南部地区季风活动和锋面雨带的形成规律,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使获得知识更为巩固;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地区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

10、起伏的高原地形。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穿插趣味故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又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

11、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岁?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思想特别集中,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类似这样的短诗断句,地理谚语,趣味故事不胜枚举,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四)、适时巧用成语教学,助长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

12、地区湖泊众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用“滴水穿石”来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就比较恰当。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可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来比喻。在学习地下水潜水时,可提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在科学上是否可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提出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是否可行。在学习农业生产时,对于集约经营可用“精耕细作”来说明,对于粗放经营可用“广种薄收”来表达。南极洲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但冰川的 利用对人们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学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时,可说明我国几个“名不副实”的矿产地,即甘肃金昌产镍,甘肃白银产铜,青海锡铁山产铅锌,贵州铜仁产汞,湖南锡矿山产锑,这样描述使学生产生兴趣,

13、印象深刻。 (五)、结合身边现象教学,保持兴趣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4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 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

14、、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在讲第二章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叫学生观察、分析,用所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六)、引用补充资料,加深兴趣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 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

15、,提高趣味性。如讲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引用以下一些数据:若把银河系缩小一万亿倍,那时太阳半径仅 0.7 毫米,地球半径则为 0.0064 毫米,日地距离仅15 厘米,整个太阳系直径也只有 12 米,但银河系的直径仍有 100 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仅观测到的就在十亿个以上。地球在银河系,以至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但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星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也并非唯一人类居住的星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月球进军,不久,人类可望移居月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计划分六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生存的又一故乡。补充这些

16、资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欲望。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七)、恰当利用漫画教学,启迪兴趣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如在讲完人类与环境后,我选了 1989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漫画,画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