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159309 上传时间:2017-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 XX 市“村为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思考一、XX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一)“村为主”建设发展特点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发生了新变化,农民负担由重变轻,农村村组干部由多变少,村组干部待遇由低变稳,村级组织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加强,“村为主”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呈星火燎原之势。到目前止,共有620 个村、54个居委会(其中城区居委会28个,乡镇居委会 26 个),除去城区28个经济势力雄厚的居委会外

2、,乡镇 646个村(居委会)中,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为主”程度较高的村 17 个,占总村数 2.64;集体收入情况较好、能为群众办些实事、能够运行“村为主”的村 109个,占总数的16.87;收支大体平衡、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村为主”运转不畅的村 340个,占总数的52.63;村级集体收入不高、难以开展“村为主”的村180 个,占总数的 27.86。总观我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尚处于自发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自发性。从我市发动“村为主”的领导层面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我市大多数“村为主”运行模式,不是自上而下安排部署的,而是从基层自发产生的,是农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各

3、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仅仅扮演着“三要干部”(要钱、要人、要物)的急先锋,与村民距离越拉越远,村干部难当、干部没人想当的思想曾一度在广大农村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负担不断减轻,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规范,村级以“村为主”治理村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一些乡镇因势利导对村级实行“村为主”管理,如导子乡 2017 年就探索“村为主”管理模式,2017 年正式启动,2017 年“村为主”各项管理制度已基本完善。可以说,“村为主”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弱化的大反思、大纠正。非典型性。从实行“村为主”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我市“村为主”具有明显的非典型性,即

4、“村为主”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被动局面,仅仅停留在税费上缴、计划生育等几个有硬性指标的主要工作上,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达到 85 以上,税费上缴工作“村为主”达到 70 以上,而发展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则明显滞后,公益事业实行“村为主”的还不到 15,发展村级经济实行“村为主”的不足30,甚至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开展公益事业,没有发展村级经济,村级组织在引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不平衡性。从“村为主”建设发展布局看,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村为主”建设发展情况与乡镇富裕程度、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离城区远近、交通便利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离城区较近、交通较为方

5、便、集镇较为发达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好些,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集镇相对落后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差些。比较富裕的乡镇,特别是产煤强镇,“村为主”发展相对较好。贫困乡镇“村为主”发展困难较多,难度很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相对较好。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较差些。(二)“村为主”管理后的新变化尽管我市“村为主”运行模式是自发的,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村为主”运行后的成效十分明显,变化相当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变“要你当”为“我要当”。推行“村为主”管理以前,因干部待遇难以保障,普遍存在

6、不愿当村干部的现象,村干部的上任往往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即使上任了,多数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安心,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不辞而别,到外地务工经商,进了村级班子能够留下来的,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素质不高的,农村中有本事、有能力的年轻人,特别是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等各类优秀分子难以吸引到村干部工作岗位上来。试行“村为主”后,村干部经济待遇提高了,不少人原来不愿当村干部,现在是争着当村干部,乡镇也因势利导,对村级干部进行了精简优化,一些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也被吸引到村干部中来。如南阳镇实行“村为主”前,30 个村共有干部 196个,实行“村为主”后,根据各村人口数量定职定编,小的村为3 人,中村一般为45 人,最大的村也不过7 人,通过精简,全镇现有村干部 116个,精简村干部 80 个,同时,该镇的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所占村干部比例明显提高,由原来的不足 3提高到现在的9。变“被动抓”为“主动抓”。过去,村干部普遍存在工作热情不高、责任感事业心不强、工作被动的问题,严重的甚至根本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干部成了“维持会长”。实行“村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