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518719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6(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一、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1.与朝鲜的关系 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 曾多次派人赴汉,先 后会见汉武帝和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当 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1)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 “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 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三韩,汉光武帝,使译通于汉,汉委,奴国王,(2)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 切。3.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 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 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

2、著名的“丝绸之 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 及 等 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这就是 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张骞,南海诸国,印度,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行至 ,未能到达大秦。 (2)后汉书记载,166年, 安敦王朝派 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 同欧洲国家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波斯湾,大秦,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如何? 答案(1)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西汉开辟了 陆地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 了与西亚等地的交往,唐代的陆路、海路商业通 道都很发达。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主要 通道已以海路为主。

3、(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交 往为主。 (3)外贸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 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的科技也伴随着外贸外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就是中外 民族融合的结果。,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1.和新罗的往来 (1)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 ”、 “ ”,接待新罗商旅。 (3)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4)新罗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新罗在 、 、 、风俗等方面,都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坊,新罗馆,姓氏,服饰,节令,2.和日本的交往 (1)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十多 次派出遣唐使。 (

4、2)日本的 ,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 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3)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4)日本的各级学校教授 。 (5)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和中国的 等。,大化改新,儒学,吉备真备,鉴真,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 交往 (1)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彼 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以 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 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 和 起了重要 作用。 (2)与中亚、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 切,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

5、药等特产。其 中与波斯的交往尤为密切。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 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佛教,玄奘,义净,(3)与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 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 、 大量 运往欧洲。 (4)和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中国史书 上有这方面的记载。,丝绸,瓷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通过官方和民间贸易。汉唐时期,“丝 绸之路”水陆并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2)官方派遣使节或留学生。唐朝时,日本派遣 13批“遣唐使”来中国;大食与中国通使达一个 半世纪;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日、朝都曾 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 (3)宗教传播。西汉末年

6、,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内地。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 (4)战争。隋炀帝对高丽的战争;成吉思汗的远 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帝时 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1.明朝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航 海,出使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远到达 和 东海岸地区。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 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奸 商勾结倭寇,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戚 继光率戚家军,在 九战九捷,并与 相 配合,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

7、沿海的倭寇基 本肃清。,红海沿岸,非洲,台州,俞大猷,(4) 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末, 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2.清朝前期 (1)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 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明清之际,俄国强占 了我国的雅克萨和 等地。1685年和1686 年,康熙帝两次组织自卫反击战。1689年,中 俄签订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 题。,葡萄牙,荷兰,尼布楚,尼布楚条约,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1)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主要 有葡萄牙、荷兰、沙俄等。 (2)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 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

8、,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 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考能提升主题: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典例】(2008上海单科)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蕃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 “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 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 察此画,回答问题。,圣枝图,(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来论证设问观点。 第(2)、(3)问要从两

9、汉史实和现实工作、学 习中探讨、论证观点。,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 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 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 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 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 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考向预测考向一 发达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示例1】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 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 的朝代是 (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调动

10、所学知 识判断问题的能力。地图关键信息“天竺”、 “大食”“新罗”,这些是唐朝时期对周边国家 的称,故应选B。 答案 B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示例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玄奘纪 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 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题干提供两个现象,一是那烂陀举行玄奘纪念堂 落成典礼,二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参加。能够 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只能是D项。A、B、 C均只能满足第一个现象

11、,与第二个现象无关,故 应排除。 答案 D,一、选择题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 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 )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秦相似这一信息可判断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B,2.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 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 )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解析 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

12、安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最南端的一条 通往印度,其余两条通往安息、大秦和大宛、康 居。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因此B 项符合题意。,B,3.“舍生取义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 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B.法显到天竺研究佛学 C.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唐风”“奈良”等词,由此 判断此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且与日本东京有 关,故选C项。,C,4.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 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 使充此。”这反映出 ( ) 新罗文化比较发达 新罗与唐朝关

13、系密切 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 A. B. C. D. 解析 本题不仅要明确材料的含义,还要判断材料 反映的史实。其中“有类中华”反映,“颇知书 礼”“善以讲论”反映,“选使充此”反映。,D,5.通过下图两枚同时期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 中国文字对日 本文字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中国制钱对日本影响 较大 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 B. C. D.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表面信息,也要看到深 层次信息,直接信息可从钱币的文字、形状上得 出,即;由间接信息可得出贸易往来和相互 影响,即。 答案 D,6.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 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 杜环 郑和下西洋 吉备真备 非洲黑 人陶俑 A. B. C. D. 解析 吉备真备是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 人物,与非洲无关,故应排除含的选项,只能 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