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360413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xx交通厅 xx 至xx高速公路管理处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今年9 月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我们一定要立足全局,结合交通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在交通工作中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结合我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下面着重

2、谈谈对交通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一、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要真正弄清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首先必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物质资源的过高消耗实现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存在

3、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突出问题,能源、水、土地和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三四倍,每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四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放物比发达国家多10倍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也就是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大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和人的发展指标相对滞后,贫富悬殊加大,就业矛盾突出,安全形势不稳定,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社会发展在世界的排名处

4、于中等偏下水平,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十分突出。如果再延续过去的发展老路,不仅资源、环境难以为继,而且与发展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在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后,为解决前进道路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次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讨论活动;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理论

6、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施。交通工作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能不能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创新工作理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推动各项交通工作再上新台阶,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交通工作的主要任务。二、交通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交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率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

7、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8 年中央作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战略决策以来,交通行业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1 2 下一页对交通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第 2页,“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以我们xx为例,到2017年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56公里。从全国来看,完成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目标;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建设速度加快,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

8、居世界首位。交通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如果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已有的成绩,应当看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在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起步的。前几年的加快发展,是“还账式”的,偏重于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建设的规模。由于受认识水平、资金、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加快发展中产生的一些后续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资金制约、资源制约、人才制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建设力量不足、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在下一轮交通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和切实解决的。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在路网结构、服务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9、。从总体上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交通建设能力的有限性同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此,在认真分析总结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要研究提出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的主要目标,使公路水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能够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主题,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正确把握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度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

10、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真解决好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规模扩张与合理把握标准、建设改造与养护管理等诸多矛盾,实现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简言之,新阶段的交通发展,不能只关注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而必须处理好数量、质量、管理和效率的关系,妥善解决前一阶段发展中积累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保持交通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二)交通建设与保护耕地问题土地是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也几乎是所有自然资源的物质载体,是经济活动和各项建设活动最基本的空间,被称为“财富之母,民生之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耕地只占全国

11、土地面积的 13%,人均耕地只有 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并且污染和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今后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也十分有限。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年下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危及农民生计,危及社会稳定。保护好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亿万农民的长远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乃至全社会具有稳定作用。交通发展和保护土地是一对矛盾。交通要发展,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公路交通作为一种出行方便性和机动性最佳的交通方式,覆盖面广,结点多,里程长,需要占用的土地资源较多。同时,还要看到,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促进国土资源均衡开发、提高人民生活

12、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条件,尽管占用一定土地资源,但这种占用是必须的。当前,交通建设用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对公路设施本身用地考虑较多,对科学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还有差距,同时还存在着部分建设项目征地手续不完善,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关键在于科学的发展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重视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还比较低。按照长远规划目标,公路里程将达400450 万公里,比目前增加1.5倍以上。加快新线建设,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仍将是未来的重要任务,土地紧缺对交通发展的制约将越来越明显,交通建设与土地短

13、缺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保护好耕地资源,是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贯穿于交通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未来交通需求,本着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尽量避让基本农田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合理确定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达到满足公路功能要求与减少建设用地的合理统一;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进行建设;在工程实施阶段,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要统筹考虑工程建设用地问题,尽

14、可能利用荒坡、废弃地作为施工场地;对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在农村公路改建中,要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和规模,尽量在原有路基上加宽改造,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三)交通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民生存、生活的重要条件,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人民生活居住。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的地方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不少地方,湖泊萎缩,滩涂消失,森林减少,草地退化,土地沙化严重,天然湿地干涸,水源涵养和调节能力下降,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有的地方“无雨则旱,有雨则涝”,有的地方“有河皆枯,有水

15、皆污”。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果再延续过去的发展老路,不仅资源、环境难以为继,而且与发展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保护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使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也容易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山区公路修建容易引发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埋压植被等。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我国大规模的交通建设,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何在

16、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四)交通发展中的城乡统筹问题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协调发展,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定律”,是说木桶的实际容量,不是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条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条板,那些高出最短板块的部分,是无效部分。同样道理,经济结构失衡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部分是无效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目前,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与第三产业集中的地方,是人流、物流和社会财富的聚集地,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经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够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