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传感器例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909232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式传感器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容式传感器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容式传感器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容式传感器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容式传感器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容式传感器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式传感器例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电容式传感器,例 题,下图左是电容式差压传感器,金属膜片与两盘构成差动电容C1、C2 ,两边压力分别为P1、P2。下图右为二极管双T型电路,电路中电容是左图中差动电容,UE电源是占空比为50%的方波。试分析:当两边压力相等P1=P2时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0值; 当P1P2时负载电阻RL上电压U0大小和方向(正负)。,例题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二极管双T型电路,解答:当两边压力相等P1=P2时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0值; (3-26) 因为 所以 , 输出负电压。,例题1:,简述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要有必要的公式推导)。,例题2:,分析: 当传感器壳体随被测对象沿垂直方向作

2、直线加速运动时,质量块在惯性空间中相对静止。两个固定电极与动极板的距离发生变化,一个增加,一个减小,从而使C1、C2产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增量 ,且有: 根据位移S与加速度a的关系有: 因此,有 所以,输出电容变化量正比于被测加速度大小。,例题2:,试分析圆筒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面高度的基本原理。 分析:当初始状态时,液面高度h=0, 则 当被测液面高度为h时,则: 由此可见,电容变化量与液面高度h成正比,只要将电容变化量检测出来,就可间接获得被测液面高度。,例题3:,已知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间距离为10mm,=50F/m,两极板几何尺寸一样,为30mm20mm5mm,在外力作用下,其

3、中动极板在原位置上向外移动了10mm,试求C=? K=?,例题4:(作业),解:,一个圆形平板电容式传感器,其极板半径为5mm,工作初始间隙为0.3mm,空气介质,所采用的测量电路的灵敏度为100mV/pF,读数仪表灵敏度为5格/mV。如果工作时传感器的间隙产生2m的变化量,则读数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例题5:,例题5:,解:,有一台变间隙非接触式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极板半径r=5mm,假设与被测工件的初始间隙d0=0.5mm。已知试真空的介电常数等于8.85410-12F/m,求:(1)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增大d=10m,电容变化量为多少? (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Ku=10

4、0mV/pF,则在间隙增大d=1m时的输出电压为多少?,例题6:,解: 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量:,则初始电容量:,例题6:,间隙变化后的电容量:,则电容变化量:, 灵敏度,,所以,则:,有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见下图)。其中a=16mm,b=24mm,两极板间距为4mm。一块极板分别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在原始位置上平移了5mm,求:(1)极板未移动时,电容的初始电容值。(2)极板沿不同方向移动时,传感器的位移灵敏度K(已知空气相对介电常数 ,真空的介电常数 )。,例题7:,例题7:,解:(1),(2)当一块极板沿长度方向在原始位置上平移时,有:,当一块极板沿宽度方向在原始位置上平

5、移时,有:,或:,或:,如图为二极管环形检波测量电路。 和 为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为滤波电容, 为负载电阻, 为限流电阻, 为正弦波信号源。设 很大,并且 , 。(1)试分析此电路工作原理;(2)画出输出端电压 在 三种情况下波形;(3)推导 的数学表达式。,例题8:,1、一个用于位移测量的电容式传感器,两个极板是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间距为1mm,气隙中恰好放置一个边长5cm、厚度1mm、相对介电常数为4的正方形介质板,该介质板可在气隙中自由滑动。试计算当输入位移(即介质板向某一方向移出极板相互覆盖部分的距离)分别为0.0cm、2.5cm、5.0cm时,该传感器的输出电容值各为多少?2、有一台变极距非接触式电容测微仪,其极板间的极限半径r=4mm,假设与被测工件的初始间隙d=0.3mm,试求:1) 若极板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d=10m时,电容变化量为多少?2) 若测量电路的灵敏度K=100mV/pF,则在d=1m时的输出电压为多少? (提示:输出电压与电容量之间的关系为:,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