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949004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4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可研报告(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总 论(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申报单位概况淮北徽香昱原早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连锁推广、品牌化运作放心早餐工程的专业化公司,主要从事省地级以上城市开发、经营放心早餐项目,输出放心早餐管理模式和经验。公司成立于 2009 年,注册资本 3000 万元,注册地址为淮北市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凤鸣路 2 号。目前已建成 8600 平方米的现代化早餐食品加工车间及附属配套设施,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能生产 6 大系列 80 多个品种,日生产能力达 22000 份,已布设早餐商亭 280 个,2010 年 11 月正式运营,带动了城市下岗职工及附近农民 168 人就业。为安徽省第

2、一批主食产业化示范企业、安徽省重大的早餐工程龙头企业。(二)项目建设方案1、项目名称:徽香昱原面制主食精深加工项目2、项目负责人:张秀华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淮北市凤凰山经济技术开发区5、建设周期建设工期确定为 6 个月。6、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1)产品方案早餐食品:手抓饼、馅饼(2)建设规模2项目建成后,日加工各类手抓饼 20000 个,各类馅饼 15000 个。7、技术方案(1)手抓饼生产工艺流程搅拌机面团搅拌 醒面完成手抓饼生产线面团输送延压打薄制成面带延展制成薄皮自动上下抹油自动洒葱下料自动层酥齐卷面卷封口切断手工卷型冷藏上下覆膜成型机饼皮状定型上下覆膜成型机裁切饼皮定量堆叠

3、定量饼皮送出预备包装(2)馅饼加工工艺流程馅料 和面压面成型醒发蒸制冷却包装检验入库8、设备方案表 1-1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手抓饼全自动生产线 3 条 20 60多功能包馅机 ZC-2860 5 个 6.0 30其他辅助设备 20合计 110 9、主要建筑物情况新建标准化厂房 750 平方米,层高 8.0 米以上,轻钢结构,保温彩钢墙体,彩钢波纹瓦屋顶,地砖地面。3(三)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投资估算(1)建筑安装工程费:90 万元(2)设备购置安装费:110 万元(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5 万元(4)基本预备费:18.8 万元(5)流动资金

4、:30.0 万元(6)项目建设投资总额:283.8 万元2、资金筹措总投资 283.8 万元万元。其中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133.8 万元,申请专项资金 150 万元。(四)项目效益1、主要经济效益(1)项目建设投入资金总额:283.8 万元(2)达产年销售收入:1680 万元(3)年均利润总额:340.03 万元(4)年均投资利润率:24.55%(5)年均销售利润率:10.28%(6)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1.86%(7)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ic =12%):658.92 万元 (8)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5.58 年(9)盈亏平衡点:73.03%(达产年)2、社

5、会效益项目建设能直接解决 50 个下岗人员再就业岗位,并推动淮北市4主食系列产品工厂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带动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项目单位可研报告委托书2、关于做好 2014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农办2013224 号)3、 安徽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的意见 (皖政办201397 号5、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皖政201338 号6、 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发【2012】8 号7、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

6、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8、 淮北统计年鉴2013(六)综合评价项目建设从突破主食工业化生产范畴入手,打造涵盖和融合主食上下游的产业链,有利于通过淮北市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潜力和空间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挖掘。但也必须5清醒地看到,当前,依靠传统支持手段已难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农业发展动力,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快补齐“四化”中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积极创新思路和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

7、农业建设的带动作用。近 30 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总体保持年均 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 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超过 17 万亿元,占 GDP 总量达 3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1.8:1。特别是自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逆市上扬,高位支撑着国民经济以年均增长 9%的高速发展。实践证明: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同时亦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接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是现代农业中现代种养业和现代农产品营销服务业的枢纽,发挥着上游联生产、下游联市场、双向促动的重要作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装置与核心环节,

8、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 GDP 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战略机遇和抓手。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时,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人均 GDP 超过 5000 美元以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流等 )则进入近似指数增长6的井喷式高速发展时期,进而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成为农业产业的主体和支柱。从我国特殊的国情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

9、性。我国人口众多、水土资源短缺、人均耕地狭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建设现代农业更加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改变我国农户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提高农业收入和生产者积极性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迫切需要。安徽省在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2013 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的意见 ,提出到2015 年,面制主食品工业化率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米制主食品工业化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 10%以上,培育 5 个以上年产值超 20 亿元的主食产业集群,培育 10 家以

10、上年产值超 10 亿元的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主食在食品结构中占据主体位置,具有食用人数多、食用频度高、与当地主要农作物相匹配等特点。主食产业化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为基础提升传统食品工艺,用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和半手工制作,通过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创造一种新型生产方式,进而形成全新的主食产业。主食是指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目前,市场上的主食产品,仅面制主食就包括馒头、挂面、方便面、鲜湿7面、花卷、面包、凉皮、烧饼、烙饼等众多品种等。主食产业化,是在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过程中形成的,以粮食生产基地化、主食加工工业化、营销供应社会化

11、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中国膳食特色的新型主食产业发展方式。现阶段推进主食产业化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主食消费需求的需要。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工业化食品达到 70%90%,而我国仅占 15%2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主食产品逐步由家庭自制转向社会化生产、商品化供应,安全、优质、营养、风味、方便的工业化、标准化的主食需求需要主食产业化。二是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面制主食产品是亿万家庭餐桌上的“主角”, 其每年面粉消耗量占全国面粉流通量的 65%以上,其中馒头占 30%,面条占 35%。据调查,面制主食加工环节的

12、产值增加幅度是面粉的 34 倍以上,利润更高。加快主食加工业发展,对粮食的转化增值、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三是扩大内需消费,增强粮食经济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与副食品相比,主食具有食用人口基数大、原粮消耗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主食加工业在扩大内需、带动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同时,围绕主食加工业可形成原料供应、储藏、装备制造、物流等相关产业。据调查,我省每年调出 100 亿公斤左右的原粮,经过加工后销售,可增加 100 万人就业,创造产值 740 亿元。8四是促进产业升级,确保主食安全的需要。推进主食产业化,要求企业在生产中必须用优质原料、先进技术和精良装备

13、,这对加快推广优质粮食品种,研发粮食加工机械装备,提高粮食生产与流通的科技水平,促进行业升级,提升粮油食品安全。三、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项目建设地点在淮北市凤凰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是2009 年 5 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筹建的全省首家省级食品专业经济开发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全区概念性规划 33 平方公里,启步区规划 15 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 6 平方公里,产业发展定位为食品工业。开发区功能配套齐全,发展势头强劲,是淮北市相山区实施“加快发展,工业强区”的主战场。2013 年,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完成食品工业总产值 152.6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总产值 149.9元,同比

14、增长 37.2%,连续三年保持 35%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开发区已入驻食品及配套企业 120 余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56个,园区经济呈现出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末,园区实现建成区 18 平方公里,力争 23 年内将凤凰山建设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到 2015 年,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 300-400 亿元,形成烘焙食品、软饮料、肉制品深加工、粮油深加工、休闲食品等五大食品产业集群优势,并积极向高端休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方向推进。到 2020 年,形成食品工业的产业链和9循环经济链,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 1000 亿元。因此,该项目具有良好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15、条件。项目所在地淮北市位于淮海经济区腹地,是世界银行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区、全国煤炭塌陷区土地复垦示范区、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小麦、大豆、黄牛、山羊、生猪等均列入全国和安徽省优势农产品重点产区,其中专用小麦、高蛋白大豆、三元杂交猪等优势农产品以及设施蔬菜、食用菌、葡萄、石榴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走在安徽省前列。全市常年粮食产量 120 万吨,瓜果菜产量 80 万吨,猪牛羊等家畜饲养量 300 万头(只) ,鸡鸭等家禽饲养量 3000 万只以上。周边淮海经济区常年粮食产量约 7000 万吨、油料约 450 万吨、肉类约 850 万吨、水产品约 400 万吨。近年来淮北市抓住国家资源型城市试点的历史机遇

16、,提出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市一体化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思路,把食品工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性产业,并确立了打造全国一流的食品工业高地,争创中国食品名城的发展目标。目前,全市已建成凤凰山、宝迪、百善、口子 4 大食品工业园区,形成面粉、饲料、禽、畜、饮料 5 大加工产业集群,具有年加工 500 万头猪、1.3 亿只鸡鸭、500 万吨粮食、20 万吨饮料的能力,集聚了天津宝迪、康宏园和江苏雨润、香港锦泰、山东六和、湖南唐人神等一大批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并呈现出集群化、精深加工和高端发展态势。食品工业跻身全市第二大产业,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3 年全市规模10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197 家,实现产值 428 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产值 301 亿元。食品工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淮北市结构优化、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