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25481027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0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要点,(一)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深翻扩穴,改良土壤;对果园土壤要全部深翻一遍,深度在6080cm,可分3年完成,最好在每年秋季进行。土壤管理制度,推广应用生草制和覆盖制,行间可种植白三叶草,每年割23次覆于行内;也可在树盘内覆盖麦秸、玉米秸等作物秸秆,厚度为1520cm.,2.施肥,基肥:每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kg以上,可结合土壤深翻施入。追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配方施肥,按每产100kg果实纯氮1kg,五氧化二磷0.5kg,氧化钾1kg的要求追肥,同时追施钙、锌、铁等微肥。全年可在花前、化后、果实膨大期追施。叶面喷肥: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

2、0.2%磷酸二氢钾、光合微肥等。,3.灌水和排水,浇水: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重点在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封冻前浇水。排水:雨季要搞好排涝,防止园内积水成灾。(二)整形修剪1.整形矮化密植果园宜采用纺锤形整枝,行株距为4m*3m的采用自由纺锤形,行株距为3m*2m的采用细长纺锤形。,2.修剪,采用休眠期和生长期相结合的修剪方法。冬剪主要以疏、拉为主,夏剪主要以抹芽、扭梢、环刻、拉枝为主。树高不超过行距,冠径小于株距;控制好枝量,每亩枝量在10万左右为宜;长、中、短枝比例为1:2:7,叶面积系数3左右,果园覆盖率75%80%。,冬前的主要措施:开张主枝角度;疏除背上枝、密挤枝、徒长枝和外围竞争

3、枝;轻剪缓放侧生枝,尽量少短截。夏剪的主要措施:拉枝开张角度;刻芽促进萌发;抹掉剪口芽以防徒长;对旺枝进行环割或环剥,促进花芽分化;疏除徒长枝和过密枝,改善树体光照。,(三)病虫害防治,主要有苹果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等及红蜘蛛、食心虫、蚜虫、卷叶虫、金纹细蛾等。1.休眠期 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刮除树干上的粗皮、病斑、老翘皮,清扫园内枯枝、落叶、病僵果,集中烧毁;在主干和病疤处涂抹5倍果富康或腐必清洗;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0倍多硫化钡。,2.花期前后,苹果开花前喷1.5%多抗霉素300倍+10%吡虫啉5000倍液;花后10日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25%灭幼脲

4、3号1500倍液;5月中、下旬喷纹菌清800倍+30%蛾螨灵1500倍液;6月上旬套袋前喷75%百菌清800倍+1.8%阿维虫清6000倍液(打药后,套袋时应重新喷药后再套袋)。,3.套袋后,6月中、下旬喷2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10%歼灭30004000倍液(随配随用);7月上、中旬喷1.8%阿维虫清600070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月下旬喷200倍多量式波尔多液+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89月份喷布2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8月下旬树干绑草把,诱捕下树越冬的红蜘蛛;摘袋前喷2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摘袋后喷布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四)花果管理,1.疏花疏果 在花

5、蕾伸出期疏除瘦弱的的花芽;花序分离期疏边花。疏果从花后开始到5月下旬结束,根据树体负载量,一般每20cm左右留一个果,要留健壮短枝上的下垂、位置好的中心果。2.人工辅助授粉 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或放蜂,以提高坐果率。,3.果实套袋,在花后3540d进行套袋,一般在6月上、中旬。红富士要选择双层的透气性和遮光良好的纸袋,如日本小林果袋等;新红星也可选择单层纸袋。套袋时要先将纸袋撑开,把果实套在果袋中央,封口要严密结实,尽量不使雨水从袋口进入袋内。同时,又要避免伤及果柄,以免影响果实生长。,4.增加果实着色技术,摘叶转果:果实着色期,摘除果实周围遮光的叶片,使果面见光。果实向阳面着色后,将背阴面轻轻转

6、至向阳面。铺反光膜:摘袋后地面铺反光膜可促进树冠下部及内膛着色。暮喷:着色期在每日黄昏时用清水喷布果实,以降低果实温度,增大温差,促进着色。,(五)采收,苹果要适时采收。一般新红星在9月中、下旬,红富士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套袋果要剪掉果柄,以防刺伤果面。,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一)基地选择、规划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道路和水利系统: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

7、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茶园生态建设: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坎边种草。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对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建立完善的茶园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二)茶树种植,1.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间、方法和施工技术。平地和坡度15度以下的缓坡地等高

8、开垦;坡度大于15度时,建筑内倾登高梯级园地。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40cm.种植茶苗根茎离土表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下。,2.土壤管理和施肥,(1)土壤管理定期检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有针对性地采用土壤改良措施。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到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利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9、。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幼龄或改造茶园,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5-5.5。土壤pH值高于6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至适宜范围。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2)施肥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树缺肥和过量施肥。,多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

10、矿物源肥料,宜用茶树专用肥。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含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亩施用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肥100020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肥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30d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肥每亩每次施用量为纯氮不超过15kg,年最高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可使用叶面肥,其应该是经过农业部登记注册的。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结合,采摘前10d停止使用。,

11、3.病、虫、草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预防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1)农业防治,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癭螨等危害芽叶的病虫。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秋末宜结合施用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将茶园根际附

12、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2)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3)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4)化学防治,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用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宜低容量喷雾。有限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

13、、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合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GB4285及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非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4.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的树龄、树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应清理树冠,建议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枝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于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修剪枝叶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条宜清除园。,5.采摘,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类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值兼顾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手工采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建议机采。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条簸箕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