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两首-教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4955395 上传时间:2017-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古诗两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 古诗两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 古诗两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 古诗两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 古诗两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 古诗两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古诗两首-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古诗两首学校 班级 使用教师 年级 三 上学期 主备人 王加丽 修改人 李芬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2 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 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准备: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一、预习探究1古诗作为我

2、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 。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这两首古诗?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1)解古诗的作者。(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3)体会作者的感情。(4)感情诵读。二、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步: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的了解。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第二步:问题解决最佳方案:小组

3、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二)全班交流。【意图:运用小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1诗的大意同学们都已经明确了,请同学们一齐来把望天门山朗读一遍。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一下诗中是怎样的一幅画面?3老师也带来了一幅画(与诗意反差较大) ,你看看跟你脑海中的画面相同吗?如果不一样,请说说看,有哪些不同?怎样画更合适?三、品读感悟。1太阳-太大体会“孤帆一片日边来”应从遥远处缓缓驶来2山- 不够高体会“

4、青山相对出”这“出”是“耸出来”的意思,3水- -不够急体会江水的气势。 “流”和“回”是说明江流湍急,以至在拐弯处形成巨大的旋涡,然后才滚滚东流的,很有气势。还有一字更能表达出这种磅礴澎湃的气势。(断)为什么?体会天门山“断”而江开。4 “断”让人联想到上流之水高处汹涌奔突,一旦奔出就如翻江倒海的巨龙,气势雄伟壮观。此句明写“山” ,而实际上写的是水。只是诗中结尾句老师有些不明白“孤帆”为何不写“孤舟” , “一片”能不能用“一只”? 5这幅画中由哪些带有鲜明色彩的事物组成?(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6看来同学们都不缺少美的眼光,作者用如此精辟的词汇描绘了天门山的雄奇美丽,主要

5、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好!让我们一齐用激情的朗诵,来表达我们这一共同的情感吧!四、巩固延伸。1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现存诗歌将近1000 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老师也找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出示:独坐敬亭山 、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也可出示几首)2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望天门山赏析:【句解】天门中断楚江开这是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情形,说是天门山从中断开,为长江打开通道。当涂在战国时代属楚国,故称流经这一带的长江为楚

6、江。 “断” 、 “开”两字,下得利落有力,从而将天门山夹江而峙、相望如门之势极其简洁、准确地摹绘出来。这是横锁大江的天门山给楚江留下了一条通道呢?还是巨流冲出了一个天门?从诗人用笔来看, “断”字表示江水冲撞之烈,其意大概是说,天门山原是堵江而立的,汹涌的江水自西而东奔来,以雷霆万钧之力冲撞天门,于是,山断水开。从这里,我们不难感受到长江那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力量。碧水东流至此回清碧的江水东流到这里,又回旋着向北流去。长江总的流向是由西向东,但至天门山时江水猛地向北流去。由于两山夹峙,江面变窄,使得浩荡的江水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

7、衬出山的雄奇。尽管江水能够将大山冲开,但大山毕竟扼江,江流不得不回旋转向。有的版本“至此回”作“直北回” ,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是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少了诗意。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对着突现出来。这是对首句“天门中断”四字的具体化,状写“中断”后的天门山形成对称的两座山峰,各据一岸,与中间奔流的长江,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而且点出了诗人“望”的角度。他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固定地方,而是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所见。诗人站在船上眼望远方,不觉船行,随着距离的不断变化,只觉得好像是天门山从江岸边走了出来。此句还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8、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孤帆,从太阳边驶来。这句一下子把镜头拉远了,眼前顿时变得开阔无垠。诗人远眺前方,只见长江浩瀚迷茫,在那水天交接处,有一叶孤帆,其背景是一轮太阳。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仿佛曾经见到的一幅画或者一幅摄影作品。 “日边”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来” ,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有人把“日边”说成是用典,代指唐朝的帝都长安,因此说这一句是写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悬念朝廷的怅惆心情。其实,就全诗而言,李白是行舟时即目所见,随兴吟发。把它和“西入长安到日边” (永王东巡歌 )那种政治色彩很浓、寓意很明白的诗同等对待,就难免牵强附会。从李白的性格和诗风来看,也很少这样隐晦曲折

9、的。诗题中的“望”字,分明是说诗人在赏景。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又有人提出, “日”是指朝阳还是夕阳(这关系到朝东看还是朝西看,作者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 ;“孤帆”是指作者自己,还是所见远景(这关系到是实景还是想象) 。其实,大可不必拘泥于此。诗歌本来就不是纪实,读者不妨放开想象,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诗意,欣赏其中的美就行了。【评解】李白以山水为题材的诗很多,多写得场面宏大、瑰奇壮丽。这首诗犹如一幅画:近处,两岸青山相对,一江碧水夺路而去;远处,水天相接,一片白帆自日边而来。画面不仅阔大深邃,而且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动有静。此外还具有活泼新鲜、明

10、亮清晰的色彩美。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日色遥见,都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觉。我们仿佛看到,才华横溢的诗人借助于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也将豪情奔放、超逸不羁的胸臆和盘托出。第 2 课时一、课前谈话1师: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将带你们去各地旅游,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昨天我们已经去了第一站天门山,今天我们要去第二站,就是杭州的西湖。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西湖的风光,开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二、创设情境,引出新诗,介绍作者1师:首先让我们走进西湖,一饱眼福吧!播放西湖风光课件、教师简单介绍。2师: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的,西湖的确很美,在诗人苏轼的笔下更是美得独特。板书苏轼)谁能简单地介绍一

11、下作者苏轼?(板书:宋)3师:苏轼曾在杭州做官,他写了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生齐说,师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4解题:从题目中,你能了解什么?5过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1学生自由读诗。2师:同学们在读时有没有发现较难读的字词想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课件勾画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其中“亦”和“妆” (师板书)是这课要求大家会认的字,谁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是不是能读得更通顺了?齐读。4师:你们读得真好,如果能够好好停顿,读出节奏就更好了

12、。老师也想读一读,欢迎吗?5师:这样读会不会好些?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首诗在哪里停顿是合适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画一画。6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7齐读。四、渗透方法,理解诗句,加深感悟1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齐学习理解诗句,看看苏轼如何用这短短 28 个字展示出西湖的美。2学习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课件出示。(1)齐读。(2)提出疑问。 (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问题解决最佳方案:(3)帮助解疑。(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如“潋滟”可结合注释、图画,发挥想象理解: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光潋

13、滟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读出晴天阳光明媚、波光闪动的感觉。(4)再读。(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引导学生总结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教师课件出示。(先读提出疑问借助方法解疑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知识迁移,利用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5师:你读懂了哪一句?生汇报,师随机问题点拨,加深感悟。 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 第三、四句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重读:总)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她们有什么相通之处?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读五、拓展延伸选择一首描写祖国某处风光的古诗,用今天学的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

14、,搜集相关风光图片和文字介绍做成图片集或手抄报。教学反思:作业设计:课前预习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潋滟(lin jin) 空蒙(kng kng)相宜(y y) 孤独(g h)二、文学常识填空。1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 , 也是他写的。2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课堂练习三、读拼音,写词语。问题解决最佳方案:dun ki ch jing fn chun( ) ( ) ( )四、辨字组词。妆( )孤( )断( )汝( )狐( )继( )五、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含义。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 孤帆: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 空蒙: 亦: 奇: 六、默写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李白, 。, 。拓展提升七、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晓:早晨。净慈寺:杭州西湖南面的一座寺院。林子方:作者的一位朋友。1联系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2诗中“ , 。 ”直接写出了诗人的感受。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八、箫、笛、琴、茄、筝、羌、琵琶、箜篌等都是乐器的名称。请选择其中的部分名称填入下列古诗诗句中。1 ( )何须怨杨柳(王之涣)2欲饮( )马上催(王翰)3几处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