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10390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安塞腰鼓》导学案(王晓璐)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安塞腰鼓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亢奋、诲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等词语。2、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提高阅读水平和审美能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刘成章,1937 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学时就开始写诗,后写歌词,又改写剧本,到 45 岁以后开始写散文,在散文上有较高的造诣。2、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将知识链接补充完整。安塞腰鼓3、文体特点:本文是散文,通

2、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预习案1、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亢奋( ) 羁绊( ) 晦暗( ) 烧灼( )冗杂( ) 磅礴( ) 淋漓( ) 蓦然( )戛然( ) 闭塞( ) 束缚( ) 辐射( )2、感受课文情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觉得安塞腰鼓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比如:这是_的安塞腰鼓,这也是_的安塞腰鼓。(可填词、短语、句子,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内容并朗读)【我的质疑】探究案J 1、寻找自己觉得最精彩的语句片断品读赏析,要求用“我喜欢 因为 。”(提示:可从词 、内容、句式、

3、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赏析,至少三句)2 、仿照“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句式,写一个排比句。3、“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四次出现, 先找到它们分别对应的语段,再按要求完成任务。四个“好”分别描写和赞美了 表演前( 态):安塞腰鼓的哪一方面? 的 :特点是什么? 表演时 的 :(原文是否有词语可以利用?) ( 态) 的 :的 :结束( 态):J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排比、反复修辞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语言美、诗意美。2、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

4、量,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和深意。3、理解本文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颂,是对民族魂魄的礼赞,丰富文化素养。【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3、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预习案1、本文作为一篇散文和你以前学过的散文有什么不同之处?试从对象、语言等角度分点分析。2、作者用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尾段,有什么作用?具体到字、词结合文章分析。【我的质疑】探究案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请从全文中找到并勾画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结合上节课及课后练习,至少三句)J2、请你就课文的词语、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 好,好在 ”的句式简要评论文章美点。【拓展延伸】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把艺术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作家们为表达主观与情感,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把生活浓缩化和夸张化,然后用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艺术形式还有哪些?你觉得他们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呢?你喜欢吗?聪明的你,能否用刘成章老师的写法,写几句描写你所在家乡的特色呢?(300 字)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