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356065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本科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学院(系): 专 业: 学生 姓名: 学 号: 指导 教师: 答辩 日期: 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摘要偷漏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其历史和税收同样悠久。同时,偷漏税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偷漏税行为在世界各国都很普遍,即使是以法治著称的西方发达国家,偷漏税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每年因偷漏税而损失的税收超过一万亿美元。这种趋势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偷漏情况更加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 22 个人均 GNP 在 8,600 美元以上高收入国家(包括

2、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美国、西班牙、以色列、新西兰、新加坡)及 10 个人均 GNP 在 2,7008,600 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希腊、匈牙利、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南非、委内瑞拉)的税收流失一般在 35%左右,9 个人均 GNP 在7002,700 美元的中等偏低收入国家(包括哥伦比亚、泰国、捷克、印度尼西亚、秘鲁、菲律宾、波兰、俄罗斯、土尔其)及 5 个人均 GNP 在 7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包括埃及、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赞比亚)的税收流失率则在 35% 6

3、0%。由此不难看出,国外的偷漏税现象是相当普遍的 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 1994 年税法改革基础上所形成的现行企业所得税体系,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企业所得税从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税种以来,偷税、漏税的行为一直屡禁不止,成为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顽疾。近年来我国偷税现象日益严重,罪案呈上升趋势,且数额巨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财政收入,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 4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50%以上的中小企业,8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漏税行为 2。因此,研究企业所得税的偷漏税行为,提出相

4、应的政策措施建议,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税收,偷税,漏税,防范措施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目录绪论 .41 企业偷漏税手段 .51.1 设置账外账进行偷税 .51.2 采取多列成本、费用等支出进行偷税 .61.3 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72 企业偷漏税的原因分析 .72.1 稽查效能存在问题 .82.1.1 稽查运行机制不完善 .82.1.2 稽查成本居高不下 .82.5.1 对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发票监控不力 .102.5.2 对发票违章现象处罚不重、管理不严 .102.5.3 收购发票监管难度大 .102.5.4 双定户缺少监督管理 .102.5.4 消费者索

5、要发票意识不强,也给不法经营者提供了不开发票的机会 .103 加强税收征管的对策 .113.1 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严密的税务稽查法规、制度和规程 .113.2 加强征管查环节之间的制约和协调,增强税务管理的刚性 .113.3 结合执法岗位责任制,强化日常管理,真正建立巡查机制 .113.4 切实推行税控装臵,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堵塞征管漏洞 .113.5 加强发票管理,推行“以票控税” .123.5.1 加强发票的法制化建设。 .123.5.2 推进发票形式创新,积极推进税控机的普及。 .123.5.3 建立发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高发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23.5.4 扩大发票应用覆盖

6、面,构建“以票控税”的长效制约机制。 .133.5.5 密切部门配合,加大对发票违法、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 .133.6 结合实际,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双定户采取灵活的管理手段。 .133.7 多措并举,加大对商贸企业税务稽查力度。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6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绪论大量的偷漏税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税收流失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税收流失,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危及经济活动的公平性,进而导致资源配置失去效率,宏观调控失去财力基础。一是对财政的影响。就财政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和财

7、政支出两个方面,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财政收入难以保证数量和稳定上,由于偷漏税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势必影响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支出和政府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二是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影响。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各经济利益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应给予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优胜劣败。然而由于税收流失,使同一性质、同一规模的企业在同一税收面前不能平等,势必引起企业成本不同,成本高的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偷漏税通过影响经济利益主体产品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占有率,最终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优胜劣败是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由

8、于偷漏税的存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优胜劣败现象被严重扭曲了,现实生活中,大量小企业、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不成规模的企业与大而优质品牌厂商争原料、争市场,这些劣质的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下去“法宝”之一就是偷漏税,从而使其税收成本极小,在竞争中占有不正常优势,落后得到了保护,严重影响了宏观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对宏观调控的影响。财政收入不足的后果,除了不能满足经常性财政支出的需要之外,就是宏观调控的财力基础不能保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结构、生产力布局乃至居民收入分配,都离不开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因此,偷漏税将直接影响和危及宏观调控。偷税现象日益严重,罪案呈上升趋势,且数额巨大,严重影响

9、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了维护国家的权力与利益,应该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防范工作。本文在详细的分析了企业偷漏税的手段之后,提出一些相关建议,认为针对企业偷漏税的种种成因,国家则应该出台一些防范政策,如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等。在对企业偷漏税行为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国家与税务机关的双重防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偷漏税现象泛滥的现状,维护国家的基础。企业偷漏税的手段及防范11 企业偷漏税手段1.1 设置账外账进行偷税纳税人以设置账外账进行偷税的方法最为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纳税人为偷漏国家税款,私自设立两套账簿,对内账簿真实核算生产经营情况;对外账簿记载虚假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情况,以虚假的生产经营情况应对各方检查并以此作为纳税申报的依据,通过以做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