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524151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集体备课教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 品德与社会 册次: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珍爱生命 备 注本册第一单元中“呵护我们的身体”,打破了以往直接给出几种行为指导,或者呈现一个怎样呵护身体的故事的做法,而是首先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看看自己都有哪些生活习惯。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怎样才能形成良好习惯。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教材设置了学生在养成习惯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几种困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当有了良好习惯意识以后,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曾经怎么处理?现在还有哪些地方仍然觉得困难?总之,第一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第二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尊

2、重儿童生活。只有充分尊重儿童生活的现实状况,尊重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才能提出适宜的“发展区域 ”,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例如,在破除陋习这部分,教材并没有一味地对“陋习”说“不”,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尊重儿童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采取相宜的做法。教材的三个范例分别代表三种不同情况。第一个范例是随地吐痰,这属于大家普遍知道的陋习,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是小事一桩。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其涉及面的广泛与人们长期不以为然的态度,注意教育的长期性与劝戒性,开展一些制作宣传栏、小标语等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个范例是宰杀、食用野生动物,这属于随着人畜共

3、生疾病出现以后,人们新认识到的不良习惯。它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及时掌握这个新信息,主动去避免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但是,有些地方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教学的时候要尊重这个现实情况,在尊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自己的健康,要注意些什么?(尽可能不直接与这些活的野生动物接触,对加工刀具高温消毒,减少食用量,并可食用蒜葱等帮助杀菌)从而形成一种卫生意识。第三个是相互夹菜,这在全中国的家庭里都比较普遍,应该说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做法。我们并不是要通过这样的范例,让学生都回家反对家人的夹菜,而是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家人的意识强弱、有无病人等),采取相应的做法。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品德与社会 册次

4、: 四(上) 课题 第一课 美丽的生命 第 1 课时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 、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

5、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 (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

6、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 (三) 、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 2、 (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 ,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

7、芦荟) ,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品德与社会 册次: 四(上) 课题 第二课 我们的生命 第 2 课时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教学重点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教学难点:

8、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课前准备 调查访谈:(含采访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板书课题。1、 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在所在的小组里发言,并选出代表,准备在班里汇报成果。 2、 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 、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 3、 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

9、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 4、 集体汇报展示、交流。 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课 件出示)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二、互动活动。 A、 (乘上“生命 ”号列车) 1、活动准备:教师在教室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分别代表一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如生命的产生、来到世上、成长的各个时期(会爬行、学走路、上幼儿园、上学、戴红领巾) 2、提出游戏规则:、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学生担任“生命

10、” 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3、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列车行驶完全程后,学生进行讨论:考察我们的生命轨迹之后,有哪些收获。各个列车长组织列车员用图画、书写卡片、写感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根据各位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列车长和优秀列车员。 B、 (制作成长册)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面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制作一本成长册,并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名字。(课件出示) 1、把家长讲给自己听的那些感人故事简单写下来,个人或者小组、小队合作。编成一本故事集。 板书设计教学

11、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 品德与社会 册次: 四(上) 课题 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 3 课时 执教教师教学目标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教学重点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教学难点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课前准备 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 每人都有一个身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怎样?(板书:身体)(瘦、胖、高、矮)形成这样的体型,与你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你们的生活习惯又是怎样的呢?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三方面说。 小结:你们的生活习惯很多,其中有良好的习惯,有不良的习惯。身体是生命的载

12、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呵护我们的生命 二、学文明理: 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书上图) 学生总结发言:“ 我是怎样克服不良习惯的。 ” 过渡: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你看,他用手拿东西吃,手上的细菌就会跟着往肚子里跑。这样,后果是怎样的呢? 人们常说:“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归纳板书:注意个人卫生 现在,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把它们写下来。 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

13、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俗语、谚语读一读,互相交流。 过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陋习。请同学们做做:把你看到的或自己做过的一些陋习给同学们说说。 出示图片。说说陋习的危害性。 提问: 我们应该怎样去革除陋习呢?(自由谈,然后老师归纳并讲述卫生误区。 ) 过渡:既然注意卫生,身体好。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呢? 学生填表: 我常参加的锻炼活动 我喜欢的锻炼活动 我不喜欢的锻炼活动 我应参加的锻炼活动 教师归纳: 你们的锻炼活动很丰富。在这里,我向你们推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的身体。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

14、心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完成)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 品德与社会 册次:四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安全地生 备 注本单元不是让学生重温耳熟能详的“远离危险”“走近安全”的道理,而是通过情境体验真正建立起安全意识,通过模拟活动,实实在在掌握一些正确的做法。如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一课,通过两幅图画呈现了与陌生人打交道两个典型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我该怎样与陌生人说话、说怎样的话?我要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开门,如果不开门,怎样做到得体有礼貌 续写小故事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其他场合遇到陌生人应该做什么。研讨问题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统一的结论,而是为学生留

15、出了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尊重儿童生活。只有充分尊重儿童生活的现实状况,尊重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才能提出适宜的“发展区域”,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例如,在破除陋习这部分,教材并没有一味地对“陋习”说“不”,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尊重儿童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采取相宜的做法。教材的三个范例分别代表三种不同情况。第一个范例是随地吐痰,这属于大家普遍知道的陋习,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是小事一桩。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到其涉及面的广泛与人们长期不以为然的态度,注意教育的长期性与劝戒性,开展一些制作宣传栏、小标语等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二个范例是宰杀、食用野生动物,这属于随着人畜共生疾病出现以后,人们新认识到的不良习惯。它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及时掌握这个新信息,主动去避免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但是,有些地方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教学的时候要尊重这个现实情况,在尊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自己的健康,要注意些什么?(尽可能不直接与这些活的野生动物接触,对加工刀具高温消毒,减少食用量,并可食用蒜葱等帮助杀菌)从而形成一种卫生意识。第三个是相互夹菜,这在全中国的家庭里都比较普遍,应该说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做法。我们并不是要通过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