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4904964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_汪丹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观察与思考 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汪丹丹 王远 吴雯雯 汪海涛 方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类总是在铭记和总结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值此邢台地震 50 周年、唐山地震 40 周年之际,在阜阳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如火如荼的今天,认认真真地回顾这些年来安徽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走过的路,实实在在地汲取一些经验和启示,进一步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才是对地震灾难中逝者最好的缅怀与慰藉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调查一直以来,我们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宗旨,近年来,安徽省更是将防震减灾宣

2、传和科普教育作为全省防震减灾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我们逐步将防震减灾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建立了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制度;我们建成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我们积极把握“512”“728”等纪念日宣传时机,因地制宜地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我们加强与主流媒体联系协作,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和功能,策划了一系列生动有趣、广受好评的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加强科普作品体系和创作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科学权威、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制作印发折页、图册等各类宣传作品数

3、百万册,全省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作为一名多年坚守在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一线的普通工作人员,我也深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较,还远远不够,一方面由防震减灾工作自身特点决定,另一方面与安徽地区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相关。为更加深入探究其中的缘由,今年我们对全省范围内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下面,结合我们前期的调研和收集的数据,对我省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从时间、内容、作品及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汪丹丹,安徽省地震局宣教中心综合室副主任。2007 年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8 年至 2014年,

4、在安徽省地震局泾县地震台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2014年以来,在安徽省地震局地震科普宣教中心工作,主要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与研究。主持开发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产品,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并完成安徽省地震局等课题10 余项,曾荣获安徽省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出版科普书籍地震灾害启示录,发表论文数篇。18观察与思考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宣传时间零散,缺乏持续性多年以来,防震减灾的宣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除去单位的门户网站和极少数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宣传外,主要集中在“512 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固定时间节点,鲜见常态化的

5、宣传活动。鉴于安徽省地震部门开通政务微博和微信的较少,下面就省地震系统门户网站的相关情况做简要介绍。通过对 1 家省级、16 家市级和 2 家省管县级地震部门的门户网站进行调查统计,有 12 家(安徽省地震局、合肥市地震局、宿州市地震局、滁州市地震局、六安市地震局、芜湖市地震局、马鞍山市地震局、安庆市地震局、铜陵市地震局、宣城市地震局、黄山市地震局和宿松县科技局)拥有门户网站,占总数的 63.16%,这 12 家都在门户网站设有科普专栏;而科普专栏建设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多样、知识内容较全面的只有4家(安徽省地震局、宿州市地震局、滁州市地震局、宣城市地震局),占全部网站数量的 21.19%。宣传

6、内容单一而不全面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近年来,安徽省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以“地震基础知识 + 应急避险技能”为主,较少涉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技最新动态、地震行业重大项目和地震部门工作职能等内容。宣传作品类型总体偏陈旧截至 2015 年年底,共收集汇总了安徽省 236 件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品,涉及图书、音像制品、画册、软件(Flash/PPT/游戏)、展板、宣传页等众多媒介形式。以展板、折页和图书等这类欠缺互动效果的作品为主,类似影视动漫、互动游戏或者PPT 等多媒体作品的占比较低。宣传活动表现形式新意不足目前,安徽省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大多沿袭以“重点时间节点的街头宣传 + 专家科普

7、讲座 + 校园单位的疏散演练”为主的宣传模式,较少有类似真人探秘、网络有奖竞答等群众感兴趣、参与度更高的宣传活动。通过前面省内调研情况的简要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我们探讨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之前,先谈一谈为什么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多年的数据统计结果,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自然灾害之首。近年来,安徽省的地震形势也较严峻,地震活动有趋活跃的态势,2009 年发生肥东 3.5 级地震、2011 年发生安

8、庆 4.8 级地震、2014 年发生霍山 4.3 级地震和 2015 年发生阜阳 4.3级地震,中等强度地震还有可能发生。但我省的防震抗震基础比较薄弱,城市中的老旧建筑物、棚户区、城郊接合部以及农村地区仍存在抗震设防监管缺失。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的防震减灾意识单薄,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恐慌危害越来越大。扎实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唤醒各级政府、单位及个人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的关注,可以提高社会民众的地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防震减灾工作,并逐步完善社会应急救灾的策略与措施,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部分活动形式防震

9、减灾科普宣传品类型数量分布表序号 宣传品类型 数量1 挂图 72 软件 443 图书 374 宣传单页 65 音像制品 126 展板 697 折页 61合计 23619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观察与思考 可以避免普通百姓被谣传信息所误导。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全面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人员伤亡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师生成功避险的奇迹,成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发挥减灾实效的经典案例。既然科普宣传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防震减灾成效,我们又该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调研结果分析及解决对策宣传工作应保持常态化长时间以来,

10、由于防震减灾工作宣传时间相对零散和缺乏常态化,直接导致受众人群较小,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和防震减灾知识了解不足,甚至有少数群众认为地震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活动有应付工作或“作秀”的成分存在。我们应努力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变成一项常态化、不间断的工作,把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外化于行、防震减灾的意识内化于心,开拓创新,利用新技术、新形式将目前固定时间节点、广场式宣传,转变为全年覆盖面更广泛的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1)建设常态化宣传阵地: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要发挥门户网站的宣传作用,及时发布信息,更新内容。正如前面的统计结果,

11、省内大部分地震部门虽然开通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但是科普宣传板块的内容多数较为枯燥,仅罗列了一些基础知识的文字材料,网站电子化宣传的工作力度不够,说明一些单位对网络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认识不够。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尝试着建设网上虚拟科普馆,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微科普、微动态,及时回应民众关切问题。(2)组建常态化宣传队伍: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充分发挥我省已经组建的百人专家团、千人宣传员的宣教作用,将“三网一员”的成员纳入宣教队伍中来,征集吸收宣教志愿者,壮大科普宣传人员力量,并定期进行交流、培训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作品内容

12、实现防震减灾工作全覆盖,专业但通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品应涵盖两个方面: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要包括地震科学、防震抗震、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而防震减灾工作主要是指将党和国家的防震减灾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主要业务工作及其成果。长期以来,我省的宣传内容以科普知识为主,较少涉及防震减灾科技工作,尤其是业务工作领域及成果的宣传报道甚少,这会给老百姓留下地震部门不做事或不作为的负面印象。我们从全省科普宣传作品中随机抽取 10 件宣传品,分别从内容的科学性、易懂性、吸引力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结果如下:(1)内容的科学性良莠不齐。多数宣传品在文字

13、、表述方面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宣传品存在着错字、漏字、表述不规范、甚至材料征引错误等问题。(2)内容易懂性差异大。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是针对普通社会公众的,而部分宣传品为追求科学的严谨性,内容表达方面过于专业,引用大量专业术语,且缺乏对专业术语的通俗化解释,导致作品难以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好的科普作品应当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导读者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作品本身需要表达的意图上,最终达到需要产生的效果。(3)宣传品内容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专家曾通过实验证明,通过摆事实、举例子、引用专家说法、辩证地分析利弊等多种手段进行科普知识阐述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简单地堆砌知识点、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则会

14、让作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要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品质量,应严把质量关,挑选由专家和青年骨干组成创作团队,作品内容要层层把关,对优秀的作品要及时予以出版推广,鼓励创作品牌系列作品。在具体的作品创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基础知识方面要简洁化、突出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第二,应急避险知识技能要规范化、形象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第三,表达方式应尽量本地化,结合热点,并运用具体实例分析说明。宣传作品类型应与时俱进,紧追时尚最前沿正如前面统计结果所示,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品在类型分布上并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数量差异。其中,以展板和折页最多,达到 69 种和 61 种,占到宣传品数量的 29% 和 2

15、6%,其次是软件和图书,分别占到总数的 19% 和 16%,其他类型的宣传品则较少,总计不超过 10%。这说明,在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20观察与思考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今天,安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作品创作仍以传统的纸质宣传品为主,虽有一定数量的新媒体形式作品,但占比仍较低。尤其是制作精良的地震知识科普片、历史地震纪录片和互动科普游戏更为少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网络调研的结果可知,宣传的效果好坏往往与宣传作品的类型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画册、展板、音像、动画、软件游戏等类型的宣传品,由于采用了图文并茂、声画结合的形式,运用了新兴的多媒体等手段,宣传效果都要好于文

16、字为主的图书、宣传页等作品。所以我们的宣传作品的载体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诸如展板、挂图、折页、动漫画视频、互动游戏、沙盘、模型以及实用性宣传品等都不错,类似最新的AR图书、VR 游戏以及 3D 打印技术等也可以加以尝试。如果选择文字类的作品,则需要在选题、立意等方面下功夫,以吸引读者。比如省地震局编写的折页防震减灾三字经,通过类似儿歌的说唱形式,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片,将应急避险知识和技术要领很好地表达出来,深受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喜爱。宣传活动形式应更加新颖生动,易于操作和互动“重点时间节点的街头宣传 + 专家科普讲座 + 校园单位的疏散演练”为主的宣传模式可以说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对受众而言吸收效果可能一般;疏散演练的效果会受指挥者的专业水平、参演者的认真程度的影响,存在着一些演练走过场、技术要领不到位、甚至知识传授有偏差的现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宣传具有多维性(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传递更直观、更形象化的多感官信息)、交互性、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投入和维护成本较低等特性,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