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912008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初赛真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2 0 1 3 年 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中一年级初赛试题解答 选 择 题 答 案1 2 3 4 5 6D B B A C A填 空 题 答 案1 2 3 4 5 6 7 813 2 119 1024 4 128 1 1 63 1979, 1985, 1991, 2003 2 222( )m nm n+一 、 选择题 ( 满分 36 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 1 页指定地方,答对得 6 分,答错 或不答均计 0 分)1 已知集合 A = 1, 2, 3, 4, 5 , B = 2, 3, 4, 5, 6 ,则集合C = ( a

2、, b )| a A , b B , 且关于 x 的方程 x 2 + 2 ax + b 2 = 0 有实根 的元素个数为 ( A ) 7 ( B ) 8 ( C ) 9 ( D ) 1 0 解 当 a 0 , b 0 时, x 2 + 2 ax + b 2 = 0 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 a b .设集合 D = ( a , b )| a A , b B , D 的元素个数为 5 5= 25 个 , 而 C 是 D 的子 集 , 因此 ,集合 C 的元素如下面的整点图中的黑点所示:因此 , C 的元素个数等于 10 2 已知 2 4 8 2a a = ,则 24 a + 8 a 等于( A ) 7

3、 ( B ) 8 ( C ) 9 ( D ) 1 0 解 ( ) ( )2 22 4 8 2 4 82 4 8 822 4 8a aa a a a + = = = 3 如图所示 , 矩形 A B C D 的对角线 B D 经过坐标原点 O ,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 , 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3 1ky x += 的图像上,若 A 点的坐标为 ( 2, 2 ) , 则 k 等于( A ) 2 ( B ) 1 ( C ) 0 ( D ) 1 解 因为矩形的对角线平分矩形的面积,所以 矩形 C H O G 的面积 = 矩形 O F A E 的面积 = | 2 | | 2 | = 4 即 3 k +

4、 1= O G G C = 4 ,因此 k = 1 4 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f ( x ) ,满足 f ( x + 1 ) = f ( x ) ,且在区间 1, 0 上递增,则( A ) (3 ) ( 3 ) ( 2 )f f f ( B ) ( 2 ) (3 ) ( 3 )f f f y = 3 1k x +ABF GDEO H C xy 1 2 3 4 5 xy6 5 4 3 2 1 y = x 第 2 页 共 5 页( C ) (3 ) ( 2 ) ( 3 )f f f ( D ) ( 2 ) ( 3 ) (3 )f f f 解 根据题意 f ( x ) = f ( x + 1 )

5、= f ( x + 2) = f ( x + 2) , 因为 f ( x ) 是偶函数 , 即 f ( a ) = f ( a ) ,则 ( 3 ) ( 1 ) ( 1 )f f f= = , ( 2 ) ( 0 )f f= , ( 3 ) ( 3 ) ( 2 3 ) ( 3 2 )f f f f= = = 而 1 3 2 0 , f ( x ) 在区间 1, 0 上递增, 所以 (3 ) ( 3 ) ( 2 )f f f 5 由 1 开始的连续 n 个正整数相乘,简记为 n ! = 1 2 n , 如 3 ! = 1 2 3= 6 ,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6、3628800 等等,则 1 2 3 4 5 6 72 ! 3! 4 ! 5 ! 6 ! 7 ! 8 !+ + + + + + 等于( A ) 719720 ( B ) 50395040 ( C ) 4031940320 ( D ) 4032140320 解 因为 1 1 1 1! ! ! ( 1 ) ! !n nn n n n n = = , 所以1 2 3 4 5 6 72 ! 3! 4 ! 5 ! 6 ! 7 ! 8 !+ + + + +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2 ! 2 ! 3! 3! 4 ! 4 ! 5 ! 5 ! 6 ! 6 ! 7 ! 7 ! 8

7、 ! 8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2 ! 2 ! 3! 3! 4 ! 4 ! 5 ! 5 ! 6 ! 6 ! 7 ! 7 ! 8 ! = + + + + + + 1 1 403191 18 ! 40320 40320= = = 6 如图 , 正方形 A B C D 内接于 O , P 为劣弧 C D 上一点 , P A交 B D 于 点 M , P B 交 A C 于 点 N , 记 P A C = , 若 M N P A , 则2c os 2 t a n 的值等于( A ) 1 ( B ) 22 ( C ) 12 ( D ) 24

8、 解 四边形 A B C D 是正方形, A C B = 45 , D B A C , A P B = A C B = 45 , M N P A , M N P = A P B = 45 , M P = M N A C 为圆的直径 , A P C = 90 , P 、 M 、 O 、 C 四点共圆 A M A P = A O A C 因此2c os2 t a n 222 A O M NA M A M= 2 22 A O A M M NA M =2A O A C A M M NA M = 2A M A P A M M NA M =A P M NA M= 1A P P MA M= = PDA BC

9、NM O第 3 页 共 5 页二、 填空题 ( 满分 64 分,每小题 8 分,请将答案填入第 1 页指定地方 )1 求 2 2 2 2 2 2 23 5 7 5 3s i n 3 0 s i n 3 5 s i n 4 0 s i n 4 5 s i n 5 0 s i n 5 5 s i n 6 0t a n 3 6 t a n 3 9 t a n 4 2 t a n 4 5 t a n 4 8 t a n 5 1 t a n 5 4+ + + + + + 的值 解 注意到 s i n 2 + s i n 2 ( 90 ) = s i n 2 + c os 2 = 1 , s i n 2

10、45 = 12 ,n 为正整数时, t a nn t a n n ( 90 ) = t a n n c o t n = ( t a n c o t ) n = 1 , t a n45 = 1 ,则 2 2 2 2 2 2 23 5 7 5 3s i n 30 s i n 35 s i n 40 s i n 45 s i n 50 s i n 55 s i n 60t a n 36 t a n 39 t a n 42 t a n 45 t a n 48 t a n 51 t a n 54+ + + + + + 3 . 5= 2 f ( x )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 当 x 0 时 , f

11、 ( x ) = 2x + 2 x + b ( b 为常数 ) , 求 f ( 10 )的值 解 因为 f ( x ) 为 定 义 在 R 上 的 奇 函 数 , 所 以 f ( 0 ) = 0 , 即 2 0 + 20 + b = 0 , 得 b = 1 由奇函数的性质 f ( x ) = f ( x ) ,有若 x 0 ,即 x 0 ,则 f ( x ) = f ( x ) = 2 x 2 x 1 , 即 f ( x ) = 2 x + 2 x + 1 ( x 0 ) 所以 f ( 10) = 2 1 0 2 10+ 1= 1 119 191024 1024 = 3 若实数 x , y ,

12、 z 满足方程 9 7 44x y zx x + + + + = , 试确定 ( 5 x + 3 y 3 z ) 2 0 1 3 的末位数字 解 易 见 x 7 , 则 9 7x x+ + 4 , 而 4x y z+ 0 , 又 x , y , z 满 足 方 程9 7 44x y zx x + + + + = ,所以 9 7x x+ + = 4 ,且 4x y z+ = 0 所以 x = 7 , x + y z = 0 , ( 5 x + 3 y 3 z ) 2 0 1 3 = 14 2 0 1 3 ,这个数的末位数字为 4 4 如右图 , 正方形 A B C D 被分成了面积相等的 8 个

13、三角形 ,如果 A G = 50 ,求正方形 A B C D 面积的值 解 过 F 作 K L / / D C ,取 A B 的中点 N ,延长 G N 交 A H 于 P ,设正方形 A B C D 的边长为 a ,由 于 D C I 、 A B H 的 面积都是正方形 A B C D 面 积的 18 , 所以 C I = B H = 14 B C = 4a 由 A D F 的面积 = D C L 的面积的 2 倍,得 A BCD E FG IHA BCD E FP I HLK GN第 4 页 共 5 页1 122 2A D K F C D C I = 所以 K F = 2 C I 1 .2

14、 a= 所以 F 为 D I 中点 易 见 , E 是 A F 的 中 点 , 由 F A G 、 F H G 的 面 积 相 等 , 可 得 A P = P H , 即 F P 为 F A H 的一条中线,因此 F 、 P , N 是一条直线 同理可证, H G 的延长线必过 A E 的中点 E ,所以 H E 为 F A H 的另一条中线,中 线F P 与 H E 的交点 G 为 F A H 的重心, 12G P F G= 注意 F P 为梯形 A H I D 的中位线 , F P / / B C , 所以 1 322 2 4a aH I A D aF P += = = , 所以13 4aG P F P= = ,所以 34 8 8a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