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252147 上传时间:2017-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少数民族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以_乡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为例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持。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的扶贫攻坚形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对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_乡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供参考。一、_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_乡现有兴庆、东山、苍北三个少数民族村,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11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3.4。多年来,少数民族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三个少数民族村的人均纯收入由 2017 年的 1256 元,增加到2017年的1965元,年均增长11.76,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初步形成能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村因地制宜,开发一批与解决温饱有直接关系的短、平、快种养项目。乡党委、政府以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

3、,出台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兴庆村建立了千亩毛竹林基地和百亩杨梅水果林基地,苍北村建立了种兔场基地,东山村建立了高山大棚蔬菜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自1999年开展百乡扶贫攻坚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在上级帮扶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攻坚期间完成了经过兴庆村的通乡公路桥南线的砂改油工程,开通了_至平阳闹村康庄公路苍北段的水泥路,修建了通玉苍山康庄公路,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村的交通状况。投入 28.02万元建造了东山引水工程,解决了 1000 多人的饮水问

4、题,并于 2017 年完成农电网改造,实行同网同价。各村基本上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同时,乡政府每年都要拿出资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三房户改造和改水改厕工作,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乡村的共同努力,我乡少数民族村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_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与全县其他地区相比较,发展仍相当缓慢,我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的_农村,有60左右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

5、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村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帮扶单位给予解决,大多是“空壳村”,而且我乡基本上没有税源,乡财政运行相对困难。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各村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

6、头人。三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乡少数民族村人均耕地仅有0.45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四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五是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我乡村居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导致第三产业缺少发展空间,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扶贫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继续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