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948015 上传时间:2017-12-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ment d1: Comment d2: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一、清塘与消毒 清塘是指清除池壁和池底不利于对虾生产的因子。对于新建水泥护坡的池塘,由于水泥呈碱性,容易造成水体 pH值升高,需要进水浸泡,浸泡水位为 1-1.5 m左右,时间为 7-10天,pH 值达到 8.8左右时可以使用。养殖过对虾的老塘需要进行彻底清理。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彻底清除携带病原体的生物及病原菌;二是减轻池底有机负荷。1晒先将水排干,曝晒至池底干。2搬人工搬去池底特别是中间排污区由于残饵、粪便、死虾、死藻、有机碎屑等形成的污染物(标准不明确) 。3 如果是雨季可用冲洗法:冲可用人工高压水枪冲洗(至冲洗的水不黑

2、) 。非雨季节可用翻晒法:翻塘底翻耕(20cm 为宜) 。晒翻耕后日光曝晒。新建水泥池塘因生产急于使用,可以用醋酸喷洒池壁快速脱碱,然后进水浸泡,缩短浸泡时间。使用过的虾池,在放苗前也可以益生菌处理 20天。正常养殖的池塘,整个过程约需 30 天左右。通过上述 3个步骤,可以消除池中的病原生物,明显改善虾池有机负荷,改善养殖水体的环境。对地膜虾池来讲,清塘则较为简单,一般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再暴晒一个星期即可进水放苗。二、养殖用水处理(一)物理处理1、过滤根据过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1)沙滤井, (2)PVC 管五联井式, (3)网滤。(1)沙滤井沙滤井建在高潮线附近,深度为 6-10 m,

3、一般为 8 m左右。池底低于最低低潮线 1-2 m,沙滤井内径 6 m,在底部井壁留有进水孔,外连内径为 15-20 cm的 PVC管 6-8根。管上有直径为 1-2 cm的孔,外包 20目筛绢网,防止沙子堵塞管道。沙层厚度不少于 1-2 m,沙子为自然沙。沙滤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及有机碎屑,有效的减少 WSSV 的宿主生物,如甲壳类等进入虾池,对预防病害的发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沙滤井结构详见图 1。图 1 沙滤井示意图(2)PVC 管五联井式过滤结构主要结构包括五条 3 寸 PVC 管井,然后集中至一条 4 寸 PVC 管,通过提水设备提至进水主管道,一般 PVC 管井深度为 2-3

4、m,过滤效果及原理同沙滤井基本类似。可达到 60 m3/hr 的提水能力。详见图 2。图 2 PVC 管五联井(3)网滤一般由外向内依次为 40 目,60 目,80 目的三层筛绢网过滤。2、综合处理精养虾池采用综合处理措施处理养殖用水,具体措施是养殖用水先经过沙滤,然后采用有效氯浓度 1520 gm-3 的次氯酸钠或漂粉精等含氯消毒剂处理养殖用水,余氯消失后(3-5 天)采用 10510 6 个/ml 的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进行处理,5-7 天可以使用,但是在海水悬浮颗粒过多时需加大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用量。另外消毒剂最好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3、半精养虾池养殖用水处理放苗前进水为一次性进水,

5、深度为 120-150 厘米,采用 60-80 目筛绢网过滤,达到水位后先使用茶籽饼(浓度?)杀灭杂鱼类,如时间充足使用敌百虫 210-1 mg/L 杀灭杂虾蟹等携带病毒的甲壳动物,然后使用 2 mg/L 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对池水进行消毒, 15-20 天药性消失后放苗;如时间紧迫可使用不低于 15mg/L 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对池水进行消毒,消毒 3-5 天后,施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添加有益菌,一般至少 7-10 天以上方可使用。养殖期间前期 60 天以内原则上不进水;60-90 天补水,如确需进水,使用 80 目筛绢网过滤,经过中间蓄水池沉淀、消毒处理后使用。中间蓄水池使用不低于 15 m

6、g/L 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对养殖用水进行消毒,消毒 3-5 天后方可使用。三、放苗前水色培养养水的关键是培养及维持稳定的优良浮游单细胞藻类种群和培育有益微生物类群并使其成为优势,虾池养殖生态环境的优劣由浮游藻相-菌相演变生成。稳定的优良浮游单细胞藻类种群能保持养殖水体高溶解氧含量,消除有害因子,平衡酸碱度,改善水体质量;能营造良好的水色与合适的透明度,抑制底生丝藻、有害藻类、寄生虫的繁殖,提供虾只安定生长的水域环境;能通过浮游微藻浮游动物食物链为虾苗和幼虾提供优良活饵料,提高养殖对虾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益微生物种群能降解池塘中的有机质,转化成无机营养元素,既净化养殖环境,又为浮游单细胞藻类生长

7、繁殖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维持稳定的藻相,达到“化废为宝”的作用;能通过营养、空间和生态位点的竞争,抑制有害菌的滋生,减少病害发生;有益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形成细菌团粒,成为对虾的优质活饵料。1、施用浮游微藻营养素对虾养殖水体要求一定丰度的浮游单细胞藻类,需要通过施加浮游微藻营养素提高养殖水体的营养水平。所以,进水消毒处理以后,在放苗前 57 天,往养殖水体合理施用浮游微藻营养素。施用量依养殖池塘的本底状况而不同,肥度大的池塘少施,肥度小的池塘多施,不宜过度,以免增加养殖环境负荷,导致养殖池塘的富营养化。(1)池底有机质丰富的池塘(肥塘) ,施用含溶解态养分(氮、磷为主) ,N:P 大于10:1,适

8、宜绿藻和硅藻繁殖生长的无机营养素。(2)池底干净的池塘(新池、铺膜池、沙质底的池、清淤彻底的池) ,施用含氮、磷、有机质、微生物、发酵物等多种成分的有机无机营养素,既能快速培养绿藻和硅藻,又能保持长久肥效。2、施用有益芽孢杆菌芽孢杆菌能有效降解养殖池塘中的有机物(原有池底有机物或施肥带进的有机肥料) ,转化成为营养元素培养浮游微藻,促进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促使有益微生物快速繁殖成优势,形成有益菌团。放苗前 5-7 天施用浮游微藻营养素的当天或隔天,施用芽孢杆菌制剂,含有效菌为 109cfu/g 的粉状制剂,施用量为 1-2mg/L,使养殖水体的芽孢杆菌数达到 103 cfu/mL。使用时将芽

9、孢杆菌制剂与 0.31 倍的花生麸或米糠或饲料粉末混合搅匀,加入 1020 倍池水浸泡 45 小时,再全池均匀泼洒。四、虾苗的培育及筛选(1)亲体选择:进口或多代自身选育的对虾亲体,可用于杂交育苗的亲体;从其他场采购幼体的需要明确亲虾来源;(2)培苗水温:控制在 28-32之间;(3)培苗过程采用生物饵料: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不少于 5 万个/mL) ,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不少于 5 万个/mL ) ,仔虾期使用丰年虫(每 100 万虾苗投喂刚孵化出的丰年虫不少于 0.75 公斤),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4)充足的光线:仔虾培育阶段光线尽可能接近自然光;(5)培苗水质调控:采用光

10、合细菌、芽孢杆菌和角毛藻、小球藻和扁藻等调控水质。(6)优质种苗判别:分两步进行判别,第一步,出苗前随机捞取虾苗,发现死苗不得使用;出现畸形或空肠空胃不得使用;第二步虾苗体表干净,附肢齐全者通过温差法检测用苗勺捞起约 500 尾虾苗,置于 4-6水中 20 秒,再放回原池水,30 分钟内成活率达到 90%以上,为优质种苗。(7)虾苗分级与淘汰:出苗时在桶中置 40 目网笼,笼周围曝气,淘汰进入笼中的小苗。(8)虾苗的规格:大小均匀,凡纳滨对虾虾苗 P10 期达 0.81.0 厘米,斑节对虾虾苗 P15 期达 1.2 1.5 厘米。(9)病毒检测:虾苗 PCR 一步法(取样 100 尾以上)不得

11、检出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和桃拉综合症病毒(TSV) 。(10)注意事项:不得使用抗生素及其它违禁药品。3强化培育(1)虾苗的规格:凡纳滨对虾达到 P5-6(0.4-0.5 cm)时可进行强化培育,直到 P10-12(1.0-1.2 cm)的规格;斑节对虾达到 P7-8(0.7-0.8 cm) 时可进行强化培育,直到 P12-15(1.2-1.5 cm)的规格。(2)强化方式: 一般情况下,强化培育采用室外池和自然水温。(3)盐度变化: 调节水体盐度,完成虾苗池和养殖塘的盐度衔接;一天盐度变化 3。最后一次淡化后 48 小时以上才能出苗。(4

12、)投饲管理: 饵料每天 6 餐,先泼洒虾片,再投丰年虫,3 餐投喂虾片和3 餐丰年虫无节幼体,育苗过程适当泼洒维生素 C,进行强化。4中间培育(1)目的:针对养殖前期容易发病,以及大小分化等问题,进行强化和淘汰弱小苗。进行中间培育,养殖 2040 天,使其体长达到 35cm,提高后期养殖成功率。(2)方式:中间培育有土池培育、塑料大棚培育和网箱培育等多种方法。1)土池培育:在较大的养殖场,一般选择养虾池总数 10%20%的养虾池做中间培育池。池塘要进排水方便,能够排空池水,以便能收净虾苗。经清池,培养饵料生物后放入虾苗,一般放苗 1020 万尾/ 亩。 (强化)2)塑料温棚培育:多用于培养早期

13、虾苗,由于大棚内水温高,促进了虾苗早期生长,有利于养殖大规格对虾,也可用于二造养殖培育早批虾苗。为了充分发挥大棚的作用,还可在大棚内增设充气设施,连续充气,培养密度可以增大至 70 万尾/亩左右。3)网箱或围网培育:在养成池内设置网箱进行中间培育的方式,仅适合短期的暂养。用 4060 目网围一小池作暂养池,或拦网暂养,这两种方法暂养后不能精确计数,但操作简便,使用较为普遍。4)高位池培育:一般标粗池 0.93 亩,放养密度 50100 万尾/亩,标粗时间 2030 天,规格 35cm。然后分苗至养殖池。5)工厂化温棚培育:工厂化中间暂养池规格 15m15m1.5m,墙壁厚度为 24cm,池底密

14、布气石,约 1 个/ 2。采用罗茨鼓风机充气供氧。上面用钢丝绳或用木桩搭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覆盖 0.03cm 厚的农用塑料薄膜,起到保温作用。两端开有通气门便于对流和通风,一般培育密度为每立方米放养 1.5万2.0 万尾。经过 2030 天左右的培育,便可收苗分养。(3)分苗:经中间培育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应适时分苗,尽量做到每池中分到的虾苗规格基本一致,便于养成管理。1)记录: 分苗时认真计数(前中后测定 35 次) ,做好分苗记录。2)温度和盐度: 中间培育塘与养殖塘水温差别不超过 3,气温与水温相差不能超过 5盐度不超 3。3)试水 : 分苗前一天用中间培育塘虾苗试养殖塘水 ,

15、如果 24 小时后成活率在95%以上能分苗;否则,按照 4)继续处理,直到试水虾苗成活率达到要求 .4)换水: 分苗前一周,中间培育塘需经 23 次以上换水处理,每次换水20-30%。对虾苗进行适应性锻炼。5)间隔时间: 两次分苗间隔为 57 天,让损伤的虾苗得以恢复、生长,确保分出的苗健康、整齐。6)提高免疫力和活力: 分苗前、后,对虾需内服免疫增强剂,如VC(用量 2g/Kg 料) 、VE(用量 5g/Kg 料) 、免疫多糖( 5g/Kg 料)和中草药等,时间 57 天。分苗前中间培育塘与养殖塘泼洒葡萄糖 0.5 公斤/亩+VC0.3 公斤/亩提高对虾活力。 (应激灵。抗应激)7)分苗工具

16、: 需用手推网,或用小拖网,且不开电,每次捞取 3050kg。8)运输: 尽量采用干运法,用可滤水塑料筐每次称取 35kg,筐内虾厚度不超过 10cm。从中间培育塘到养殖塘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如运输距离较远可采用水运充氧法,用 300500L 的大桶装水,直流充气泵充氧来运输。 23 cm 的苗运输密度小于 50 尾/L,运输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4)标粗苗的分级1)淘汰塘底苗: 经过几次分苗后剩余在塘底的小苗,直接排掉,清空中间培育塘,清污、翻晒后做养成塘或留作下次中间培育用。2)分级分苗: 分苗用网有不同网目大小,可根据虾苗大小选取不同网目的手推网或小拖网进行分苗,一般分为大、中、小 3 级,筛选 23 次,淘汰弱小苗。见表 2。表 2 不同网目与虾苗对应规格参考表网目(cm) 0.8 1 1.3 1.5 1.8 2.0大小(cm) 2.53.0 3.03.5 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