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497077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上学期七年级政史地生期中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第二阶段考试 第 页 共 4 页 政史地生合卷1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政史地生综合试卷命题教师:政治胡大丹 历史饶文霞 生物熊海霞 地理周峰波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1-11 政治,12-21 历史,22-28 生物,29-35 地理,每小题 2 分,共 70分)1良好的班集体能促进班集体中每位同学的健康成长,那么作为新班集体的一员,为创造良好的班集体,你应该做到( )只要努力搞好自己的学习就可以了 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确立班集体共同目标,并为之奋斗 尽已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A B C D 2关于学习的苦乐乐,认识正确的是( )学习只有苦没有乐 学习是一种苦交织的过

2、程 学习中的乐只体现在考试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的时候 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还有考试的失败,这些都是学习的苦的体现A B C D 3世界上的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是因为(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生命之间息息相关,践踏地球上的生命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世界上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A B C D 4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 ,那么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 )爱惜我们的身体,尽量延续我们的生命 努力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干一番大事业A B C D5青春期的变化

3、体现在( )身体外型发生的变化 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成人感”强烈 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具有两极性A B C D6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这两句名言启示人们( )A青春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应该珍惜青春时光B生命是最可贵的,要珍爱生命 C年少时,应尽情享受生活的给予D要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7真正的美丽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启示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是坚持( )A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 B全面的观点认识自己C自我观察 D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8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要下水学习。这

4、说明发掘自身潜能,就要( )A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B想象一个比自己更好的 “自我”形象 C从小事做起 D在实践中激发潜能9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告诫人们( )A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B应善于从不同榜样的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C每三个人同路时,我都可以担任其他两人的老师D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形象10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A情绪随时可以发生变化 B情绪对人有积极的影响C情绪对人有消极的影响 D情绪对人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11一些人在考试前往往有些紧张,于是

5、提醒自己:“不要紧张,要沉住气。 ”这种方法属于( )A理智控制法 B合理发泄法 C注意转移法 D请人帮助法12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七年级第二阶段考试 第 页 共 4 页 政史地生合卷2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13楚霸王项羽是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1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

6、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5 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发生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夏朝建立初期 C半坡氏族时期 D尧、舜、禹时期16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重视 B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C许多思想家发表意见 D争霸战争的需要17秦始皇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的是()A统一文字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统一货币18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城濮之战19下列成语典故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 )烽火戏诸侯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A B

7、C D20海外华人常自豪称自己“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色人种 B炎帝黄帝联合打败蚩尤 C华人是从中国内地出去的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1下列几家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楚国 秦国 赵国 齐国 晋国A B C D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草原生态系统23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消费者减少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24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 C能呼吸 D能

8、排泄25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一片草原 B一片农田 C一片森林 D一片荒漠2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叙述的实例?(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7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限制标本移动 B增加透明度 C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D防止实验材料被破坏28白菜是我们经常信用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 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29下列四点中,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的是(

9、 )A10S,30W B20S ,40E C30N,10E D40N,30W30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法则适用于( )A任何地图 B有经纬网的地图C有指向标的地图 D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的地图31在 1:5 000 000 的地图上,1 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 )A5 千米 B50 千米 C500 千米 D5 000 千米32下图中,A 位于 B 的( ) 七年级第二阶段考试 第 页 共 4 页 政史地生合卷3A正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 33-35 小题。33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 B C D34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10、)AA BB CC DD35大洲与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第卷 非选择题政治部分(18 分)36情景探究。 (8 分)进入初中以后,小刚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太让人满意。为了改变自己的成绩状况,小刚便开始细心观察成绩好的小王。结果发现:小王晚上睡得很早,早上起得也很早,小王喜欢独自一个人找个幽静的地方看书,小王从不喜欢大声朗读课文,只是悄声默读。于是小刚开始模仿小王,可是,小 刚发现:自己晚上不能早睡,睡早了竟然会失眠,早上怎么也起不了早床,即使勉强起来,也是无精打采的,很容易犯困。至于默读课文的办法就更不适合了,用那种方法背单词或课文,要不了五

11、分钟自己就酣然入睡了。一段时间后,小刚的成绩竟然更差了。(1)请帮助小刚分析问题的症结。 (4 分)(2)请给他提出好的建议,帮助他提高成绩。 (4 分)37班上的小红同学近来高烧不退,经检查是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为了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小红筹集医疗费,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上街 为小红募捐。小 红得知自己患的是白血病后,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再治疗下去不仅是浪费钱财, 还会给父母增加更大的负担。她坚决不同意住院继续治疗,也不配合医生给她打针吃药。(1)同学们为什么要帮助小红?(4 分)(2)假如你是小红的同学,你会怎样劝慰她?(4 分)历史部分(20 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春秋

12、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村中国历史(1)面对上述变化,秦国谁主持实施变法?变法开始于哪一年?(2 分)(2)面对上述变化,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 分)(3)这次变法起到怎样的重大作用?(2 分)(4)秦国能实现国富兵强的原因是什么?给你有怎样的启示?(4 分)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 分)董仲舒说:“只要不是礼、御、书、数、射、乐这六种技艺之内,不是孔子传下来的学问,都把它们断绝了,不要叫它们发展,不要让它 们和六艺与儒学共同发展。 ”(1)上述情况表明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执行什么政策?(2 分)(2)汉武帝为改变当时怎样的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2 分)(3)这一政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2 分)(4)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的措施还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